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宝
经过10多年的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在2018年按下“快进键”。梳理发现,区域内不同类型合作平台的构建,成为一体化的深层推动力。
跨省市合作,首先是体制机制平台的创新。2018年1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设立,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第一个跨行政区划的官方常设机构。来自沪苏浙皖四地的工作人员到岗之后,不再分地域,而是按照交通、科创、环保、金融、环境、信用等重点领域,柔性组合,行政区划的隔阂被淡化,工作中思考问题、研究战略,跳出了一省一市的框架,“长三角人”真正拥有了“长三角视野”。这是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升级版”的鲜活样本。实际上,体制合作平台的开篇之作,是皖浙两省的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试点,这个跨区域合作以成效显著而闻名全国。
第二类是战略平台。最知名的是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苏南、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2018年,G60,一条由国家干线高速公路串联的科技创新走廊,两年时间实现三级跳,扩展到9市。这让人看到了市场对一体化的需求,也看到了地方政府推动协同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与此同时,长三角内部的跨省市创新合作正在悄然展开,上海嘉定和江苏昆山、太仓签订协议,联合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它们将重塑长三角城市格局。
第三类是技术平台,这是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协议中的亮点。在签约现场,多次出现前沿科技公司的身影。譬如,依托科大讯飞,推进“人工智能+法院”深度合作;依托腾讯,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徐工、合力等首批5家公司签署工业互联网平台集群联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再有依托蚂蚁金服,实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乘客轨道交通扫码便捷通行。不远的将来,将会有一张“长三角一卡通”出现在市民手中。
一体化需要市场和政府共同发力,因此政策平台很重要。这类平台首先从共同话语最多的民生领域启动,四省市联手开展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两年前,共同组建的“长三角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成员医院从最初的77家发展到112家的“朋友圈”。再有“信用长三角”行动方案,在长三角范围内构建起“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工作格局。
高质量的一体化,金融是关键要素,第五类就是金融平台。在6月1日签署的11个合作项目中,组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被放在首位;另外,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由上海国际集团牵头发起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首期100亿元。未来,或许还将组建全新的“长三角银行”。
区域合作的经验雄辩地证明,只有先搭好舞台,才能谱写出互惠互赢的“协奏曲”。当这一系列平台密集呈現、相互叠加时,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多形式、宽领域、深层次的实质性深化提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