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发予
【内容摘要】高一的历史课堂从来都不好把握,包括很多高三后循环回到高一的老师,都会觉得有些难以适从。笔者认为,要搞好高一历史教学,必须把握好三个“度”:扩宽“广度”,激发学生兴趣;把握“梯度”,让学生拾级而上;增强“自由度”,回归教育本原,让学生的创造力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高一的课堂更加精彩,让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关键词】高一历史教学广度 梯度 自由度
对于一个刚刚经历了高三循环,回到高一的历史老师来说,这一次,又是重新的挑战。相比起高三的全面与深究,高二的摸索与渐进,高一显得更难捉摸,学生充满了各种过渡期的不适应,对知识的吃不透,对历史课堂的兴趣缺失等等。
综合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以及近大半个学期以来的新感受,笔者觉得,要搞好高一的历史教学,就应该把握好三个“度”,分别是:拓宽“广度”,把握“梯度”,以及增强“自由度”。
下面,就由笔者对此进行展开论述:
第一,是拓宽“广度”,让学生能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在全媒体时代,我们面对的,已经不是传统印象中那些孤陋寡闻,一无所知的学生。资讯的发达,各种微博、微信满天飞,让学生小小的脑瓜里塞满了各种或真或假的资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满足于课堂上照本宣科,显然是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
在这种情况下,拓宽课堂的“广度”,让学生能接触更多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这是高一历史课堂所必须做的。特别是,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往往会有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里,一旦通过拓宽课堂广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在往后的教学里,我们就能够事半功倍了。
那么,这个“广度”,又该如何拓展呢?
首先,要拓宽广度,教师自身必须具备“长流水”。传统的说法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在全媒体时代,显然,这一桶水是不够看了,因此,教师必须跟得上形势,不断吸收各种不同渠道的资讯,也就是说,“长流水”是必须的。
不过,由于网络上的资讯往往是良莠不齐,作为教师,对传统的读书还是必须重视。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①。对一些历史学家的著作,无论是通俗的还是学术性的,我都会找来认真阅读,以求获得更大进步。一些跟课本内容比较接近的著作。
其次,“广度”的拓宽,也必须有度。有些老师的课堂很热闹,各种资讯不断涌现,让学生也听得不亦乐乎。可这些资讯往往只是一些花边新闻,在网络间俯拾皆是,对课堂却毫无裨益。
故此,在扩宽广度方面,必须对各种课外知识进行有效的筛选,选取有效的信息,特别是那些对课堂能起到补充作用,对学生能有启迪作用的资讯。
第二,是把握“梯度”,循序渐进,不断地深入发展。
经历过循环教学的老师,特别是那种长期在高三把关的老师,一旦回到高一,往往不自觉地把高三的习惯带回来。比如说:大段大段的总结归纳,冗长而复杂的概念解释,或者是不切实际的理论灌输等等。
这些内容并不是不好,甚至可以说,这些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还可能是精髓。然而,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得有个适应的,学习的过程。
所谓的“梯度”,指的就是教师授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就像登山那般,缓缓上前,不求速度,但求稳当。
湖南长沙的周宽老师在总结高效课堂的时候,认为课堂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就事论事,第二层是就事论理,第三层是就事论情②。三个层次面对的,是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在我看来,这也算是一种由浅入深的“梯度”。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能做到“就事论事”,懂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对普遍的历史规律有所了解,这已经达到了该完成的目标。至于能达到“论理”、“论情”,像高三学生那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有深刻的知识层次,那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第三,是增强课堂“自由度”,释放学生的最大发现力与创造力。
拓展“广度”,是为了在课堂上满足学生的需求;把握“梯度”,是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增强课堂的“自由度”,则是为了回归到教育的本原中去。
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③。这才是教育的本原。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在强调一律、千人一面,以乖孩子来衡量一切的教育面前,又有多少人能真的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拼命地压抑个性,以迁就教育对他的改造?
故此,在高一,當学生还没有泯灭个性的时候,历史课堂就应该尽可能地释放学生的自由度,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老师的“教学”,变成“导学”,让学生能利用课堂这个舞台,学会发现,学会总结,学会创新。
综上所述,要在高一的课堂里取得胜利,就必须把握好三个“度”:扩宽“广度”,激发学生兴趣;把握“梯度”,让学生拾级而上;增强“自由度”,回归教育本原,让学生的创造力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把握好这三个“度”,高一的历史课堂将会显得更加精彩,教与学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注释】
① [苏]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② 周宽.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J]. 中学历史教学,2016(5).
③ 燕学敏.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J]. 人民教育,2011(22).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