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还家(短篇小说)

2018-11-20 06:07金果
红豆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阿莲养母妹子

金果,女,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广西文学》《红豆》,出版文学作品集《倾心细雨》。曾获南宁市首届优秀作家称号。

英娘

清晨,英娘怀着愧疚而又复杂的心情,拿起菜篮踏着朝露去菜园摘菜。当篮子里装满了青菜、辣椒、瓜、豆的时候,菜园边的稻田被朝霞涂染成一片橘红,阳光从山那边划破漫天彩霞照耀着金黄的稻田,垂滴在稻梗、稻穗上晶莹剔透的露珠挥发而去,田野的秋色如画。

英娘绑起围裙下厨,她要准备一桌传统的客家好菜,迎接亲人和客人。这方圆几十里都是客家族人,客家上等好菜如焖鸡、熟菜卷、酿豆腐、四方肉……在客家喜庆宴席上的特点是酿,酿得越大块就越能原汁原味!

今天,送给别人家抚养的女儿就要回家了!英娘此时此刻的心情真是五味杂陈,又兴奋又紧张,又自责又内疚,她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迎接自己的女儿和女儿的养母。英娘一边做饭一边回忆,炊烟袅袅,沉重的思绪飘向远方……

那是14年前,英娘把刚生下的女儿含泪送人抚养,连夜给人抱走,当孩子呱呱落地的啼哭声划破家园夜空,接生员春婶压低嗓音告诉英娘:“是个妹子(客家人叫女孩子为妹子),有4斤半哩!”这是春婶为英娘接下的第五个女儿。刚生了孩子的英娘听见了春婶低沉的声音,精神崩溃到了近乎绝望的边缘,她盼星星盼月亮,原希望这第五胎生个儿子,却又生了个女儿,瞬间觉得她和丈夫精心撑起的家一下子失去了希望!没有儿子在村里受人鄙视!日后女儿都出嫁了没依没靠没人给养老!都怪自己不争气,生不出儿子连走路也抬不起头。计划生育抓得人心惶惶,村里的孕妇东藏西躲,躲罚款、躲放环、躲结扎、躲抓去引产!英娘现有的四个女儿,大妹二妹三妹四妹已经严重超生!现在这个孩子本来就是个不准出生的人,英娘怀上后就一直被计生人员盯着,要抓她去做人流手术,英娘艰难地躲在一间茅草房里,田里的农活都干不了。计生人员上门追超生罚款,孩子越多罚得越多,四妹出生那时候要罚5000元,家里哪里拿得出这笔巨款啊?丈夫无奈只有下跪求饶。这一跪像耻辱的炸弹,炸毁了一个男人的倔强和尊严,后来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老黄牛也被拉走!家里常常穷得揭不开锅,想到这些让英娘不寒而栗!

“这孩子要么吗?”春婶伏在英娘的枕边关切地问。她与英娘约定,是女娃就找个信得过的抚养人家。

“给吧!”英娘心一横咬咬牙抽泣起来,她强忍着生产后虚弱的身体,侧身看着襁褓中刚刚出生的五妹子。五妹子比她的几个姐姐都要瘦小,在英娘眼里几个女儿就像菜园里一根秧苗上的瓜,瓜儿越结越小,五妹子就像瓜秧苗上的末尾瓜,瘦小得令人心痛。英娘用颤抖的双手把五妹子紧紧地抱了一会,依依不舍地在她小脸蛋上亲了亲,如雨的泪水早已湿透了五妹子的襁褓,再也没有什么能比这种亲生骨肉分离更痛苦。春婶在暗淡的灯光中收拾好她的接生包具,满怀同情地安慰着英娘,小心谨慎地从英娘怀里抱起五妹子出了门。

这时的天还是那么黑,夜风习习,四周田野传来的虫鸣鹧鸪叫,让春婶心里一阵寒冷。春婶在黑暗中将五妹子交给了等候在村边桥头的昆哥和子珍。英娘躺在床上伸手拽住默不作声的丈夫的胳膊,揪心的哭声穿越夜空在屋背后的大容山间回荡。

