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佳欣
古老的建筑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历史赋予后代的将来。
——梁思成
当城市四处充斥着大同小异的高楼大厦,当眼中所望皆为钢筋玻璃,当古迹成为招揽顾客的噱头——这一切无不警示着我们,古老的建筑正离我们远去。
我愿意轻抚古老城墙上斑驳的痕迹,而非粉饰一新的冰冷砖块;我向往于苏子笔下“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的古老村落,流连于沈从文笔下独有的湘西风情——因为它们满含历史的气息,是最真实的触感。而如今,许多古老的美好都只能存留于纸上,永远地定格在历史的回想之中。
一部《边城》成就了沈老,也把凤凰介绍给了世界。于是,一座古城成为了一座枯城,商业化让往日的古朴气息随风而去,来来往往的游客,又有几人真正懂得吊脚楼的孤独呢?
翠翠渡一世情劫,在河边用余生等着傩送的归来。而凤凰古城亦在等,等一个能真正懂它,真心爱它的意中人。
何为爱?在般若智慧中,真正的爱即为慈悲。对众生怜悯,于古迹而言更是如此。
梁林夫妇面对佛光寺惊人的发现,却选择尊重古迹,不去打扰。既然无法给予古迹应有的正确归宿,不如还它一片清净,这才是对它真正的呵护。
而欧洲各国,保护文物就是保护他们的生活品质:住宅楼前的拉丁文招牌屹立千年不倒,市中心著名的咖啡店存在了数百年。哪怕当年专供骑马官员出入的楼梯,早已不具合理性,“一步跨不完,两步又稍局促”,但没有人打算改动它,因为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最好馈赠。
保护古迹的意识早已深入每个欧洲人的灵魂,如同基因一样不可或缺。善于创造的欧洲人,甚至将这种意识展现在服装、建筑、音乐设计中,掀起一股复古浪潮。
不打扰并不意味着敬而远之——李玉刚将戏曲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让《贵妃醉酒》重现生机;《中國诗词大会》以综艺的形式,鼓励人们追求诗和远方。同样,乌镇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迎着IT发展的浪潮,向世界展示中国氤氲千年的文化底蕴。
西班牙城市学家帕莱米曾说,“中国的遗址保护工作太粗糙。巴塞罗娜的奇迹是用800年的时间,由每一个公民的努力所创造的。”也许有人会说,古建筑离我们太远。但其实,只要我们留意,就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只要伸手,似乎就能触碰;只要携手,就能创造奇迹,就能留住古老的美好。
(编辑:关晓星)
评点:陈雄
文章以优美的文笔,将建筑的昨天与今天及国人与洋人对古老文化的态度进行对比,让人体味到蕴藏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的消失,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悲哀,呼吁人们在享受现代潮流生活之余,不要忽视体味传统文化的绵长幽香。全文满含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对人们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文化传承的批评,让人反省、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