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的中堂意为广纳四海之财、笑迎三江之客
漫步在蜿转曲折的青石小巷,仿佛走进了漫长悠远的时空隧道,穿越到洪江古商城过往的繁华之中。
洪江古商城虽屡经狼烟战火,却仍完好地保存着鼎盛时期遗留下来的报社、钱庄、学堂、戏台、青楼、烟馆、店铺、作坊、庙宇等古建筑。街巷两旁的临街商号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风貌和格局。整座古城宛如一幅活灵活现的《清明上河图》。
福全堂药行是洪江的一家百年老字号店铺,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经营南北药材批发生意,也常有医师坐诊看病,在当地颇有名气。这是一座典型的商居合一式窨子屋,为两进两层布局。前院一楼为经商交易的场所,设有柜台、药橱,并供奉着药王孙思邈像;二楼用于居住。后院一楼用于制作成药,二楼用于屯集货物。药行里的老中医手拄拐杖,胡须花白,高高的颧骨上戴着一副老花镜,堆满皱纹的脸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
烟客的实木雕花座椅
繁华的土壤最容易滋生腐朽。晚清时期,为筹集军饷,朝廷大开烟禁。洪江因水运交通的便利,逐步成为内陆主要的鸦片集散交易市场。当时,洪江烟馆内,“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杆枪”。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的福兴昌烟馆是洪江的一家高档烟馆,专供豪商巨富消遣。烟馆布置得十分富丽堂皇,有雕花的红木烟榻、桌椅供烟客休息,并备有点心、茶果等。
商贾往来,必然少不了镖局。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位于古城龙船冲的忠义镖局应运而生,成为商家的“保安队”。镖局前院的墙壁上刻有“忠、孝、礼、义”四字和《十八罗汉练功图》。院子里置有放刀剑的架子、沙包和练功用的石锁,证明这里曾经是镖师练功习武之地。院子里还留有后院,为镖师起居和洽谈生意之所,内供奉关武大帝。当年,一纸合同,一坛陈酒,豪气冲天的镖师们便慷慨上路,自此演绎出一段段传奇故事。
古城深巷
洪江报馆
福全堂药行
天均戏院
作为当时经济中心的洪江,自然少不了钱庄、当铺。走在古城街上,百年前店小二招揽客人的声音、来往客人嘈杂的问询声仿佛依然在耳边回绕。盛丰钱庄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为单进三开,建有圆拱大门,厅宇宽敞,气派非凡,内设柜房、信房、账房等营业场所。钱庄的一楼是普通客户存款、贷款的地方,二楼则专门用来招待贵宾和大客户。钱庄内还设有一座地下金库。金库的墙壁厚达1米,坚固无比。钱庄的对面还有一家山西人开的票号,在它的门楣上挂有“天下汇通”的招牌。
绍兴班是一家高档青楼,建于清咸丰末年。据说当时洪江城内青楼林立,单是在政府“挂了号”的就多达50多家。像这类“正规”的妓院叫作“堂班”,都是需要上交花税的。绍兴班就是当时的“堂班”之一。绍兴班位于一座两进三层的窨子屋内。每间房都有小门和下楼的出口,非常注重私密性。历史终归于历史,往日艳丽奢华的青楼已人去楼空,空余烟花旧事,任凭世人传说。
厘金局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在青石板巷的拐角处有一所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清代湖南境内最早的税收机关厘金局。厘金,亦称“厘捐”,是晚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筹措给养而对通过国内水陆交通要道的货物征收的一种捐税。厘金局悬挂的对联“天子何忍伤民财,因小丑猖狂,扰兹守土;地丁不足济军饷,愿大家慷慨,输此厘金”,是当时湘军将领胡林翼写的。这副对联描写的就是当时呼吁人们交纳厘金以作军饷的情形。当年,洪江厘金局仅征集的烟土厘金一项就高达40万两白银。
城内的汛把总署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是我国清代绿营军的基层武装组织。绿营编制原则为“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设官兵镇戍”,足见洪江此地的重要性。
天均戏院、徐复隆商行、常德会馆、陈荣信商行、庆元丰货栈、高家大院、木材行、洪江报馆……皆印证着洪江古商城是当时商业重镇的历史事实。遥想过去,只要入夜,沅河中画船箫鼓彻夜不停,高墙深巷内灯笼高悬,酒楼、茶馆、烟馆、客栈里人来人往。灯红酒绿、脂粉烟枪、戏曲小调……这样的小城曾是何等繁华!
高档青楼绍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