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导练

2018-11-19 03:57陈玉剑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二十四孝藤野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好!初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爆款游戏《绝地求生》招募新勇士啦!如果你想成为最后的勇士,那么请你参加以名著《朝花夕拾》为游戏情境的勇士选拔赛。如果你能连闯三关,就将通过考核。大吉大利,挑战开始:

第一关:借我一双慧眼(选对一条加1分,积满8分就会芝麻开门,闯关成功)

1.《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 )。

A.《朝花夕拾》 B.《且介亭杂文》

C.《旧事重提》 D.《伪自由谈》

2.《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 )。

A.写作过程 B.编纂过程 C.修改过程 D.构思过程

3.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A.《野草》 B.《五猖会》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4.《狗·猫·鼠》中,“我”仇视猫的原因是( )。

A.猫狗狼狈为奸 B.猫有一副媚态

C.猫吃了墨猴 D.猫成精吃人

5.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范爱农》

6.《二十四孝图》中让“我”反感的故事是( )。

A.子路负米 B.黄香扇枕 C.陆绩怀橘 D.郭巨埋儿

7.《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别一类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8.“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9.不属于藤野先生事迹的是( )。

A.纠正解剖图 B.看电影事件

C.关心解剖实习 D.赠送照片给“我”

10.“‘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孔乙己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老先生

如果你获得了8分以上,那么初初恭喜你闯关成功!一鼓作气,开始闯第二关吧!

第二关:当机立断(判断正误,答对一条加1分,积满9分就会城门大开,闯关成功)

1.《狗·猫·鼠》是由“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鲁迅嘲讽了他们散布“流言”的卑劣。( )

2.长妈妈姓“长”,她是一位智慧的长者,高而瘦,不爱说话,但对鲁迅很好。( )

3.《二十四孝图》除了抨击虚伪的孝道外,还强烈谴责了妨害白话文者。( )

4.《五猖会》记叙了迎神賽会的习俗,也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摧残。( )

5.《范爱农》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

6. 鲁迅对无常显露出赞美之情,这是因为无常的法力很大,能给人带来希望。( )

7.《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叶天士。( )

8.《琐记》最大的价值是为人们提供了“水师学堂”的风俗画。( )

9.《琐记》中有“肚子疼”绰号的是沈四太太。( )

10.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如果闯关失败了不要气馁,做一个“真的猛士”,重头再来吧。闯关成功的小伙伴跟着初初继续闯关,胜利在望啦!

第三关:我来问你来答(每答对一题加2分,积满10分即可成为“绝地求生勇士”)

1.鲁迅是反封建斗士,但在《朝花夕拾》中却随处可见他的温情,请列举一例。

2.“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3.当父亲的病越来越重时,陈莲河建议用一种丹。父亲拒绝后,他又建议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这揭示了这些所谓的“名医”怎样的实质?

4.《朝花夕拾》中多处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列举一例,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5.请仿照下面的范本写一段话。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范本简析】

作者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刻画长妈妈和“我”。写长妈妈时,鲁迅先生抓住长妈妈是一位不识字的底层劳动妇女的特点进行外貌与语言描写,其中“三哼经”简直是神来之笔!而写“我”见到念念不忘的《山海经》时的心理描写也活灵活现,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我”的震惊、狂喜、激动和感激的心情。读到此处,我们似乎也能与作者感同身受,不禁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

【仿写要求】

1.仔细观察身边的一两个人物,力争能抓住他们的外貌或性格特征。

2.仿照范本写一段话,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

经典作品可以让人流连忘返,感触良多。初初与大家分享两篇师生写的“阅读心语”。

真性情的鲁迅,真牛!

——读《朝花夕拾》有感

陈玉剑

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特别“高冷范儿”的:棱角分明的脸上是浓密的隶体“一”字胡须,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眼神凌厉,不苟言笑,让人敬而生畏!

但读了《朝花夕拾》后,我结识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他或柔情或直爽,或“鬼马”或庄重,而不变的是他的真性情。《狗·猫·鼠》中他对墨猴的渴望和对隐鼠的喜爱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气的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中深情赞美长妈妈的鲁迅让人觉得温暖;《五猖会》中看戏之前被强迫背诵《鉴略》的迅哥儿让人同情;喜欢看《无常》的鲁迅让人会心一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顽皮又纯真聪慧的迅哥儿让人怜爱;《父亲的病》中奔波于药店和父亲病榻间的孝顺的少年鲁迅让人感动;《琐记》中渴求新知识、不断追求进步的鲁迅让人赞赏;《藤野先生》中果断弃医从文、对祖国充满热爱的鲁迅令人敬佩。而他在《二十四孝图》和《范爱农》中流露出的真性情则让我最难忘!

从没想到文采斐然的鲁迅先生会这样说:“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后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样心直口快的鲁迅你见过吗?为了表达对妨害白话者的痛恨,他在文中反复说:“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没有任何修饰,直接表达自己的憎恨。这样的真性情,我喜欢!

