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2018-11-20 11:01丁雨光陈娜
中国德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排练被告法庭

丁雨光 陈娜

法治素养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拟法庭是生动的法治教育形式,也是生动的艺术教育形式。学生参与实践的教育,比一般的说教更有实效和远期教育效果。

法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法律素养,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由于在中学,特别是初中,法治教育多数是单调的说教方式,有效、生动的法治教育形式是非常少的。正因为少,所以开拓新的法治教育形式的经验就比较少。我们认为模拟法庭是生动的法治教育形式,也是生动的艺术教育形式。于是我们决定,开展一次以模拟法庭为主轴,覆盖学生、家长、教师的法治教育活动。

我们选取了“未成年人实施抢劫案件”为模拟法庭的活动内容。我们经过努力,成功组织和实施了这堂模拟法庭教育活动,活动全程经历了两个多月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固化已经取得的模拟法庭组织、实施的经验和成果,同时为了改善组织、实施模拟法庭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足,积累法治教育经验,摸索规则与法治意识的培养路径,我们对这次模拟法庭课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一、选取适当的题材是组织和实施模拟法庭的前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身心处于剧烈变动的时期,是非辨别能力有限,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和影响,从而做出一些违法行为。同时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这些学生也可能在受到侵害时缺乏运用法律保护自我的意识。所以,模拟法庭的选材,我们要选取初二年龄段容易出现的违法犯罪案例,通过模拟法庭不仅要知道哪些是违法行为,还要鼓励学生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民事和刑事案件中,民事案件中关于婚姻、财产纠纷、合同纠纷等案件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刑事案件中杀人、经济等许多案件也不适合初二学生。在学生中出现比较多的是打架、斗殴、欺负同学、盗窃等引发的刑事案件,所以我们决定选择一个与初中学生有密切关联的刑事案件。

我们选取题材时,不能在网上下载,因为网络题材容易重复,而且谬误比较多,不能典型地反映初中二年级学生容易出现的违反法律的情况。另外,选材不能太复杂,太复杂的案例初二学生在模拟法庭上不容易驾驭,太多太复杂的法律关系也使法律体裁不典型,超出初二学生的理解能力,削弱教育学生的效果。

经过仔细的分析,我们通过律师途径,选择了发生在本市的一个初中学生抢劫小同学的案例。案犯是一个15岁的肄业初中学生,父母双双下岗忙于生计,无时间和精力管理孩子。疏于管教的孩子痴迷于网络游戏,成天泡在网吧,后来由于无钱上网,在小学门口手持西瓜刀,通过暴力殴打的方式,抢劫了小学生30元钱。一般人从抢劫的数目来看这个案子,认为不是多大的一件事。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抢劫罪。

事实证明,这个案件的真实性、典型性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切中了学生现实遇到的情况,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模拟法庭的成功让我们认识到,案例的选择是组织、实施模拟法庭的前提。离开合适题材的选择,会使我们的后续工作变得复杂、吃力,而且效果会打折扣。

二、剧本的编排、剧情的设置是组织和实施模拟法庭的关键

当我们从一位律师手里接过这个案件的庭审记录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把这个案件变成一个既有法律教育意义,又非常有趣的庭审剧本。符合法理,又具有戏剧性是模拟法庭成功的关键。

首先,我们编排模拟法庭剧本必须要有法律程序知识。庭审过程和形式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和形式。

本案是一个刑事案件,通过《刑事诉讼法》的学习,明确了法庭的基本程序。整个剧本的编排分以下的刑庭阶段:法庭准备阶段、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法庭宣判。同时还要明确每个大的阶段里必须遵循的小的法律程序。

法庭准备阶段包括:书记员请诉讼参与各方入庭、查验被告是否押解到庭、宣布法庭纪律、请审判人员入场、审判长对法庭组成人员的说明、对被告身份的核实、对回避程序的说明和询问、对被告拥有辩护权的说明和询问。

法庭调查阶段:法庭在审判长的组织之下,就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核实,控辩双方可以提出异议或者新的证据。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双方对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质证。

法庭辩论阶段:在审判长的组织之下,控辩双方就案件证据的认识、案件事实的逻辑判断、法律责任的认定进行辩论。

被告人最后陈述:这个阶段是被告人的最后自我辩护。

法庭宣判:审判人员通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对案件有了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依据法律作出判决。

经过对法庭程序的详细了解,我们对模拟法庭的脉络和过程有了清晰的把握,为模拟法庭剧本的编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法庭程序是保障公正审判的必要条件,程序正义才有实体审判的正义。理解到这个层次的时候,我们对剧本的编写就有了六七成的把握。

其次,实体法律知识的学习也是编排剧本重要的部分。否则,一切程序的准备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是一个未成年人实施抢劫的案件,我们必须了解抢劫罪的有关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罪名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因此,我们找来了相关的法律和规定,认真地查阅了相关条文。

有了对法律程序及实体法律的学习和了解,模拟法庭的剧本编写就水到渠成。经过我们的编写和反复修改,形成了既符合法理,又具有趣味性的《关于“未成年人实施抢劫案件”的模拟法庭剧本》。

三、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排练是模拟法庭成功的保障

模拟法庭的学生需要较好的素质。一是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不爱参加这类活动的同学不容易被组织和发动起来。二是要有一定的胆量,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话和表演。三是要有比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四是要有一定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能较好地理解模拟法庭的程序和实体法律,能较好地理解每个角色的意义和在法庭中的作用。五是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模拟法庭畢竟不是真实的法庭,属于模拟表演性质。

我们确定了这五项标准,决定在初二(1)班选取14位同学组成模拟法庭成员。其中审判长1人、人民陪审员2人、书记员1人、公诉人2人、辩护人(律师)1人、被告人1人、被害人1人、证人1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母亲)1人、法警2人、扰乱法庭者1人。另外,初二(1)班的其他同学作为模拟法庭的旁听人员。

