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红军
在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当中,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生而言,古诗学习比较单调,不像其他课文那样带有故事情节,教学方法上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学生很难对古诗产生兴趣。而情境教学法能够带领学生融入到古诗的环境和氛围当中,真切地感受到古人作诗的画面,体会到古诗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古诗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把古诗内容所讲述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乐趣和意味,更好地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提高学生古诗学习和理解的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当中,需要结合古诗诗句的主要内容及词句来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来准确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可以通过抓诗句的关键性词语和关键字来让学生体会诗句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兴趣,创建优质的课堂。
例如在讲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首先,可带领学生朗读诗句,并对其中重点字和词做好标记,如几个地名: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然后,引导学生对情感词进行记录,如“涕泪”“喜欲狂”等,来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其次,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这首诗的画面,体现作者在听到收复河南河北的胜利消息之后所产生的喜悦情感。把学生带入到意境当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兴奋之情,调动学生古诗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当中,情境的创设需要多方面因素,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来设计。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来丰富课本内容,加强古诗情境的展现,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述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访隐者不遇》一诗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观赏本首诗所体现的意境和画面,在多媒体显示的画面当中,一个童子和问询的人在讲话,并指着远处回答和眺望。这样的画面重点体现了这首诗所要讲述的内容。其次,让学生打开书本,跟老师一起朗读《访隐者不遇》一诗,并跟随多媒体画面,一步一步来进行讲解并提问。通过创设情境,体会古诗意境,来提高学生感受意境的能力,做好古诗教学工作。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当中,大多数的场景都来源于生活,所以为了提升课堂效率,可以利用生活实际来进行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感受到古诗的内涵和魅力之后,更好地融入到古诗的意境当中,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述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所见》一课时,教师首先来问学生:“有谁知道蝉是什么?”学生大声地回答:“知了”。接着教师又可以问:“夏天的时候你们捕过蝉吗?”学生纷纷回答:“捕过”。最后教师便回归课本说:“那就翻开我们的书,让我们来看看牧童捕蝉吧。”以此来引出《所见》一课,带领学生们朗读,并分析句子,让学生们开发想象力,来想象一下,这个骑着黄牛的牧童,在看见蝉之后开始闭紧嘴巴,最后的结果怎样了,是捕到蝉了还是没有捕到呢?以此来把学生们带入意境当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古诗《所见》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也应当重视古诗教学这一大内容,运用良好的情景教学法,来提高古诗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