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说,自己31岁了,仍然很自卑,一直都想和自卑说再见。
李强在家排行老三,幼年家贫,虽然以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中学,但总有人问她:“你考上了,你能上得起吗?”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她选择了读两年制的大专。因为心里有自卑情结,她不愿意跟其他人交往。生孩子之后,她更变成了全职妈妈。
“如果你的生活拥有了全然的自信,会有什么不同?”我开始提问。
李强说:“我会有更多的朋友,更体面、更稳定的工作。”
我很好奇,12岁的李强是如何能在贫困的状态下紧紧抓住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在可能没有希望上学的状态下,考到了全区第一名。
“很简单,全心全意地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写作业,就考了全区第一。不仅改变了老师对我的态度,我的老师也因此得到了学校的表扬和奖励。”李强边说边感慨,“这样的经历会让老师更加用心地教课,投入更多情感,说不定有的同学会因为老师的态度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天啊!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我居然还会对老师的命运和后来学生的命运产生影响。”
我很欣慰李强能有这样的感悟,追问:“12岁的李强通过自己努力考了区第一,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老师和后来同学的命运。现在,再让你看看12岁的自己,会怎样评价?”
“她可真不简单,而且相当有影响力。”她回答道。
“相对的,你有31年与自卑作斗争的经验,在你看来,自卑给你带来了什么?”
“改变命运的愿望、勇气和能力。”李强坚定地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挺不简单,既能把家庭照顾好,也自学了炒股、善于理财,愿意尝试新事物。但是,我还缺少经验。”
“你认为如何能从现有的状态到达你想要的状态?”
“可能需要付出行动了。”
“试想一年以后,你有了稳定的事业,工作很忙碌,那时候,你内心会有什么感觉?自卑离你远了还是近了?”
“远了。但是我想消灭它。”
我向李强讲述了自己对自卑的理解:“我不是橡皮,你的生命故事也不是铅笔写的字。自卑很宝贵,它带给你改变的愿望、勇气和能力。自卑会远离你,但不会消失,它会藏在一个角落里,随时听你召唤。你觉得它像什么?”
“它就像打气筒,藏在门背后,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打气。”
“你愿意把这个打气筒扔掉吗?”
“不,我不想。”
【案例亮点】叙事护理中有这样一个概念——贡献的双向性。李强曾经考了区第一,不仅让老师改变了对她的态度,还给老师甚至是后来的学生带来了好的影响。通过叙事过程,让她看到了自己对老师和未来同学的一种贡献,让她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不一样的认同,也让她对自己的认同进行了重塑。重新认识自卑,并发现自卑带来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