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解读教师应进行适时引导

2018-11-20 10:56王美霞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负面效应书生孔乙己

王美霞

解读文本中的人物,是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小说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引领学生亲近语文、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但有时候笔者却发现,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理解去解读人物时,有可能出现一些负面效应,而这些负面效应如果与文本的主旨关联不大,那则有可能不为教师所注意。这样教師在完成预设任务之后却有可能埋下一些不太好的种子,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认识的提高。在《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注意到有此现象,现进行一个简单梳理。

根据经验,绝大多数学生在读完《孔乙己》一文之后,第一反应都是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嘲讽之意。应当说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但这个反应如果再度延伸,就有可能出现负面效应,因为笔者在教学中听到学生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无意当中变成了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这是有其原因的,虽然说文章的背景是旧社会,孔乙己是一个旧社会的落魄文人,但文中孔乙己的一些行为,却与当下知识分子(尤其是学生心中的教师形象)存在一些重叠的地方的。例如学生在读到“满口之乎者也”的时候,就有学生说与语文教师教文言时形象差不多;又比如说学生读到“‘茴字有几种写法”的时候,也容易联想到身边的读书人“好为人师”的一面……这种形象上的类似,很容易让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的时候产生迁移,于是对孔乙己的形象认识就会不知不觉当中迁移到身边所熟悉的人身上来。

虽然说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这种忽视了时代背景的迁移是荒谬的,但不要忘了我们又常常对学生进行“鉴古知今”的教育。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迁移介于理论上的不合理与实际上的合理之间,因而我们此时应施加的教育是:给学生强调不同社会下的不同知识分子的秉性,而这与文本解读的主旨是一致的,正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所以很多像孔乙己这样读书为了进学的人,变成了纯粹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死读书的人,又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对基本的人情世故都不知道,因而沦为游离于社会之外、难以与他人融合的人;而今天社会的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下的成长,断不会成为孔乙己那样的人……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知道看清一个人物,必须结合其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来进行,这样才是合适的人物解读观。

诚然,不是所有学生只知道嘲讽孔乙己,也有不少学生在人物形象解读的过程中生出怜悯之心。这种怜悯是有缘由的,因为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基于自己的经验与认知解读文本的时候,往往对文章的时代背景并没有很强的意识,他们更关注文本中的“人”,尽管文中的“我”表现出对孔乙己诸多不屑,但并不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孔乙己是可怜的,毕竟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虽然有好吃懒做的毛病,但我(指学生)自己很多时候也是啊;虽然孔乙己偷书了,但这要比偷钱和其它物体好多了,所说的偷丁举人家东西也只是流言,并未得到证实;虽然孔乙己好为人师,但总比土豪在面前显摆要好……到了最后,却只是落得一个“穿着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大约的确是死了”的下场,读来确实令人唏嘘。学生心生怜悯之心,是正常的,是赤子之心的体现。

但这里容易出现的另一个负面效应是:对孔乙己的怜悯,有可能变成对无用书生(就有学生明说“读书无用”)的可怜甚至是轻视,使“十有九人看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类看法,在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中得到了强化。而在笔者解读孔乙己有迂腐和善良的一面时,有些学生则进一步推断:如果不想让自己迂腐,那自己就应该将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生存的力量;如果不想让自己过于善良,就要在生活中有魄力一些,“狠”一些……这样的推断当中,隐约已经有了“丛林法则”的味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不合时宜的。

于是教学中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每一个人都是复合体,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形象如此丰满,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的迂腐与善良的两面,其实,迂腐与善良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也不是截然对立的,可能正是因为他的善良,导致了他迂腐的一面。无论什么社会下,读书总是积累知识、传承文化的最佳选择,读书本身是必须提倡的,书生也不是用来鄙视的。至于生存,其与是否读书,是否是书生的身份并不矛盾,因此我们不应当嘲笑读书的行为与书生的身份,我们更应当需要努力的是,在社会上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落脚点……

学生在《孔乙己》一文中所读出来的任何感受,都可以视作课堂上的生成,是应当鼓励且必须引导的。那么,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进而读出些什么呢?

笔者以为,除了主流的认识即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与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之外,还应当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哪个社会,人要像一棵大树一样,既要用知识与能力扎根于社会土壤当中,同时又要能够开枝散叶,以与阳光、空气、雨露充分接触。在此理解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去重新构造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虽未进学,但却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寻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既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有充分接触,同时又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于是就构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

这个形象,恰恰是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总的来说,在有关人物解读的教学中,教师还是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注意其中是否存在一些负面效应。若无,自然是好;若有,则不能假装没看见,而应当适时引导。如此,语文教学可能会更丰满、有效!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负面效应书生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 你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却又“为谁风露立中宵”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由“奥迪二手车”广告的负面效应谈媒体广告的自律与他律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负面效应与出路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分析
为什么总是书生遇女妖?
人皮
人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