春去春来,年复一年!家门前的木棉树长得越来越高!英娘头上又粗又黑的辫子已变得又黄又小。近年来英娘的丈夫承包了鱼塘、开發了果园,家里经济逐渐好了起来。四个女儿也都长成大姑娘,且个个有出息,读书都能考上了大学,大女儿大学毕业在城里工作还结了婚,这些美好的事情填补了没有儿子带来的自卑和内心的遗憾,英娘心里乐开了花。唯有一件事像块石头压在英娘的心,那就是一直思念着的小女儿五妹子,母爱让她深深地谴责自己,她曾经多次去找接生员春婶,想知道五妹子的下落。哪怕见一眼也甘心!但每次春婶都是一副严肃面孔,说当初已经与抱养人家有过保密承诺:不告诉孩子的来路!与亲生父母不得有任何来往。看一眼都不行。这样的答复让英娘苦受思念的煎熬,早知道这样折磨,哪怕再苦再穷卖掉房子也不该把女儿送别人。事实证明生男生女都一样!儿子是人,女儿也是人!儿女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她深深感到对不起五妹子。既然人家不让知道孩子的下落!人家也有苦衷,随着时光的流逝,英娘渐渐也就认命了。

可就在前几天,特大的喜讯从天而降,春婶喜气洋洋地跑来找英娘,她兴奋地一把抓住英娘的胳膊像摇船一样笑呵呵地说:“好消息!好消息!子珍已答应让阿莲回到你身边!”英娘瞪大双眼疑惑地望着春婶:“什么子珍?阿莲是谁?”春婶低头拢了一下自己花白的短发,友好地望着英娘。这些年来她为封锁五妹子的信息而感到不安和内疚,现在她为英娘带来这喜讯,似乎她的内心纠结也得到了些许释放。她深怕英娘不信,就又重重地拍拍英娘的肩膀,似乎要把英娘的懵懂拍个清醒:“子珍是五妹子的养母!是子珍养大了你的五妹子!”英娘半信半疑,满是皱纹的面上渐渐露出笑容。

当确认这是真的后,英娘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却似打翻五味瓶不是滋味!她高兴不起来,她顾虑重重,五妹子的生命虽然是自己给的,但又是自己狠心把她抛弃,她对孩子没有养育之恩,五妹子会恨她不认她这个亲妈吗?一股愧对孩子的自责侵袭着她全身,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母亲,她要心甘情愿受五妹子的指责,孩子不认她这个妈也是天经地义!人家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不容易,孩子说回来就回来,对得起人家吗?良心遭狗吃了吗?春婶看出了英娘的心事,拉英娘坐在门前木棉树下,跟英娘讲起了子珍的故事。

子珍

子珍本是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肤色红白而细腻,圆圆的脸嫩嫩的像剥了壳的鸡蛋,她常把头发拢得老高绑成马尾巴,配起那高挑的身材更显朝气蓬勃。子珍性格活泼开朗,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令人喜欢,很多时候能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笑声如一串串明亮的珍珠,吸引了不少后生哥,有人千方百计到处托媒人,要媒婆牵红线把子珍娶回家,可是子珍爱的是英俊阳光的昆哥,两人是自由恋爱,结婚后夫妻恩爱,田间劳动出双入对,两人的爱就如村前那条圭江河湾湾的流水,幸福得让人羡慕!

可是结婚六七年过去,子珍夫妇没有孩子,没有科学常识的村民指指点点闲话满天,说生不出孩子是女人的错。农村人观念陈旧落后,没有孩子的家被人欺负,被人瞧不起,没有后代,日后就断了香火,坟地无人祭拜!以前追求不到子珍的人,有幸灾乐祸的借口了:是不?人美有什么用?都说越漂亮的女人越生不出孩子,幸好没娶着她呢,昆哥娶了她就没后代是不是?

“生不出孩子就休了她!”

