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百宝 王连秋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但有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技能、轻人文,不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体制机制研究,这给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本文主要探讨了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体制机制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044-02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其核心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调查发现,人文素养教育虽然已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来看,高职学生特别是理工农医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仍不容乐观,呈现出碎片化、非体系化特征。一些学生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忽视传统文化,心理素质极差,自我调控能力较弱,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事件缺乏明确判断,喜欢看“热闹”,没有思想深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众多,有主观的、客观的,有学生本人的,也有社会、学校的。从学校层面来讲,创新人文素质培养体制机制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
一、重视顶层设计,抓好“三个”落实是创新人文素养体制机制建设的关键
1.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做到组织落实。学校把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领导小组,系统研究,协调检查。
2.完善规章制度,做到制度落实。学生工作规章制度要进行全面修订,体现人性化管理,素质化教育。
3.加强队伍建设,做到人员落实。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熏陶和影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把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看成是人文教育的关键之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
二、全员参与,整体联动是创新人文素养体制机制建设的保障
要把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去,要求高校每一位教职员工按照师德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育人的学生工作格局。
1.课堂主阵地育人。建立学业导师制、社团指导教师制,实施思政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四位一体”德育体系,将细致的思想工作寓于平常的课堂讲授和课余交谈之中,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
2.管理多方位育人。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既做管理者,又做教育者,是管理育人的主体。通过“五进”制度、值周制度、联系班级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多种适合学院学生特点的管理、服务工作,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
3.服务全过程育人。学校后勤、教辅、实训基地等服务活动涉及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身心受到良好的陶冶。
4.环境润无声育人。校园环境和氛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应重视校内外环境因素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方法使环境育人真正得到落实。
5.生活体验化育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利用学业导师制,一对一的为学生引导学习目标,及时给学生的学习生活目标参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在学生的交往生活方面,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健康热线,开设心理网站,通过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渠道,帮助学生解决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学生精神生活方面,组织系列讲座,组织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活动,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建构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学生物质生活方面,全方位地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关心生活困难学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自立、自强。
三、主题鲜明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品牌是创新人文素养体制机制建设的载体
1.打造文化育人工程。在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优良学风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每年举办“读书节”、“论语大赛”、“国学达人”挑战赛、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节、公寓文化节活动。每个活动设定明确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推进实践育人工程。结合专业特点,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自发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
3.实施心灵关爱工程。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的监控和预防,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4.创新情感育人工程。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举办感恩系列活动。以开学典礼、网站、宣传橱窗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宣傳发动。在推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转化成回报社会、国家的理想。
5.推行公寓“五进”工程。坚持开展中层干部进公寓、辅导员班主任进公寓、党团组织进公寓、学生社团文化活动进公寓、学生管理组织进公寓制度,把学生宿舍建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场所。深入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组织纪律、生活作风及各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贴进学生生活,拉近班主任和学生的距离。学生社团文化活动进公寓,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宿舍文化活动,创造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公寓自律委员会建立纵横交错的网格化学生信息传播网。
四、改革评价机制,鼓励个性发展是创新人文素养体制机制建设的制度保证
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的培养人才。
1.建立全员评价机制。确定全员评价方案,全校教职员工共同联合,共同讨论综合素质能力量化评比方案,设计实施学生课外活动综合管理评价系统,聚焦学生开发智力、增加知识、培养创造力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2.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3.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素质教育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总之,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是有所差别的,所以要想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有所收获,就需要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优化育人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学生可以在学校里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2016-12-07.
[2]温继满,剧凤书.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3]张一恒,李晚春,岳桂贞.“90”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管理机制初探[J].山东纺织经济,2014,(07).
[4]赵辉,谢东坡,陈亚红.浅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