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花重金捐官,为何决意选择去偏远的贵州

2018-11-19 13:51
决策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胡林翼陶澍做官

捐官是古时士民向国家捐资纳粟以取得官职的做法。史书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到西汉形成制度,此后唐宋元明都有捐纳,到了清朝此风更盛。按说,捐官就要捐肥缺,但是,清朝末年却出现了一个“奇葩”。

1846年的一天,吏部来了一个叫胡林翼的人,一下子拿出上万两银子要捐官。主事见来了个有钱的主儿,可以捐个知府,便查了一下他的履历:胡林翼,湖南益阳人,字贶生,号润芝,进士出身,做过翰林院编修,江南乡试副主考,受过处分。其父胡达源官至实录馆提调,四品大员,5年前去世,此次正是胡林翼守孝回京,正候缺补官。

再一考究,又发现其岳父是两江总督陶澍。一提到陶大人,那些办事者就交头接耳起来。原来这个人就是那个有名的“纨绔少年”啊,南京秦淮河两岸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可没少体验,有意思的是,他岳父陶大人不但不禁止,还要钱给钱。陶夫人很生气,埋怨误了女儿终身,陶澍回答说:“此子是瑚琏之器,将来必成大事,年少纵情,不足深责。他现在不玩,国家用材之时,他就没有时间玩了。”

传说中的主儿就在眼前,不免让主事者多看了几眼,便告诉他,按惯例,捐官可以自主择地。

胡林翼圈定了贵州。

主事者以为听错了,瞪大了眼睛:贵州是有名的欠发达地区啊,你这不是傻吗?

胡林翼很坚定地点点头,心想,我本科举正途出身,只是时运不济,至今还只能做个七品京官,此次捐官本就十分无奈,正人不为。捐官之法,造成了制度败坏与吏治贪敝,成为大清政治上的大弊,而我还主动参与。蒙羞不已,宁愿选择边远之地,以区别于那些输金为吏者。

主事见他真傻,也就听其所择。

他的朋友知道了,也十分不解,捐官的这笔钱本来还是其父辈好友和同学好友一起凑出来的,怎么选择人家不愿去的地方做官?他解释道:正因为我的钱都是大家资助来的,我第一次做地方官,贫瘠之地或许可以保持清白之风,不辜负良友的深情厚谊啊。

于是,胡林翼到贵州报到。

谁都不知道,就在丁忧守孝的几年间,胡林翼已经幡然醒悟,“池圃足高卧,图书供古欢”,自此洗心革面、独善其身。

第一站是贵州安顺,这个地方盗贼太多,身为知府,胡林翼立志安定一方。上任伊始,胡林翼即带头捐俸,倡导官绅百姓集资兴工筑渠,解决旱季供水难题,百姓大悦。他认为“今天下之乱不在盗贼,而在人心”,因此“用兵不如用民”。“用兵”只能治标,收一时之功,“用民”才是治本,享长久安定。于是他经常芒鞋短衣,深入群众摸民情探匪情,带领官兵与盗匪作战数百次,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又倡立义学,旌表节孝,移风易俗;办案透明公开,杜绝贪渎官吏上下其手,“门无私谒,案无宿牍”。

第二年,调镇远;次年升道员,署思南府;又次年调黎平府;43岁授贵东道。在贵州7年,胡林翼刻苦磨砺,修炼心性,励志政事,锻炼出一身带兵的本事,大家说他会做人、会做官、会带兵,口碑传至北京。

咸丰四年(1854年)年初,湖北告急,湖广总督吴文镕奏调胡林翼驰援湖北。胡林翼立即率不足七百贵州兵千里驰鄂,从此又开始了人生的另一篇章。

不久他即担任湖北巡抚,不仅将“天下第一破烂鄂”治理成“天下第一富强省”,而且和曾国藩实心相处,英雄援手,成为中兴名臣。

在湖北,他留下了几句话。第一句是:“官是苦海,不努力不能保全地方,过努力则一身一心之苦累,不可言状。”第二句是:“吾等做官如仆之看家,若视主人之家如秦越之处,则不忠之大焉。”这里的“家”指的就是国家和人民。为国家和人民,就是苦海也得照闯。胡林翼最后吐血而死,实践了他的“赤心以忧国家、小心以事友生、苦心以护诸将”的为官信条。曾国藩称他“忧国之诚,进德之猛,好贤之笃,驭将之厚,吏治之精,无善不备,无日不新,同时辈流,固无其匹,即求之古人中,亦不可多得”。

猜你喜欢
胡林翼陶澍做官
一身正气,万口仁声的胡林翼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做官就是为了
胡林翼之母:教会儿子处理同僚关系
渟涵无际 瑰辩洪音——评陈蒲清《陶澍传》
读陈蒲清《陶澍传》——兼谈陶澍传记研究及其发展与展望
陶澍的为官之德及其评价
要夹着尾巴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