农村学校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2018-11-20 11:56汤希亮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家乡传统学校

汤希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每一位炎黄子孙,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其责任和义务。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理应肩负起培育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传统文化的沃土在民间和农村。农村学校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传承传统文化更有其条件和优势。因此,在农村学校学生中培育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

一、创造富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学校德育的精神实质是校园文化,建立富有传统气息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保障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徜徉在一个到处都能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能获得审美感受的校园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首先,學校可以设计一些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性建筑、园林景观、人物雕塑、文化长廊等。草木间暗香浮动,字画中德育无声。学生只有在校园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将其内化为求知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

其次,要创设文化课堂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书法家撰写的古代名人名言警句和古代名人的画像,当地民间艺人和民俗简介,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等等,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立足课堂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魂

中国书法、京剧脸谱、中国乐器、陶瓷、诗歌、谜语……中国传统文化不胜枚举。要让学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老师就要在语文、历史、美术、音乐等课堂上逐一讲解其来源及特点,要让学生喜欢它们,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接触、了解、学习,成为某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如在语文课中进行成语接龙、师生名字镶嵌、历史故事大串联等活动,散文、诗歌品赏,对联,猜谜,及自制谜面。书法课中播放书法家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二)挖掘教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1.感受传统文化的自然美。现在的统编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写景状物、田园诗歌、山水游记等课文,对自然美进行了钟情的描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自然画面,这些内容都是作者情景交融的产物,已不再是纯客观景物,它已经是人格化了的自然,饱含了作者无尽的情思。

2.感受传统文化的社会美。如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面和一轴轴性格鲜明的人物画卷。正义感,嫉恶如仇的精神,对国家的热爱,谦虚好学的品质,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精神构成了社会美的主体。《唐雎不辱使命》中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送东阳马生序》中不辞劳苦、虚心求学的精神等等,都可在学生心灵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教师要准确传导作品中的情感特征,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从而陶冶其美好高尚的情操。

3.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美。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对艺术的直接表现,在处理此类教材时要把学生引入到语言描绘的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审美意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女高超演奏技艺的描写。而美妙的音乐、优美的歌声、动听的朗诵、悦耳的语言,都能让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体味声韵、语言之美。

(三)强化诵读,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韵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是至理名言,是前人的成功经验。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从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这些课文里所体现出来的意境美、语言美,光靠老师的分析、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味其文化之韵。优秀的必是感人的,感人的必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学生肯定也会喜欢。因为汉语独具特色的音,声、韵、调和谐的特点,所以,加强朗诵教学,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汉语的音韵美,是优于其他学科的。

三、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弘扬传统文化

1.开展课外调查,了解家乡习俗及传统文化

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家乡习俗,也有当地的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开展调查,深入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如了解家乡婚嫁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

2.激励学生走进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化

现在不少学生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淡漠了,传统节日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情感追求。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都有屈原的主题,人们怀念屈原实际是在传递着爱国精神的火炬。中秋节吃月饼、除夕夜吃饺子,这都反映了我们民族重团圆、重亲情、重和谐的情感追求。在这些节日里,应提醒学生从中感受文化的氛围。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如果在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3.依托学校及当地资源,实践传承传统文化

农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继承传统文化。如,我们学校乡村少年宫就成立了书法、民乐、民族舞蹈、剪纸、戏曲、腰鼓、棋艺、刺绣、经典诵读等小组。在学校有特长的老师和校外志愿者的组织下,定期在课外开展活动。特别是我们当地有传统的陶瓷文化,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古代陶窑遗址,学习陶瓷知识,成立了陶艺小组,在当地专家指导下学习、制作简单陶艺品,得到参观者好评。学生在自愿之下,努力学习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个个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小小继承者。

总之,在农村学校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将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入学生生活之中,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实传统文化殿堂之基,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责任和使命。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校园的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7]GHB1776)成果。

猜你喜欢
家乡传统学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