村里人背后怂恿着昆哥,每每这时候昆哥都是痛苦地沉默不语。只有子珍才知道,生不出孩子是昆哥的原因,她偷偷陪昆哥去看病治病,土中医摸着自己的长胡子说:不是子珍不孕,而是昆哥精不壮。昆哥曾经服过土中医开的中药,出过昂贵的医药费,中草药50元一副,昆哥一连服了50副都不见效果!又黑又苦的药汤吃得昆哥肠胃受伤,身上长满红疙瘩,让子珍十分心痛:“算啦算啦!不要再吃这些苦东西啦!”子珍对昆哥从不抱怨,只是默默地忍受着村里人的指责和白眼。没有孩子也不大影响两人的感情!日子还得照样过下去。

后来在公公婆婆长辈们的倡导和主持下,从昆哥的大哥那里为子珍夫妇过继了一个儿子,大哥家有三个儿子,孩子满月的时候就由子珍和昆哥领来抚养。从此子珍开始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孩子给子珍夫妇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苦与乐,更感到这个家有了希望。但是,因为养的是大哥的孩子,孩子的亲生父母就在隔壁家,生母小气自私,常常挑起些小事风波,引起口角,加上父辈财产上的纠纷,积怨越来越多!在继子上五年级那年,因矛盾冲突两家吵了起来。生母就单方中止了过继孩子的契约,硬把孩子要了回去。子珍白白辛苦养育了孩子10年。为这事伤透了心。从此子珍圆圆的脸蛋增加了许多愁容,性格也变得木讷起来,头发不再绑成马尾巴,银铃般的笑声再也没有响起!

此事之后,春婶告诉子珍说,她帮英娘产前检查时,凭经验看英娘肚里怀的还是女孩,要送人抚养。正好子珍心里还是想养个孩子,有了前车之鉴,两人商量好,保密封闭信息,生母养母互不来往。就这样英娘生下五妹子的当夜,春婶就让子珍抱到怀里。

子珍将养女取名为阿莲,子珍又开始默默地养育孩子。本来就瘦小加上没奶吃,阿莲小脸蛋皱皱的皮肤,犹如稻田里一珠缺水缺肥的秧苗。子珍付出的辛劳要比普通妈妈付出的更多,家庭开支也很大,给本来就拮据的生活增加了更多的清贫。但子珍精心照料,每天为孩子磨米糊。渐渐长大了的阿莲很乖,很懂事。相貌出众逗人喜爱,读书也聪明。

可是,就在阿莲12岁小学毕业那年的夏季,灾难从天而降,一场凶猛的洪水夺走了昆哥的生命,村里人在圭江河的下游找到了昆哥的尸体。悲痛欲绝的子珍抱住昆哥僵硬的躯体,眼泪如滔滔的圭江河水。

中年丧偶的家没有了男人,势穷力竭的子珍带着阿莲,母女相依为命!有好心人相劝,趁现在才50出头,还可以找个男人嫁过去,有男人的家才完整。子珍想想也是,为了阿莲,她不但要坚强地活下去,还要让阿莲继续完成学业。子珍处理好家里的物品和房子,在介绍人的陪同下嫁到了几十里外的东旺村。

这是一个四周被农田包围着的不近山不近河流的村庄,常年遭旱灾,稻田灌溉全靠水利。子珍跟一个比自己年长十多岁的老实农民阿桂组建了家庭。阿桂丧偶,有3个儿子已成家,还有了5个孙子。子珍一嫁过去就当了5个孙子的奶奶,充当了劳动力撑起家务的一片天,里里外外,种菜、煮饭、带孙子,繁重的家务比在前夫家时多了几倍,但为了阿莲有个父亲,哪怕再苦再累都能忍受。这时阿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阿桂也为之高兴,他心眼里也疼爱这个小继女,家里的经济虽不充裕,但为了让阿莲上初中,他牙一咬,把家里的口粮几担稻谷卖掉,筹钱让阿莲交学费。这让子珍十分感激!凑合组建的家庭虽然不太幸福,不算富裕,但总算有了个家。

