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其威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山西民歌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山曲”作为山西众多民歌中的一种形式,成为晋西北高原特有的一种山歌类型。以河曲“山曲”为典型的此种中国汉族民歌品种,主要分布以山西河曲为中心,并在保德、偏关、兴县、五寨、神池、宁武等地广为流传。本文是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与作品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山曲”发生的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等因素,以及其旋律构成的特点、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几个方面对“山曲”与毗邻的内蒙古的“爬山调”、“蒙汉调”、音乐的相互借鉴关系进行民族音乐学理论的阐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脉发生于延续在中原的黄河流域的中段,主要在山西与陕西隔黄河一带的交汇区域。秦晋地区有史以来,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这是九曲黄河赐予,是大自然的杰作。冯宝志先生曾在《三晋文化》一书中做过阐述①。
山西地区自古民风古朴、文化醇厚,汉族音乐艺术形成丰富多样。黄河流域流行的“山曲”,也称“山歌”是最富有传统文化特质的民间歌曲形式,缪天瑞、吉联抗、郭乃安主编《中国音乐词典》曾对“山曲”作过诠释。②
山西河曲的“山曲”在民间流传很多,实际上它与毗邻的陕西“信天游”、内蒙的“爬山调”,以及黄河上游的“花儿”等都是同一类型的北方汉族山歌,因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北方黄土高原、蒙古高原的农耕、游牧文化影响,而呈现出浓郁的多民族音乐艺术风格。
乔建中著《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亦在此问题上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山曲”、“信天游”、“爬山调”和“花儿”这四个歌种的流布,从黄河中游起,溯流而行,直达上游。其间的高原山地,到处飘响着高亢、悠扬、质朴、深沉的‘山曲’、‘信天游’、‘爬山调’和‘花儿’。”③
历史上由于战争、灾荒、贸易等原因,大批汉族人不断北迁到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河套地区,这样就使内蒙古的西部及东南地区很多地方,变为蒙汉杂居村镇,促进了蒙汉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地汉族人民带入了很多新的民歌,为蒙汉调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元素。
蒙汉调之所以具有强壮的生命力,与蒙、汉两族劳动人民,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生产劳动是分不开的,是蒙、汉两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形式,也是蒙、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汪明惇著《汉族民歌概论》对此类民歌称谓进行考证过。“‘爬山调’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山西省西北部、陕北的北部一带的民歌歌种。在晋西北和陕北地区,又被称为‘山曲’。”④他认为山西‘山曲’旋法、节奏、旋律音调深受蒙族民歌的影响。山曲的音乐编唱的即兴性却很强,因而在形式上有较大的自由性。山曲旋法起伏很大,常有在八度以上的大跳,类似蒙古族的牧歌。可以说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黄河流域蒙汉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结晶。
