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俊 王莹 刘莹 吴越 卢年华 张淑萍
摘要:为避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过低,提高在校中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中医人才,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进行中医类课程的考试方式的改革十分必要。
关键词:执业医师;导向;中医类;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107-02
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一种行业准入性的考试[1]。医师资格考试不仅关系到卫生行业人员,对医学院校的教育与发展也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2]。近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普遍不高[3]与社会对应用型医学人才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使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人才时更应注重临床操作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中医学类课程应尝试采用以职业医师为导向的考试方式改革,注重考核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毕业以后能更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成为中医应用型人才。针对目前较传统的中医学类课程考核不能满足课程目标这一矛盾,以执业医师为导向的中医类考试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中医诊断学》考试改革进行探索。
一、研究对象和教材
本课题以中医学院15级中西医临床医学1班与1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1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5级中西本1班37人,为对照组,16级中西本学生33人,为实验组。教学方式均为中诊理论知识结合技能培训的教学方式,实验班的考试方式为先进行以执业医师为导向的中诊考核方式,再进行统一期末考试;对照班采取小论文结合平时训练表格的考核方式,再进行统一期末考试。选用教材均选自邓铁涛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诊断学》第五版修订版。
二、课堂教学
参照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及考核方式。在中诊教学中,我们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为标准,改革创新,调整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课程时间段,改变以往的同时期学习理论与实训课的方式,学习完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在本学期的后9周增加实训课程,给学生一定的掌握、内化基础知识的时间,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辨证思维。
课堂教学均采用理论结合技能训练的授课方式,学生1—18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10—18周结合实训课程的学习。实训课以中诊实训室为依托,配备有15台脉诊仪及4台舌诊仪(天宴公司),由有经验的教师带领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中医诊断学技能和辨证思维的训练,实训室每天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操作练习场所和设备。
三、考试方式
参照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制定考核方式。以职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进行中诊考试,考试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知识考核,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第二部分为技能操作和辨证思维能力考核,诊法部分:四诊部分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重点考核四诊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辨证部分,采用临床案例分析法,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考试流程
第一站病例分析。教师提前准备病例,学生自主抽题选取病例并作答,答题内容包括辨别证型并分析病例。第二站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望诊考核、舌诊考核、问诊考核、切诊考核。脉诊仪器分教师机和学生机,联网后教师机选一种脉象,学生做脉象描述并阐述临床意义和机理。第三站体格检查、医德医风考核,体格检查考核包括颈部甲状腺(瘿瘤)触诊、颈部淋巴结(瘰疬触诊)、脘腹部肝胆的按诊、移动性浊音检查等,同时阐述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医德医风的考核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职业操守。教师主要就当下热点医患话题、医生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出问题,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答辩。教师按操作评分标准评分。
五、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LSD-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参加完期末考试后两组再次同时进行主要技能、临床辨证思维考核及二次理论知识考试,最后进行两组考核评价,评价效果如表1,实验组学生对本考试方式认可的程度如表2,实验组学生对本考核方式支持与喜欢程度如表3。
六、以执业医师为导向的中医类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具有的现实意义
1.以执业医师为导向可以更好地完善中医类课程的大纲。执业医师考试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考核,完成执业医师考试,顺利进入医院成为一名知识与能力层面均具的医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更契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医类课程必须以职业医师考试为导向修订更加完善的教学大纲[4]。只有较完善的教学大纲,教师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与培养目标相符的教学计划,使现实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完美结合。
2.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面的改革。不以学生学习成效为现实目标的教学改革都是毫无根据的空谈,应从学生学情出发,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契合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大纲,制定更适应学生现实要求的、合理的学习计划,使学生既掌握中医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又能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中医临床操作技能与辨证思维能力提升。考试是教师对学生一门课程掌握情况的考核,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效果的检验,教师必须端正自己教学的态度,不断地在学生的考核结果中思考并总结经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用枯燥的教学方式、平淡无奇的表达方式逼迫学生学习。要想学生有理想的学习成效,教师必须积极地进行教改研究,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教师在制定具体目标时也能看清自己的短板,在教的同时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3.学生学习方向明确,更高效地迈上成才之路。以执业医师为导向的考核是学生将来必定要经历的考核方式,以此作为考核学生上课时就能够轻松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有目的地学习理论知识、认真操作、积极思考,在既紧张又充满趣味的课堂和实训中掌握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与辨证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迅速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参考文献:
[1]樊尊峰,何磊,崔利宏,车志英.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中医诊断学问诊实训改革[J].中医药导报,2017,23(10):122-124.
[2]霍磊,周浩,郝志友.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中医类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遠程教育,2014,12(18):77-78.
[3]杨眉峰,肖惠.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01):157-160.
[4]文亦磊.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病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2014,(3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