当他发现范爱农好像很无情并处处针对自己时,鲁迅先生愤怒地说:“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这样气急败坏的鲁迅是不是让我们觉得很亲切?

这样真性情的鲁迅先生很接地气,真牛!

孤独而温暖的迅哥儿

——《朝花夕拾》读后感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九(14)班 肖 瑶

初次看到《朝花夕拾》的时候,最先感觉到的便是温情,或者说是一种温暖,是那种黄昏下只一人独影阑珊,却分明感觉到无边的暮色映在身上的有些孤独的温暖。温暖到我一时不敢相信,这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同一个人。

鲁迅,文学巨匠,弃医从文,笔作枪,文作盾,始终与反动势力斗争,就连在《朝花夕拾》这样的回忆性散文里,依旧是对伪君子充满了鄙夷与不屑!可这样强大而无畏的鲁迅先生,童年却略显孤独,尽管这位大家庭中的少爷,身边永远围满了人:佣人、邻居、伙伴。然而经常被他提及的不是母亲或者父亲,而是毫不起眼的保姆长妈妈。多年后回忆往事时,鲁迅先生把自己从孤独中体验到的温暖都倾注在她的身上。

长妈妈的名字可笑到有些可怜。长妈妈自己似乎是不觉得,有些喜欢切切察察,有些迷信,却仍将日子过得满足。甚至于她会有能力帮鲁迅买《山海经》,这是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深到可以“脑补”出画面:矮胖的女工从灰扑扑的布包中翻出一本有些褶皱的书,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高兴。尽管她并不清楚这是个“三哼经”或是“四哼经”。不可否认,即使长妈妈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粗鲁迷信,踩死了隐鼠,但她的心中仍有一片光明,并将光明毫无保留地照进幼年孤独的鲁迅心里,让他长大后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打破混沌,唤醒沉睡的灵魂,将光明带给更多的人。

每每幻想写这本书时的先生,内心都会涌现出一阵感动。清瘦的身影落在藤椅上,岁月使他的背有些佝偻,胡须也显得灰白干燥,膝上摊着笔和纸。他朝远方看去,黄昏的光芒卷着云层翻涌远去,普照大地,从来都坚毅的眼眸流露出深情和温暖,夕阳下的影子依旧孤独。

那一刻,他是长妈妈口中的迅哥儿。

同学们,不仅我们喜欢《朝花夕拾》,中考的命题老师们也对它情有独钟哦。现在就请小伙伴们欣赏命题老师眼中《朝花夕拾》的模样吧。

【2018·衡阳】

名著阅读。(4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答案】(1)朝花夕拾,阿長(长妈妈);(2)B

【解析】衡阳市的这道名著阅读题难度系数不大。第一小题考查的是语段出处和对作品中人物的识别;第二小题则提醒我们在阅读名著时,要培养概括作品内容和深入把握作品主题的能力。

【2017·天津】

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4分)

【答案】鲁迅矿路学堂毕业后选择去日本求学,是因为他在矿路学堂学习时对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又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决定弃医从文,因为在那里他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看到中国百姓的麻木,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的迫切。

【解析】天津这道中考题涉及名著阅读两方面能力的考查:一是识记能力,即考查对《朝花夕拾》内容的熟悉程度;二是考查阐释能力,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不仅要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也要多多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心路历程。

【2015·南京】

你为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片段,请按要求填空。(5分)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②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 ④ 和 ⑤ ,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2个,3分)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2分)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AF;②IJ;③DE;④深沉的情感;⑤理性的批判

【解析】同学们,做这道题可要慎重!这道名著题看似简单,实际上不仅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熟悉程度,还要了解作者写作《朝花夕拾》时内心复杂的情感和态度。鲁迅先生的灵魂既柔软又坚硬,我们阅读他的作品时既要能感受到先生的脉脉温情,也要体会到他对人性的理性批判。

1.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1)语段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琐记》中的“她”__________________(评价)。

(2)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狗·猫·鼠》中狗与猫结仇其实是来自一场误会,结怨也结得没意思。

B.《二十四孝图》中除了抨击虚伪的孝道外,还抨击了那些妨害白话文者。

C.《父亲的病》既讽刺庸医,又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D.鲁迅的杂文往往流露出他的温情,而他的回忆散文则极其锋利,表现出勇于斗争的精神。

2.《无常》和《琐记》中好像都有迷信活动,比如“送无常”和“放焰口”。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作者对这两种活动的态度如何。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

选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头陀”“胖大和尚”分别指的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除狗、貓、鼠外,《朝花夕拾》中还提到了不少小动物。请列举两个,并说说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命题人:仇粒杰)

命题理念:通过这些细节,看看同学们对作品的熟悉程度和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程度。

2.回忆课文,完成下面表格。

(命题人:周烨然)

命题理念:我们阅读名著不只是了解内容,也应该读中有思,有自己的感悟。设计这道题,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开动脑筋,真正走进作品。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藤野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墙头上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 拾葚异器
武艺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 卖身葬父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