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雨
古往今来编史修志,都是一个“清苦、辛苦、艰苦”的差事。从“知识面应广”,资料寻找要“海里捞针”,辛勤编写“笔耕如牛”的表述中,便可知其职业之苦。23年,王艳始终辛勤耕耘在地方志工作的第一线,成为既能投身编纂,又能指导编纂的行家里手。
王艳属牛。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着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开荒牛精神。1996年,她刚走出校门,就一脚踏上了修志之路,这一干就是23年。23年中,她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担当负责、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积极投入到全区地方志工作任务中。
《大兴安岭年鉴》1997年创刊,作为创刊的参与人之一,在没经验可寻、没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从一名普通的编辑,成长为既能宏观调控,又能微观指导,还能投身编纂的行家里手。作为《大兴安岭年鉴》执行总纂(每年承担100余万字的编纂量)从栏目的设计调整、人员分工、业务指导、稿件征集、条目选题、资料提取、总纂定稿等全程跟踪指导。地方志办公室在职人员及聘用的特约编辑更换了多次,她都主动做好传帮带,并承担起与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为同志们在编写技术、搜集资料、撰写稿件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第二轮修志启动以来,她全程参与全区地、县两级地方志书编纂、审阅、编务工作。为三县四区五个林业局及行业(部门)志的启动进行培训,全程组织、参与稿件的评审,并提出可操作性强的修改意见。在第二轮修志全面铺开,工作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基层修志人员存在更迭频繁,返聘人员多,兼职人员多的问题。要想组织好第二轮修志,保证志书质量,抓好基层修志队伍,提高修志人员素质是关键。因此,她坚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积极为两级编写人员在编写技术、搜集资料、撰写稿件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经常与县区局及相关部门沟通,指导并研究编修工作,准确地掌握了全区的修志工作动态,协调并指导全区修志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就如何编写志书的有关问题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等形式的辅导,在志书篇目的设计及志稿编写上提供指导。
她积极投入到大兴安岭地情网(馆)建设中。在开展地情文字资料征集、分类工作中,针对资料缺失情况,及时下发《关于提供大兴安岭地情馆所需资料的通知》,亲自查找、筛选图片资料,并组织人员下载、分类。在开展地情网(馆)栏目策划中,她在学习、借鉴及结合我区实际的基础上,通过与领导的反复商榷,从地情网(馆)的定位、突出的特色、受众的人群、所达的目标、后期的操作等方面进行策划。在地方志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实现科学决策,体现“存史、资政、育人 ”作用服务社会公众等需要上,设置400余个版块,内容丰富详实、社会效益及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开展馆存内容的编写、录入工作期间,她加班加点梳理资料,一人完成了地情馆所有栏目内容的编辑工作,并利用半个月的时间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千万字的文字、千余幅图片的录入工作。开馆前她对一体机逐个栏目进行刷新,并撰写开幕词,担任开馆主持人、地情馆解说员。2016年7月28日,不负众望,地情馆顺利开馆,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开通、当年见效”的目标。地情馆运行以来,访问者20余万人次。实现与中国地情网、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政府网、中国龙志网·黑龙江省情信息网和本办网络红页有效链接,成为一个全面介绍大兴安岭厚重历史文化的地情网站,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兴安和走近兴安的地情信息大平台。
王艳属牛。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着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她坚持恪尽职守、勤恳工作、任劳任怨、积极主动的一贯作风,承担着大量的具体工作。作为副职尽心尽力协助领导做好所分管的工作,与分管科室的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黑龙江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全国地方志事业规划纲要(2015-2020年)》《黑龙江省地方志事业规划纲要(2016-2020年)》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精神,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工协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的原则,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志书与年鉴、服务与指导、党务与业务、政务与业务的有效衔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积极推进地区志书、县级志书及行业志的编纂、审查验收。全年她几乎都是在写稿、审稿、改稿中度过的。仅2017年就撰写总结、报告、汇报、讲话等文件10余万字,审阅志稿450余万字,修改各类总结、方案、信息、大事记、制度等38万余字。在全省地方志系统第二届论文评奖活动中,撰写的论文获一等奖。
她积极投入到《大兴安岭地区志》(先秦~2005)的编纂工作中。承担全志500余万字的审阅工作。2017年年初以来对新近完成的10篇120余万字初稿陆续进行了审阅、修改、完善,特别是在休假期间,休假不休工,完成志稿的审阅。工作对历史遗留的30篇初稿进行了重新梳理,对专家陆续返回的评审意见,对照志稿进行梳理、分类,并针对问题随时与专家进行沟通。特别是2017年11月中旬至今,她带领分管科室一班人负重前行,除完成日常的党务、政务、事务性工作外,加班加点,集中审阅、修改、校核(至少3次)志稿近1500余万字。她组织完成《大兴安岭地区志》1000余个英文目录的翻译及审核工作;完成凡例的编写;完成1996至2007年大兴安岭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的编辑;收集、筛选彩色版面图照万余张,完成上、中、下3卷彩版编辑、设计、排版工作。
作为省地方志书终审专家,她积极投入到《黑龙江省志·政府志》《黑龙江省志·大事记》等志书的相关工作中。她是大兴安岭地区第一个代表本区参与全省志书评审的专家,几年来,先后参与了《哈尔滨市志》《牡丹江市志》《黑龙江省志·党校志》等志书的评审工作。尤其是在《黑龙江省志·林业志》编纂工作中,自2017年以来,她参加省林业志编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在哈尔滨集中汇稿,参加省林业志评议会、终审会4次。一人完成省林业厅、省森工总局、大兴安岭地区三家志稿90余万字的审阅,补充资料1.6万余字,指导办内人员收集补充资料约6万字。完成省林业志90余万字三家编写人员在哈的集中汇稿工作,完成90余万字初稿征求意见及资料补充、内容修改、审核等工作。完成大兴安岭地区地方志办公室承写的两篇20余万字内容的文字补充修改、审核、数据校核。要求按时限要求利用半个月时间按照省地方志办公室评议意见要求,完成评议稿修改、补充和完善。对总纂提出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修正、补充,并通过二审。按省终审意见对省林业志所需大兴安岭林管局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全面完成资料补充、内容修改等工作,目前,《黑龙江省志·林业志》即将进入印刷阶段。
她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处处维护班子团结和集体利益,与办内干部职工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不唯名、不唯利,各项工作创先争优,对于提升地方志的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推动大兴安岭地区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全区地方志系统任务重、专职少、兼职多、新手多的实际,作为副职,在班长指明工作方向,提出工作思路后,她积极组织开展工作。执笔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工作的通知》(以行署名义下发)、《关于加快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地方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大兴安岭地区地方志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等规范性文件。在全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对地方志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工作中,执笔撰写专文、地方志工作综述等3篇文章,均在《大兴安岭日报》刊发。在“建区50周年建党93周年庆祝宣传”活动中,她通过查阅全区各地志书、年鉴等地情书,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稿件5万余字,与同志们一道编纂出版了《兴安概览》。参与组织编纂《地方志读本》,她设计栏目、查找收集资料、确定选题,编辑组稿23万余字,刊登指导性文件178个。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王艳同志在“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的修志路上依然尽己所能,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