模拟法庭组成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的要点有两个:一是讲授法庭程序和实体法律。二是分析每个角色在法庭中的意义和作用。三是在培训完后,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

分工完成后,要进行的是模拟法庭的排练。排练分单独排练和集体合练。

单独排练是合练之前的必要准备,时间最长,也是最枯燥和老师不易控制的阶段。我们跟每一个角色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分析每个角色的特点。

分析角色后,同学们根据对角色的理解,对照剧本,反复熟悉台词,反复揣摩角色的语气、态度、语速、语调。

单独排练之后进行合练。我们一共进行了三次合练。一次是没有观众,围坐在一起对台词。第二次是按照法庭要求,在班上利用思想品德课时间,有观众的情况下进行全程合练。第三次是到模拟法庭的真实场地,在有旁听情况下全程彩排。

排练过程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二是要点拨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纠正,最大可能接近角色。三是要精心组织好三次合练,控制局面,不要分心,提高排练的效率。

正式的模拟法庭演出过程是排练的结果。但是,还是出现紧张、忘记台词和环节的现象。好在停顿时间很短,没对模拟法庭产生明显的影响。(现场已录制DVD光盘)

四、教师点评是升华和强化教育成果的

点睛之笔

整个模拟法庭从组成到培训,再到排练,直到最后的演出过程,是一次生动的法治教育的过程,参与的所有学生和老师都不同程度地学习了法律知识,提高了法律素养,也捍卫了法律的尊严。但是,要让这些成果更加明显,同时加深大家的印象,提升教育的效果,最后教师的点评应该成为点睛之笔。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最后的教师点评,写了点评的讲稿。

刚才我们经历了一次关于“未成年人实施抢劫案”的模拟审判,我认为,模拟审判获得了成功。今天的模拟法庭,庭上审得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旁听的同学专心致志,若有所思。我们所有的同学经历了一次法律的洗礼,受到了一次严肃的法治教育。我们多数同学从未像今天这样思考过法律的尊严。一次看似情节轻微的抢小同学钱的行为,原来触犯了法律,抢劫者受到了如此严厉的惩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不能不让我们关注自身的行为,同时,也让我们对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充满了信心。

这次模拟审判在程序上是严谨的、合法的,是严格执行审判程序的一次模拟审判。法庭在审判长的主持下,公诉方和辩护方就被告人实施犯罪的证据是否真实,被告是否有自首情节,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被告是否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成年人审判中免除处罚的情形进行了质证和针锋相对的辩论。这既维护了公诉方代表国家追究犯罪分子责任的权力,也保护了被告和辩护人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这些程序上的一丝不苟和严肃认真,是法治精神在法庭上的体现。只有程序合法,才能保证最后判决的公正。

模拟法庭经过严格的庭审,充分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之后,对案件进行了判决。我认为,判决是公正的。一方面,法庭认定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抢劫罪。未采纳辩护人的无罪辩护意见。我认为,被告人手持西瓜刀,对被害人实施殴打,并强抢被害人的钱,情节恶劣,已经构成犯罪。另一方面,法庭充分考虑了被告的未成年人身份,认定了被告坦白交代和认罪态度好的情节,同时考虑了被告家庭情况等客观原因,对被告进行了减轻判决。法庭免除了罚金的处罚。我认为,法律的应用是适当的。

今天的模拟法庭,还有小插曲,有人扰乱了法庭秩序。审判长理解被害人家人的心情,表示要公平审理案件。另一方面,为了维护法庭的尊严,果断把扰乱法庭者带出法庭,我认为处置是有礼有节,是适当的。

我相信,这次模拟审判已经在你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法律的种子,为你们将来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我希望你们将来,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进步贡献力量!

五、调动家长、教师参与是模拟法庭教育效果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在为期两个月的模拟法庭中,我们明确了以模拟法庭为主轴,覆盖学生、家长、教师的指导思想。法治教育活动中,我们首先向家长告知了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公示了模拟法庭的剧本,请家长参与讨论。不少家长的热情很高,对模拟法庭的剧本进行仔细阅读,发表自己的分析和看法,预测判决的结果,还发表到班级QQ群和全体家长分享。家长的热情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整个排练和最后模拟审判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还组织全年级学生、部分教师参与讨论、排练和旁听。这次活动激发了教师的思考和法律意识。老师们说:经过这次法治教育,明白了法律程序在法律正义中多么重要,同时觉得,其实法律很多时候既是常理的体现,但往往又不能完全用常理来解释和理解,有时法律又超于常识。

法治素养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拟法庭是生动的法治教育形式,也是生动的艺术教育形式。学生参与实践的教育,比一般的说教更有实效和远期教育效果。

当我们闭目沉思,提笔总结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围绕剧本建言献策,根据自己理解修改台词,主动积极参与的情景历历在目;模拟法庭上,同学们言辞犀利,控辩双方据理力争的画面让人看到孩子们思维的深邃,表达的简洁,语言的流畅;全场氛围严肃而又生动,审判、旁听的同学都注意力集中,时而思索,时而会心的微笑。作为老师,这种场景在日常的教學中是不多见的,不仅让我们对孩子们刮目相看,感受到他们的潜力和睿智,也让我们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多动点脑筋,设计更好的可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多一分努力,或许就少了许多厌学的孩子。

【丁雨光,四川省成都双语实验学校,高级教师;陈娜,四川省成都双语实验学校,二级教师】

责任编辑︱张宏帅

猜你喜欢
排练被告法庭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视觉中国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今日“开庭”
乐师
我被告上了字典法庭
分期还款约定落空 债权人主张全数还款未获支持
鸟雀排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