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
摘要:“家庭双言”现象是现代汉语言语现状的缩影。西安是一个“家庭双言”现象明显的城市,本文通过对两个普通市民家庭语言运用情况的调查,从语言与文化、语言接触、文化发展等方面,对语言中的“双言”现象进行分析,并指出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语言接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9-0204-02
所谓语言接触是指不同的语言或方言相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不同民族之间由于社会和文化的相互接触、影响而在语言上出现的种种关系。它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结构特点和语言使用功能上的变化。语言接触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日常生活的直接接触而在语言上相互影响;二是在书面上相互影响,是两个民族分处两地,通过文化交流而产生语言影响;三是口语和书面语同时相互影响。语言接触的表现形式和结果包括:语言借用即词汇借用(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本身没有的词语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这是最常见的语言接触现象。汉语在发展过程中,融合并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和外国语言的词语,如:摩托、克隆、迷你、卡、拷贝、秀、血拼等。此外,还有双语现象或多语现象(如我国新疆许多地区,维语、汉语共同使用);双言和多言现象(如五四以前,汉语中书面语、文言文和口语、白话文同时使用,并各自用于不同的场合);双方言现象(如陕西的许多家庭都是陕西方言和普通话共同使用);以及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语言干扰、语言混合等多种语言活动或现象。
语言接触既包括不同语言的接触,也包括不同方言的接触。对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方言众多的国家来讲,语言交际的障碍,实际上就是方言交际的困难。我们以两个家庭的语言应用情况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
其一,这是个典型的南北方混合家庭,男主人是湖南长沙人,女主人是陕西渭南人。两人毕业以后均留在西安工作,两人从相识到共同生活于今已有二十年,语言从相互听不懂对方的话到不但能听懂而且还可以学说对方的方言词汇,语言接触起了很大作用。长沙方言很独特,和普通话差别较大,举例来说:
普通话 长沙话
吃饭 恰(qia)饭
睡觉 困告(gao)
老婆 堂客
小姑娘 细妹子
男孩子 细伢子
腳丫子 决 a 子
这个家庭男主人公所在的地方明显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也就是过去我们俗称的“南蛮语”。南方语言的“N”“L”不分,“Z”“C”不分已为我们大家所熟悉。而南语中的“细”很有代表性,细妹子细伢子很有一种语言的意蕴在里面,这可能与南方的山清水秀形成呼应,包括细妹子身上的小围裙、细伢子头上的包头巾以及老人家手上的水烟筒和居家的竹编床,这一切都构成了南方地域的民族特色:温馨而柔合,妩媚而多姿。
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来看,这个家庭经历了从最初相互听不懂,到最终融洽、融合的过程。讲湖南话的男主人从认识女主人开始,就有意识地讲带有浓重地方味的普通话,用不标准的普通话作为自己的交际用语,女主人仍然讲陕西话,但有意识地去了解、熟悉湖南方言中的一些方言词,几年下来,女主人不但能听懂湖南话,还能够熟练地运用湖南话中的词汇,如:细妹子、细伢子、困告等,而男主人也能听懂并能运用陕西话中的方言,如:二百五、乡党、叵(颇)烦、(mú)乱等。这个家庭最终成为双方言家庭,男主人讲带有南方味的普通话,女主人讲陕西话,他们的孩子既会讲普通话,也会讲陕西话。
其二,这是相邻地域成员组成的家庭。男主人,山西洪洞县人,女主人是陕西西安人。从地域看,山西和陕西是“秦晋之好”,无论文化还是语音,应该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事实出乎我们意料。访问开始,男主人公的一番话,就让我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男主人公说:“我用方言讲话你们可能歇不哈,洪洞话土里土着嘞!你们即马到我居哈吃米旗儿,咥一瓦(碗)干面,美里美着嘞。我局哈的佛子偏离偏着嘞,你们可以学蹓一哈。”原来,山西洪洞县人讲话是非常独特的,也是非常“土”的,其间保留了许多古音,很富有文化意味。这一段话是说:我讲方言话你们可能听不懂(歇不哈),“即马”就是“今天”的意思,到我“居哈”就是到我家里,“吃米旗儿”就是吃一种独特的带有豆子的面片,“咥”就是吃,与陕西发音相同,意思也一样。“我局哈的佛子偏离偏着嘞”,我家里的房子在很偏僻的地方,“学蹓一哈”就是逛一下。“一下”发“一哈”的音,这也与陕西方言的意义相同。
举例如下:
倒(dao)了糟(zao)了——倒了霉了
丫丫——爷爷
土祠——肚子
捉家汉——庄稼汉
鸟鸟——奶奶
磕地脑——磕头
煮调(diao)儿——饺子
辣调儿——小辣椒
茁托嘞——长大了
汉子不太妥——个子不太高
长了汉(han)子——长了个子
佛(fe)鞭炮——放鞭炮
两个家庭的成员都是经过了一定时期的语言适应才最终融洽、融合。讲南方话和讲洪洞话的男主人都是从离开家乡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用带有方言味的普通话作为自己的交际语言,他们从一踏上外乡的土地便开始了语言的融合——这恰恰印证了“语言是一种制度文化”的观点。语言接触的直接结果就是语言产生了变异。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系。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泰勒)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人都要继承前人的东西,同时,随着自己环境的改变,进一步更新、融合新的元素进来。只有这样,语言“这一纪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才能够得以发扬光大,“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戚雨村语)。
由此可见,对我们国家而言,语言交际的最大障碍实际上是方言交际的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确定语言政策,制定语言规划,同时要规范教育语言。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方言区的人才能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融入整个大社会,才能真正打破区域局限,发展自己的经济。
第一,积极营造说普通话的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力创设说话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发言欲,使他们说话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教师授课力求讲普通话,语言准确优美,起到示范作用。平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要善于把学习内容和说话练习巧妙结合起来,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第二,要精心设计说话训练。可以复述、讲故事、讨论、讲述见闻、介绍事物、发表意见等,教师可根据这些内容精心设计每一期的训练方案,同时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说话能力。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为学生树立说话的典范。要加强朗读训练,它不仅可以丰富词汇、增强语感,而且还可以逐渐养成准确流畅的说话习惯。
随着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地位的提高,汉语的使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普通话受到广泛重视,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普通话,相反,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将普通话的推广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叶裴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