然而,祸不单行!灾难是那样的残酷无情。在子珍嫁到这里的第二年春天,那是乌云密布的春耕大忙时节,阿桂因用发电机抽水准备春秧插田时,惨遭触电身亡!子珍的天再次塌了下来,再次被丧夫之痛击倒。命运的遭遇在子珍心里积满了凄风苦雨,子珍变得判若两人,忧伤的脸不再有光泽,满头黑发在一夜之间也变得花白。这时村里就有人说子珍是一个祸害,把前夫那边的衰气带来害人!老天对她是如此的不公平!说不定哪天被这个村里的人赶出去。更痛苦的是阿莲正读初二,她觉得自己的悲惨和不幸连累了阿莲。人家生母把孩子交给你没养好,孩子没有幸福和快乐。是自己亏待了阿莲和孩子的亲娘。此时痛不欲生的子珍被彷徨和忧伤笼罩得走投无路。

春婶听到子珍惨不忍睹的遭遇后,赶了几十里路来看望子珍。两人相见拥抱在一起,子珍遇见知己,心里的苦水一下子倾泻而出。泪如雨下。春婶耐心地静静地听着子珍的倾诉,安慰着她受伤的心。两人在商量着阿莲的去留,春婶告诉子珍,阿莲的生母曾多次想见女儿都被她拒绝。只因有过先前的承诺。这承诺一直让她不安和自责。子珍也是个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人,她知道阿莲的亲人找阿莲饱受失子的痛苦,觉得原先的保密约定是如此的不近人情。她责怪春婶不早告诉她。不能让阿莲的幼小心灵来承载她的苦难。如果阿莲亲生父母的生活好过了,子珍决定将阿莲归还英娘。最后两人商定,子珍负责和阿莲谈心,春婶抓紧去将子珍的决定告诉英娘,选个好日子把阿莲送还。

春婶

春婶在这方圆几十里、三村六垌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热情大方、平易近人、办事稳重,受人信赖和爱戴,谁家有事要干,她把满头短发一扬说干就干,干脆利索。春婶是村里的接生员,只上过初中没有受过专业医生的教育,她的接生技术是年轻时婆婆传授给她的。几十年来练就了一手接生技术,她为产妇计算预产期百分之百准确,接生出世的孩子经春婶的双手一捧就能报出这孩子的体重有几斤几两。村里村外的孕妇都听她的,孕妈们整个孕期都让春婶看胎位、听胎音、产前检查,有孕妇胎位不正的,春婶就毫不犹豫的跪在地上翘起臀部教练正胎位的动作,每天跪3次。最土而原始的正胎位办法就是把一斤黄豆撒在地上,然后弯下腰把黄豆一粒一粒地捡起来。春婶要求孕妇都要下田劳动,消除焦虑,这样生产孩子才顺顺利利,村里谁家的媳妇怀孕几个月需要去检查,哪家的媳妇预产期在哪月哪日她都心中有数,预产期一到,她会准确地守候在产妇的家。产妇和家人看到春婶来了,心里就如吃了定心丸踏实起来。春婶一边陪孕妇待产,一边用客家话唱着婆婆教给她的《十月怀胎歌》:“正月怀胎似雾水,二月怀胎似花形,三月怀胎分男女,四月怀胎身健全。儿在娘身,口内想腥酸。父见娘辛苦,请医又许愿。五月懷胎成筋骨,六月怀胎毛发生。儿在娘胎肚,饥饱在娘身,日夜吸娘血,何日得分娩,手颤脚软为儿苦,娘亲日夜又辛苦。七月怀胎双手软,八月怀胎双脚肿。儿在娘胎八个月,三饥两饱痛娘身。九月怀胎儿身转,十月怀胎儿降生,娘生儿时痛揪心,儿大日后谢娘恩!”怀胎歌唱出了胎儿的成长过程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唱得感人至深。产妇听了春婶的歌,紧张的情绪就有了放松。经春婶接生的孩子几百个,很多也都当上了父母,村里孩子们传承着不忘娘恩的美德。春婶在村里人的心里是半边仙,觉得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说到最贴心的地方。

