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未来5-10年是中国实体经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实体经济会有质的提升。
从宏观经济来看,未来5-10年,全球的实体经济有望保持相对稳健的回升态势。尽管全球政治局势仍不够稳定,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政策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有它自身的发展周期,现在我们站在了全球实体经济回升的起点上。
尽管美国自身的结构性问题还在加深,财政赤字问题严重,国债水平还在提高,对全球的贸易逆差短期内难以逆转,但现在美国实体经济还是处在向上的发展阶段,未来若干年保持GDP增速2.5%问题不大。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也处于回升阶段,欧洲的经济稳步回升,俄罗斯、巴西的经济同时也在好转。
从科技创新来看,当前的科技发展到了一个周期的新起点,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正在迎来新的改变。新科技的发展,第一步影响的是投资,但不一定能马上实现其预期。就像本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轮互联网泡沫,当时并没有带动互联网经济突飞猛进,那时亚马逊、eBay刚刚起步不久,阿里巴巴还没诞生。但是,那时的互联网浪潮确实带来了一轮投资浪潮,而投资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现代世界经济,是资金相对过剩的经济,是主题缺乏的经济,一旦创造了一个主题,或是铁路,或是互联网,或是电气化,或是人工智能,投资马上蜂拥而上。投资一来,经济就会上升。
中国的实体经济,此时此刻也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正处于全面赶超阶段。中国是当今世界实体经济布局最完善的经济体,既生产草鞋,也生产高档皮鞋;既生产自行车,也生产高铁、大运力火箭以及大飞机,如此完善的布局,是全球经济所没有的,而这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实体经济要起飞,少不了金融的支持。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也只有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自己发展的机遇。与社会矛盾类似,我国金融的基本矛盾是日益增长、在企业和老百姓手中的现金与相对短缺的高质量金融资产之间的矛盾。金融行业的改革目标,就是要想方设法为百姓创造高质量的金融资产。怎么创造?就是要寻找最好的投资项目,就是要紧紧抓住中国实体经济不断升级的重大机遇。
未来5-10年,对中国金融业来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是防控风险。防控风险的本质,是要把不良资产消灭、化解掉,相当于去掉金融体系的肿瘤。金融是一盘棋,只要某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马上会反映到全局。可以预测,未来几年,金融监管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