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惠敏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一直停留在形式上面,甚至在少数高校共青团组织形同虚设。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网络环境和舆论环境的复杂化,对于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加强又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强化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建立一个强大的、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青团组织已经迫在眉睫。
(一)基础工作不扎实,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开展特色不鲜明,难以体现共青团自身的特点。高校团组织一般都建立到了班一级,但是班级团组织建设并不容乐观,许多班级团组织只有班子没有活动,或者活动创新性和主动性不强,特别是在务虚和务实之间的把握不准,导致团组织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够。从外部因素看,学校对于团组织的重视不够,人员配备和经费拨付不足是主要的原因,从内部因素看,团干部自身修养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工作务实性和创新性上不够,没能把团组织的建设工作由虚转实。
(二)对于互联网在共青团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针对性不足。现代社会已然成为网络社会,然而在部分高校中共青团工作仍然停留于多年以前的重发展,轻教育,灌输式理论学习为主的阶段,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在共青团工作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导致在网络环境中难以抢占先机,没有能做好“网上共青团”的工作。
(三)对于工作对象的新的时代特点认识不足。现在的高校青年已经以00后为主了,他们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特色,其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价值观也日趋多样化,具有极强的个人意识和特性,但是伴随而来的就是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的弱化,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难以做好共青团工作。
(一)把握发展趋势,创新组织工作,将团组织的活动和工作做出特点和亮点。一方面要做好工作方向的调整,将以往的格式化活动和形式化活动调整为具有鲜明的团组织特性活动,如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以共青团的组织命名,特别是每年各学校的迎新活动,通过班级团组织从而将团组织建设逐步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团组织就在身边。另一方面要强化团组织原有的基础性活动。如共青团的志愿者活动,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又如强化团校,创新教育学习方式,放弃以往的形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强调育人和服务共进,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将团校学习和日常操行等级、入党等结合起来。对于立场坚定、政治合格的优秀学员在入团、入党上可以优先考虑,把团校办成一个青年学生向往参与的组织。
(二)将团组织的建设延伸到网络平台。在校园网上可以打造一个网上团员的家园,将共青团组织的信息公开,活动情况和与学生关注的信息及网络资源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增强对团组织工作的关注。同时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让青年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网上共青团的活动中来。如以共青团的名义组织相关的征文、征稿等相关活动,展现团员青年的风采。
(三)做实团组织具体工作,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优秀的团干队伍。只有务实才能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团组织的作用和力量。一是要加强班级团组织班子建设,将人员配置落到实处。二是确保团组织活动预算科学合理,保障团组织的活动经费。三是团委、团支部书记深入一线,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四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组织理论学习,增强政治信心,坚定信念。同时组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队伍建设上,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结合的方式,强化与其他学校和组织的交流,走出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同时组织专门的培训,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和优秀团干传授经验。
共青团是青年中的先进性组织,是优秀青年的代表,共青团的建设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尤其是高校本身就是优秀青年的聚集地。高校学生们满怀激情,活力无限,做好高校的共青团工作,将这里优秀青年不断地吸纳进团组织中,不断将育人和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团组织的建设之中,必将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共青团也必将成为党最为得力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