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助力中国绿色转型

2018-11-19 00:00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32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绿色发展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对于中国而言,它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转变发展方式问题。对外部而言,表明立场,展示举国低碳努力,也是寻求理解与共识之所必需。

为此,8月18日,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繁华的王府井步行街开展了为期半月的“低碳发展.低碳生活”影像展,在开幕式同时举办了“2010中国低碳发展论坛”。

活动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务院新闻办、北京市政府的联合指导,由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北京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以及协办企业代表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共同为影像展开幕式剪彩。

会后,领导、嘉宾与驻华外交使节共同前往王府井步行街参观影像展。定格“低碳发展﹒低碳生活”的瞬间,打开低碳中国绿色画卷,本次影像展集合了180幅精彩图片,展示出一个东方大国迈向绿色文明的智慧和胸怀,其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获得了中外嘉宾高度评价。

解振华:提高公共意识推动低碳发展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中国来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资源环境压力也不断增大,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排放空间受限的大背景下,我们已不可能沿袭发达国家走过的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通过低碳绿色途径,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本着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高度负责任的精神,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行动。

截至2009年底,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累计下降15.61%,今年将力争实现降低20%左右的目标,如果实现这个目标,相当于节约6亿吨标准煤,减排15亿吨二氧化碳。去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前,党中央国务院又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的目标任务,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从我做起,全民行动,是我们在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工作中一贯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将于今年10月在天津承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議定书》两工作组谈判会议。这是中国为年底召开的墨西哥坎昆会议取得成果作出的积极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我们要做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行动。

黄丹华:低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央企成效显著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推动发展低碳经济,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过去依靠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这预示着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低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引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的风向标。

国务院国资委十分重视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重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及时颁布了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成效。

与2005年相比,2009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6.8%,化学需氧量减少33%,中央企业已经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的减排目标,绝大部分企业基本完成节能目标。

当然,在低碳发展、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中央企业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相信在未来的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领域,中央企业会有更大的作为。

发展低碳经济、践行低碳生活,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低碳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细微的节能小事做起,也需要社会各界和每个公民都努力地当好低碳理念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王国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原则 积极推进理念传播

当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保持生态环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把应对气候变化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低碳理念的教育与传播,国家强调,要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在政府的倡导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显著提高,低碳发展、低碳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

在低碳领域的传播中,新闻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低碳发展﹒低碳生活”公益影像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我相信,这次展览将成为一次成功传播低碳理念的实践活动。

吉林:建设绿色北京 打造世界城市

北京市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中央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加大重点工程投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健全保障体系,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积极探索城市低碳发展道路,基本形成了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绿色北京”发展道路。

当前,北京已进入全面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阶段,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更加迫切地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持续提升首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文明、宜居、和谐的首善之区。

北京市将继续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产业发展向高端、高效、高辐射、集约化方向转变,加快发展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信息网络、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北京市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让首都更加宜居。

刘北宪:清醒的认识 积极地行动

低碳,绝不只是一件光鲜时尚的外衣,还有沉甸甸的教训与责任。

作为国家通讯社,今年以来,我们报道了太多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从年初西南大旱到眼下东北洪水、甘肃泥石流,再到莫斯科的高温山火,本来潮湿的地区变得干旱,原来少雨的地区洪水泛滥。被称为“低碳元年”的2010却也恰是世界的气候灾害之年。我们主办这次关于低碳发展、低碳生活的影像展和论坛,正是因为看到这一命题对于世界、对于中国的重要和紧迫。

事实上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或者去面对一个“灾变时代”,或者去开创一个“低碳时代”。而且选择与行动已是刻不容缓。

最能深刻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其实是思想观念的力量,低碳革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民意支持。建设低碳社会,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看到,在这场低碳绿色革命中,媒体正成为时代潮流的推动者,公众行为的引导者。

媒体正是“低碳、绿色”新观念的集散地和传播者,虽然不是科研机构,却可以传递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虽然不是决策机构,却可以提供决策参考和决策建议;虽然不是生产主体,却可以进行舆论监督和行为引导。

我想,在这场深刻影响人类未来的变革中,能成为低碳先锋的媒体将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也是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现在,我们已经义无反顾地迈步踏上了绿色变革的征程。将意识化为行动需要一个清醒的理由和足够的动力。眼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清醒的认识,积极地行动。

王文军:打造绿色供应链 建设可持续发展未来

近年来,借助于国家宏观经济和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中钢大力实施“专业化、国际化、实业化、信息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服务的能力,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商贸型企业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战略转型,并成功躋身世界500强行列。

转变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钢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服务商,致力于打造绿色钢铁供应链,在低碳经济发展上大有作为。近年来,中钢认真履行企业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紧紧把握产业调整和科技创新的大趋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同时,中钢依托自身科技创新方面的较强优势,发掘企业节能降耗潜力,优化工艺流程,通过为采矿、冶炼、贸易、物流等钢铁服务领域提供绿色服务促进钢铁企业环保水平的提升。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挑战,更是机遇。中钢将继续秉持低碳发展理念,放眼世界,立足长远,以打造绿色钢铁供应链为己任,将“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生产服务过程中,为推动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郝贵:履行低碳责任 实现绿色再造

神华集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综合性能源企业之一。

在发展过程中,神华集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循环经济产业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的“五型企业”建设,构建了以节能减排产业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考核奖惩体系等为主要指标的体系化管理,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

截至2009年底,神华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较2005年下降了20.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36.6%和33%,提前完成国家提出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任务。

公司的清洁能源产业取得了新的大发展,2009年,集团公司与北京市合作,组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目前神华包头煤直接液化项目已经投料进行试生产。神华集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工艺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已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

集团公司对固有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节水和环保发电产业,在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依靠技术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履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绿色再造,是神华集团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绿色发展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教师发展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