助人为乐让春婶闲不住。除了接生外,遇事也总是随叫随到,谁要是坐月子不注意中了月风病,她就会亲自上山采、河边摘,带回来一把中草药送上门去。得了月风病的妇女用春婶的中草药熬水洗澡,月风病真的就卸除了。春婶对接生出世的孩子也很疼爱,关心他们的成长,常去看望月中的孩子,谁家的孩子生黄疸、长胎毒,春婶接到消息马上就赶去,为孩子带上去黄疸、除胎毒的中草药,孩子洗了澡就药到病除。长到几岁的孩子,她还得去看看,摸摸这个孩子的头,看看那个孩子的手掌,哪家孩子不爱吃饭,她就知道是犯了疳积,二话不说就打开随身背的保健箱给孩子挑疳积,有需要的还送上一点自己研制的药粉,吩咐用这药粉蒸塘角鱼吃,这土办法也真灵。孩子很快胃口大开吃饭正常了。春婶在串村时如遇见哪个娃娃在妈妈怀里哭闹不肯睡觉,她就会把孩子接过来疼爱地抱在怀里,一边哄一边唱客家儿歌:“摇摇帅(睡),摇摇帅(睡),摇太(大)阿妹好做队(伴)。摇摇愁,摇摇愁,摇太(大)阿妹好撑(望)牛。”客家歌谣音律悠扬,韵味缠绵,催婴儿入眠,唱着唱着孩子就睡着了。春婶还做了一件又傻又让人膛目结舌的事:村里有个妇女几度怀孕不成功,总是怀孕到四五个月胎儿便流产之后就一直怀不上孩子,她苦苦哀求春婶想办法帮帮她。心地善良的春婶见过千千万万家庭喜抱子孙的快乐,却看不得没做成母亲的女人的绝望和痛苦。她胸口一拍:“别伤心,我给你送一个孩子。”春婶没有食言。第二年,春婶不怕超生罚款,生了第三个孩子,她真的是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了那个盼望做妈妈的妇女!让这人家感动得泪流满脸。这个事在村里被传为佳话。春婶如同一缕阳光,照亮着村里的人家。

春婶去帮英娘的第五个孩子做产前检查时,凭经验已经知道即将出世的孩子又是一个女婴。但还是抱着自己看错眼的一丝希望,祈祷英娘能生个男孩子。早有了心理准备的英娘,让春婶把孩子送个抚养的好人家。春婶为英娘搭桥这件事。但封闭英娘与孩子养父母的信息,英娘多次要求告知孩子的下落,春婶的原则是不能说,而现在这孩子这么受苦,春婶感到对不起英娘。现在子珍把这问题提了出来,说实话阿莲已14岁,再过两年就是劳动力了,子珍完全可以把阿莲留在身边,今后有个依靠。辛苦养大供其读书的孩子为自己养老送终也是天经地义。而子珍这个时候愿意把阿莲送回去。只有胸襟开阔、通情达理的人,才能做得到啊。春婶深深为子珍的胸怀大量精神所感动,她决定又来牵线搭桥,让阿莲还家。

阿莲

那年的深夜,春婶将襁褓中的五妹子交给昆哥子珍,把出生时辰等吩咐清楚后便离去。五妹子就这样来到了养父养母的家。家境虽然很清贫,但爸爸每逢赶圩总要带糖果回来给她吃,阿莲在父母的呵护下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到了八九岁的时候,慢慢懂事的阿莲总是听到村里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说这个是谁谁的孩子。她在朦朦胧胧中听明白了,原来自己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身世,这些议论搅着阿莲童年生活安静的河流。从此幼小的心灵承受了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郁闷。看到同学们都有兄弟姐妹,而她在家里就她孤单一人,没有小伙伴,原来她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阿莲心里渐渐地滋长了抑郁和痛苦,她不解亲生父母为什么抛弃她。既然不养她为什么要把她生出来?但懂事的阿莲从不向父母问及自己身世的秘密,她生怕父母伤心,她深知父母在贫困的家养她不容易。