音乐艺术形态的分析一般从其音阶、节拍、调式、旋律、曲式结构、音乐表现等方面入手审视。山西河曲的“山曲”因在历史上长期与北方草原民族音乐相融合,渗透了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具有汉族与蒙古族音乐的双重性,是两个民族音乐性格的融合,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
山西“山曲”主要由民族五声音阶构成,其次是六声音阶与七声音阶,七声运用了清乐音阶。六声与七声音阶偏音的加入对旋律起了装饰、丰富色彩的作用。蒙汉调主要借鉴了鄂尔多斯短调歌曲的音乐传统,又融合了汉族山歌音乐因素,形成了以五声调式为主,兼有七声音阶的特点。例如山曲《羊倌歌》
(张吉良 演唱;张存亮 记谱)
再如蒙汉调《东孔队》
(齐附林演唱 裴雅勤记谱)
“山曲”的旋律进行主要采用大二、小三、纯四度音程交替进行。纯四度跳进运用较多,多用于一些表现思念、含蓄、柔情的山曲中,mi la音在曲调中往往属经过音性质。其次,由于当时生活所迫,山西晋西北的男人渡黄河、出长城到内蒙古地区谋生,当时叫“走西口”。大量的晋西北人频繁来往于山西与内蒙之间,促成了两地文化的不断交流。因此,“山曲”也流行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民歌的大跳音程在“山曲”中也频繁出现。山曲与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的旋律跌宕起伏、曲折婉转,音域高亢宽阔,其热情粗犷、洒脱豪放的性格是山曲与蒙汉调艺术的基础特征。例如《一心向着毛主席》
(张清秀 演唱;苏琴 记谱)
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二度级进与四度跳进相结合,并多次运用了六度、七度的大跳音程。这种七度大跳后接级进的旋法特点,也是蒙古族民歌一种典型的旋律进行方式。这种大跳音程的运用,把当地人民热爱毛主席,歌唱毛主席的那种真挚、热烈的情绪,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又如鄂尔多斯民歌《毛主席带将幸福来》
(赵星 记谱)
《毛主席带将幸福来》这首鄂尔多斯民歌也是采用了民族五声调式,并运用了汉族山歌的大跳音程,加上朴实的乡土语言,听起来格外亲切,倾吐了蒙汉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感激和爱戴。
再如:蒙汉调《双山梁》这首歌曲以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来看,脱胎于晋西北山歌。又结合了蒙古族音乐因素,形成了蒙汉调的风格特点。曲式结构以上下两句构成,上句的骨干音为la、re、mi,形成了四五度关系,旋律进行以级进方式发展。歌词的上句采用比兴手法。上句后两小节体现了蒙古音乐风格,第三小节的mi到la五度跳进,第四小节是小三度下行加后附点节奏半终止在属音上。下句的骨干音强调了la、do、mi三五度关系。后附点节奏以及小三度下行的结束主音,都体现了蒙汉音乐的旋法特征。
(齐附林 演唱;裴雅勤 记谱)
还有:蒙汉调《掏沙蒿》
(齐附林 演唱;裴雅勤 记谱)
这首歌曲既能体现出蒙古族的音乐特征又能明显地感受到山西山曲的特色,首先在歌曲的第二、六、七小节出现了三次变宫音,其次在旋律中多次出现了清乐七声下行旋律特征,这种旋律进行与山西民歌的特色相吻合。再次,歌词中也大量的使用了叠字,体现了山曲的特点。
从下面这两首山西河曲民歌《羊倌歌》与河套民歌《埋蔓菁华》的旋律音调分析,也能体会到山曲与蒙汉调明显的艺术血缘关系。
(张吉良 演唱;张存亮 记谱)(张善、维德 记谱)
河套民歌《埋蔓菁华》
山曲与蒙汉调中最常用的节奏有大小切分节奏型、前后附点节奏型。这些节奏型与民歌中装饰音的使用也有着密切联系。民歌中装饰音的使用,一部分已经被固定在了音乐的旋律中,由于前后倚音、滑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形成了山曲与蒙汉调的附点节奏及切分节奏多的特点。倚音是蒙古族音乐经常使用的一种润腔手法,而甩音、滑音则在山曲中较多的运用。倚音的使用使歌曲委婉细腻,而滑音、甩音则使音乐潇洒豪放,这两种装饰音及节奏型的运用,会使歌曲刚柔相济,风格浓郁。例如山曲:《羊倌歌》、《大青山》、《人在外前心在家》、《人家都在你不在》;还有蒙汉调的《东孔队》、《拉骆驼》、《掏沙蒿》等等,很多歌曲中都大量运用了以上所谈到的装饰音及节奏型。
