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娟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与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移动网络的发展取得巨大进步,手机APP也快速发展起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近期,学校将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与超星学习通引入课堂,引发了一场课堂架构的革命浪潮,使得教师的角色定位在课堂网络化的进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超星学习通是超星根据移动互联网时代而开发的APP,是一款辅助教学的学习工具。学习通是泛雅的移动端,泛雅是学习通的PC端,数据互通。因此课堂在网络环境下已经从单一空间走向了多元空间,教师的角色发生了翻转式的改变。
教师在教授《广告词写作》课程之前,可首先在泛雅平台上进行建课,让学生对广告词的概念、写作方法这两大块基础内容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开发出更具新意的教材,扩大学习资料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材开发,主要体现对现有教材的精细化和创意化开发。将知识体系的标题设计得富有时代感,如“如何击破顾客日益强硬的内心”“广告文案的正确打开方式”等。通过对实际生活资料的加工,指导学生以角色代入的方式完成对广告词概念的学习;对广告文案各个部分的讲授则需开发出精细化的内容,如标题中的“点睛”、正文中的“情味”、广告语的“脉搏”、随文中的“人味”等四块内容;另外还可尝试将《苏东坡传》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广告词教学中,如写一则关于“东坡肉”的广告词,设计一则“东坡酒”的广告词等,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用研究者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教育、教学活动的新动向、新问题。在广告词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在自媒体时代已如“明日黄花”。泛雅教学平台中包含活动、统计、资料、通知、作业、考试、PBL、讨论等板块,如何合理应用便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钻研。在广告词的写作教学中,可将活动、统计和通知放在一起,以“课前准备”的形式,统计学生对广告词的认识;资料准备可以由师生合作,有原始资料(经典广告文案、经典广告视频、学生课前习作等),也有课堂再生资料,如学生的二次作业等;作业、考试和讨论等可用于课后,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一个手段。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平常的模式,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教师的研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和个性特征。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开展个别研究或个案研究。学情的不同意味着学生课前准备层次的差异、课堂学习效果的差别和各项活动效果的不同,所以及时对不同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个性课堂和具有自身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最终,教师要成为具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教育实践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被要求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教育是人的教育,学生本身是有灵魂的人,所以教师不应该做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做学生精神的锻造者。那么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精神”在哪里?“创新”很显然是它突出的特点。
在泛雅平台和超星学习软件的辅助下,学生的创新体现了多层、多样、多变的特征。在建课过程中,平台的交互性决定了学生可以参与课程模块建设,学生对广告标语的学习进行了创新,将广告文案中的广告标题和广告语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这不仅能创新课程结构,还能创新学习模式。由此,创新的思维火花在信息化手段下不断迸发。
作为课程设计者,教师应将信息源源不断地发布到平台上,不仅如此,还要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给他们更宽广的学习空间,从而成为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助推器。
在“互联网+”与课堂融合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的职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对教师的教与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也更显综合性。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在“能”上下功夫,让课堂更有活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