渐渐长大成了青葱少女的阿莲,五官越来越漂亮,高高的鼻子,大大的眼睛,V型的脸颊,说话温柔,一头瀑布式的黑发,苗条的身材亭亭玉立。阿莲在村里人眼里是朵含苞欲放的花。

在阿莲上小学五年级的那年夏天,继父不幸被洪水吞噬了生命,愚昧无知的村里人却说她们孤女寡妇是祸根!在村里人的风言冷语中,养母被迫带着阿莲去改嫁。

阿莲的继父是个60多岁的农民,黑黝黝的肤色,粗糙的双手。继父老实憨厚、和蔼可亲让阿莲永生难忘,那时她正好考上初中。继父实在拿不出送阿莲上初中的学费,他大手一挥心一横,把家里口粮腾出几担稻谷卖掉,换了钱让阿莲交费注册读初中,在阿莲心里这个继父就是她靠山。她一放学回来就帮家里干活,她暗下决心,勤劳动,勤读书。将来好好报答所有的恩人。

可是命运又来捉弄这苦命的孩子,再次失去继父的阿莲抱住养母号啕大哭。继父离去,她的靠山倒下了。现在和一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哥哥和侄子生活在一起是多么的尴尬。遭遇排外,施舍、寄宿、寄人篱下的感觉如乌云笼罩着她和继母。阿莲的最大愿望就是养母有个安顿,自己能继续求学,然而这些愿望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是那样的迷茫而孤独无助。

阿莲周末从学校回来,子珍把她叫到跟前,从头到尾告诉了她的身世,并说了让她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决定。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阿莲感到彷徨和忧伤,她“哇”的一声痛哭了起来。养母第一次将自己的身世说出来,这么多年来她何曾不想从养母口中知道亲生父母的下落?何曾不想寻找自己的根?可是当说到要把她送回去时,她却感到伤心和绝望,她哭喊着对养母说:“原来我是一个不准出生的人。是不是我成了累赘?你也嫌弃我抛弃我了是吗?当初你为什么要抱养我?我亲妈抛弃了我,你现在也来抛弃我!你当我是什么?你们把我推来推去干什么啊?让我死掉算啦!我坚决不回去!你才是妈,死我也要跟你在一起!”阿莲紧紧地把养母抱住,生怕养母跑掉似的。

“傻孩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养母也强忍不住伤感的泪水,疼爱地搂着女儿,抚摸着她的头。她第一次看到阿莲这么倔强这么有主见,面对这样持着逆反心理的孩子,子珍不知如何做好這个妈。但她还是苦口婆心地开导阿莲:长大了该懂事了,不管我们有多大的挫折,命运有多大的悲惨我们总是要面对现实。你要做个乖乖女,回去看看你的亲生父母,要感恩父母给了你生命。以前不让你去认亲是我们的错,是别的原因拆散了你们,你是无辜的,你是爸妈的心头肉,大家都爱你!”阿莲听了妈妈的话,懂事地为养母擦去脸上的眼泪。阿莲愿意下周放假回去见亲生父母。

团聚

阿莲在春婶和子珍的陪同下,回到了亲生父母的家。展现在阿莲眼前的是一个三面环山、树木葱葱郁郁的村庄,村前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正等待秋收,村庄背后是巍峨的大容山,远山紫巍巍、近山青苍苍。那个靠在山脚边的农家小庭院,门前是一片砂糖橘林,橘树结满了黄澄澄的果实。阿莲身穿一件粉红色的上衣,裤子是深蓝色的校服,虽然不怎么搭配,但穿在她苗条的身材上显得那么顺眼漂亮,清秀的脸蛋上充满了少女般的阳光。阿莲在院子前驻足止步,复杂的思绪让她沉默无语。这些年常在梦中描绘自己亲生父母的样子,魂牵梦萦的家的样子,却是那样的虚无缥缈。她抬头仰望晴朗的天空,闭上双眼,张开双手,任由四周的空气轻轻抚摸自己的身体,微风吹过,她深深地呼吸,感受着她诞生的庭院,感受着亲生父母的气息。这个庭院曾经有过我。尽管在这个家呆不够一天,没有任何的记忆,但她还是用力去回忆,花脑汁去想象。然而,拼命的追忆仍只能是一个空空洞洞的脑袋和伤心的过往。她生命中那一角悲伤的缺口永远无法填平。自己毕竟没有在这里生活过,对这里一切是那样的陌生,养母家穷,自己穿的衣服也老土,这里能接受我吗?我把患难中的养母抛弃,投奔亲生父母,自己是这么没良心的贪富弃贫的人吗。想着想着,忧伤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睁开眼睛,泪水哗哗地流下来!

