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周公受封鲁国,因他要在镐京辅佐成王,故派儿子伯禽代自己受封。伯禽赴任前,向周公请教治理鲁国的方法,周公回答说:“利而勿利也。”也就是说,要以公为先、以公为贵,施利于民而不谋私利。伯禽到任后,坚持以周礼治国,在位46年,鲁国的政治经济都出现新局面,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享有“礼义之邦”的美称。这个发生在3000多年前的故事,至今仍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公权本姓公,用权当为民。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天下为公、大公无私之说源远流长,其精神实质就是以公为贵。尧有十个儿子,但他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舜;舜有九个儿子,也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禅让”故事,传颂至今。
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同样脍炙人口。据《吕氏春秋》记载,晋平公让公族大夫祁奚推荐主政南阳的官员,祁奚举荐解狐。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奚回答道:“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于是解狐去南阳做了地方官,正直清廉,得到百姓的拥护。后来,平公又让祁奚推荐主管国家军事的官员,祁奚推荐祁午。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奚道:“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于是祁午做了中军尉,“好学而不戏,守业而不淫,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有质直而无流心”,平公夸奖他没有辜负父亲的举荐。祁奚以国家社稷为重,举荐人才出以公心,受到世人的称道。
管鲍之交的故事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管仲的成就是与鲍叔牙的看重和推荐分不开的,而当管仲病重时,齐桓公问他:“群臣之中谁可为相,鲍叔牙怎么样?”管仲却说:“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又问:“隰朋如何?” 管仲说:“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不得已的话,可选隰朋为相。”若论情谊,管仲自应推荐鲍叔牙,但他以国事为重推荐了隰朋,不愧为一代名相。
古人对公私分明作了很多阐释。晋代傅玄在《问政》中说:“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汉代刘向在《说苑·至公篇》中称:“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唐代张蕴古在《大宝箴》中说:“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在他们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关乎国家兴亡。
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东汉时期,苏章任冀州刺史时,发现在其辖地担任清河太守的老朋友涉嫌腐败问题,于是设宴相请,与他畅叙友情。太守很高兴,称苏章是自己的保护伞。苏章说:“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次日,苏章在公堂上将好友拿下,依律治罪。于是冀州境内都知道苏章是个刚正无私的人,地方风气为之一变。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南宋文学家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一位姓李的官员为官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处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观看家书,这就是“公烛之下不展家书”的故事。在公私财物之间能够做到如此泾渭分明,实在令人感叹。
各种腐败现象,本质上都可归结为公与私的问题,都是谋私的结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以公为贵,就是要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