山曲与蒙汉调歌曲大量运用2/4和4/4拍,有个别的三拍子出现。节拍特点是方整对称结构与自由、随意的风格相融合。山曲节奏较为自由,但又不失规范。有的依附于语言的节奏,密集和自由延长相结合,而“山曲”一个很重要的节奏特点是延长音的广泛运用,充分体现了山曲的自由,豪放的性格。其中句首较多,自由的节拍在蒙汉调中也经常运用,蒙汉调歌曲中的延长音经常使用在句尾,乐段式歌曲分句的结束音多由二分音符以上时值的音构成,这样每个分句结尾音的节拍都比较自由,跟歌手的演唱习惯和表演时的情绪来决定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在蒙汉调歌曲演唱中,一般对二分音符以上的长音的处理相对自由、随意,在蒙汉调中表现的比较突出。
山曲与蒙汉调音乐的曲式结构大都均衡严谨、方正对称。大多数都是两句体结构,上下两句基本属于变体重复,有些叫变尾重复,也就是说只有结尾音不同。例如:《人家都在你不在》、《毛眼眼瞭哥哥》,这两首歌曲,第一首是羽调式,第二首是徵调式,都属于两句体,除结束音外,上下两句一样。上句都结束在调式属音,下句结束在主音,调式功能稳定。还有《羊倌歌》《那是个谁》等等。再例如蒙汉调歌曲《西山活要命》这首歌是两句体羽调式歌曲。除结束音外,下句是上句的重复。还有《不连沟》等。
两句体曲式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蒙古族民歌对山曲音乐结构的相互吸收与借鉴。二是来到内蒙古的汉族农民们审美习惯的表现。山曲的音乐结构说明了那里的农民喜欢这样简单、纯朴的表现方式,又便于山歌的即兴编词的特点,同时也适于在歌词中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三是环境的需要,迁移到内蒙的汉族农民为了尽快适应当地的生活,融入他们的生活圈,于是就选择一些易学、易唱的两句体歌曲。
从歌词上看,山曲和蒙汉调的内容无所不包,有大量现实题材,亦有一些历史题材,它歌唱新社会的幸福生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现实,着意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大力赞美了爱情的欢乐与甜美。
山曲与蒙汉调的唱词特点,主题鲜明突出,语言生动而朴实,达到情真意切的效果。山曲与蒙汉调歌词常见的是上、下句两句式结构,上、下句押同一韵脚。在唱词的特点中还经常运用比兴的手法,上句起兴,下句抒怀。歌词中还大量运用叠字与衬词,如山曲中唱道的“对坝坝”、“圪梁梁”、“窗眼眼”、“心眼眼”、“想亲亲”、“泪蛋蛋”;蒙汉调中唱道的:“半身身”、“相片片”、“二寸寸”等等,这些叠字运用到山曲与蒙汉调唱词中,读起来自然上口,听来亲切悦耳动听,并加深了演唱者的情感色彩,使歌词的含义与所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丰满。“那”、“呀”、“呀哎”、“啊呀”、“那个”、“呀那”、“亲亲那”、“亲亲哟”“哎哟哟”、“哎呀亲亲”、“哎咳哟哟”等等。
这些衬词都是来源于当地方言虚词,并无实际词义,却能起着协调音节,表达情感的作用。入唱后使唱词悦耳动听,富有节奏韵味,在爱情歌曲中还经常镶嵌“亲”或多个“亲”字,非常有感情色彩,耐人寻味。
论及山西晋西北的山曲何以与内蒙古河套地区的爬山调及蒙汉调如此血脉相通,诸如上述内容,需要在其自然环境与文化地理因素上找缘由。河曲在历史上与内蒙只有一河之隔,并且几度划入河套地域的版图。⑤
民族音乐的长河,源于丰富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民族音乐之根,民歌便是民间音乐之根。“山曲”的曲调是晋西北地区典型的山歌类型。它的特点来源于地理环境;来源于当地民众变迁的历史;来源于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它朴实的旋律,真实的情感,大大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性与传唱性,也因为它积极吸收毗邻内蒙古地区的“牧歌”、“爬山调”等山歌形式与内容,而深深扎根于民间,产生了的无穷的民族文化生命力。万古长流的黄河与三晋、河套的丰厚土壤这赋予了河曲“山曲”音乐特有的艺术风格与艺术审美境界。
注释:
① 冯宝志.三晋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3.
② 缪天瑞,吉联抗,郭乃安.中国音乐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340.
③ 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12.
④ 汪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136.
⑤ 王天顺.河套史[M].人民出版社,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