“来来来,过来。”春婶喊醒了思绪迷茫中的阿莲。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姐姐、姐夫一家人从屋子里簇拥出来!

“五妹子,五妹子,我的五妹子!”悲喜交集的英娘叫喊着冲出来。在这破镜重圆的那一刻,她日夜思念的女儿就站在她面前,她看著她,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欣喜和悲痛交集在一起。欣喜的是失散了十几年的血浓于水的女儿回到了身边,悲痛的是站在她眼前的女儿是那样的满脸困惑迷茫、恐惧与陌生。她不知道该如何去抚平女儿心灵的伤口,她一把将阿莲抱在怀里,与阿莲一样泪流满脸。透过泪光,阿莲看到亲妈秀丽的脸蛋仿佛看到了她自己的模样,她与亲妈是那样的相像。爸爸紧跟着抱了过来,爷爷、奶奶抱了过来,四个姐姐手拉着手围成一圈也抱了过来,一家人紧紧地抱成一团,悲喜交集的泪水融在一起。春婶和子珍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此时此刻,阿莲在亲人的怀抱里感到有一股从来没有过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原来爷爷、奶奶、爸妈和姐姐们是这么爱自己。之前怕受排斥、遭姐姐们看不起的心底雾霾,在亲人温暖的拥抱中渐渐烟消云散。

春婶把子珍介绍给大家,英娘紧紧地握着子珍的双手,感谢子珍对孩子的养育。恩深似海!英娘还对子珍说:“你的不幸遭遇我们都知道了,如果不嫌弃,你就和阿莲一起在我家安居吧!”快嘴的春婶接着说:“是啊是啊。这样最好不过啦!阿莲是个懂事的孩子,读书有出息,将来一定是个孝顺儿!”

开饭啦。英娘把蒸笼里的客家菜端上桌,酿豆腐、酿苦瓜、酿辣椒、熟菜卷,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英娘准备的这些菜都是客家的上等好菜,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表面看去似乎都是一道道素菜,但它并不素,里面有着丰富的内涵:花生、芝麻、虾米、鸡肉、猪肉、糯米等,大家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品尝着别具风味的菜肴。在这共叙天伦的时刻,各人各有不同的感受,但更多的是得到很多的欣慰和感动。包罗万象的客家菜,原汁原味、追求吉利,不但味道好、口感也好,其中还包含着美好的寓意和哲理,那就是:对生活和世事都需要有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大姐夫是摄影爱好者,他说今天是国庆和家庆的大好日子,要为阿莲还家拍个团圆照。他号召家人来到家园门口,大家把阿莲和子珍围在中间,大姐夫把照相机镜头对准大家,举起左手:“大家看过来啊。笑一笑。大家说,阿莲美不美?”

“美!”异口同声的叫美声在屋背后大容山的山间里回响,“咔嚓”一声,瞬间定格的笑脸,张张都那么灿烂!

责任编辑 谢 蓉

特邀编辑 谢小敏

猜你喜欢
阿莲养母妹子
我不是我
一条红南京
晨光下的独舞
卖鸡
萌妹子很逗乐
让你HOLD不住的萌妹子
萌妹子也疯狂
呆萌妹子最爱恶搞
重情养女,孝义独扛一个家
感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