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利华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的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现实中的计算机教学仍然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终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所以计算机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在信息技术的理论教学中,很少去机房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缺少上机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很多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获得高分,其实际操作水平如何却无从而知。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课堂非常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使得学习效率低下。为此,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问题,及时纠正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课程的基础设施却并不完善,很多学校只有几台电脑,学生在这种条件下缺少上机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影响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数量很少,甚至没有专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代替的,只能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计算机信息教学的改革。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微课的方法,将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录制成短视频,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掌握计算机知识。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探讨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改进计算机的教学模式,分小组开展教学活动。在实行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要进行监督,防止学生玩闹,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过于重视学生获得分数的高低和理论知识具备的多少,忽略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会影响学生整体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会导致其他问题不断地涌现。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予以改善,应该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并且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上明确考核指标,促使计算机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得到良好发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针对考试所需的或者是基础教学所规定的知识来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些更广泛、更实用、更专业的知识,来完善已有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基础。推动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每一阶段的教学都有法可依,每一个阶段的教学都按照一定的步骤来完成。另外,师资力量的建设也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进展。因此,学校必须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培训和集体备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让他们提出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并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要针对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革新教学观念,加大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不断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