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时荣 王 玮 何 利
2017年12月,陕西省白河县50岁的熊富兴,在玻利维亚的建筑工地上被重物砸成重伤,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家人请求转运回国进行后续治疗。经过患者家属恳请,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决定派神经外科医生鲁军体远赴玻利维亚免费护送病人回国治疗。
2018年1月13日中午,鲁军体单枪匹马从十堰出发,途径武汉、上海、荷兰阿姆斯特丹、厄瓜多尔基多、秘鲁利马等地。1月16日下午顺利到达玻利维亚的圣克鲁斯,在当地医院大力配合下顺利将患者护送回国。此次救援行动,横跨三大洲,辗转5个国家,往返行程5万公里,创造了世界奇迹。
本次新闻事件报道后,引起国内外百余家媒体的跟踪聚焦。一时间“中国医生跨国救援”成为各媒体关注的热点。许多网友在新闻后留言:流着泪水阅读数遍……
时效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我们在策划这次活动时,从整体入手,预先布局,注重细节,与救援医生保持24小时联络互动,从出发到归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救援时间轴,使第一现场的最真实动态持续得到展示。
新闻发生前提前介入。鲁军体从十堰出发后的路途中,缺乏内容,在刚刚到达之后返程还未开始,没有新闻事实,前期主要是第一时间和鲁军体保持联系,为首篇新闻报道搜集第一手资料。同时叮嘱鲁军体医生在照护患者之余,尽力采集一些反映细节的录音和视频,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
新闻发生时随机报道。返程开始我们即开启正式报道,重在报道路途上的各种已知或未知情况,关注患者一路上的病情以及鲁军体的照护细节,凸显返程的艰难和外国友人及华人同胞的支持。
追踪现场时设计预案。在追踪人物动态时,我们就设计出报导的预案:患者到达国内后,如果病情稳定直接转入太和,即启动直播。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则可能转入上海等地医院,后续报道则会中断。那么,成功回国的报道就要在此时快速通过媒体发出来。跨国救援即到此收官。
此次新闻报道不是为了突出太和医院以及医生的技术实力,而是站在医院社会职能和医生的职业价值上,站在弘扬社会正气,关爱同胞上做文章,突出“再远必救,再难必援”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开始当地媒体《十堰晚报》就率先发声,将这一重大新闻事实向外界披露,并运用新媒体进行全程再现。随即,《楚天都市报》启动系列报道,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相继聚焦。省市媒体的重点、大篇幅报道及有序发声,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同时医院宣传部门与媒体记者一起探讨如何让这一报道的价值得以提升直至裂变、繁衍扩散。
这是一个多个新闻点叠加的事件:“横跨三大洲,辗转5个国家,往返行程5万公里;患者身份是农民工,且在国外受伤,身患重病;一名医生只身前往救援”,等等这些素材,一定会引起诸多媒体关注。所以要利用媒体矩阵,把握好报道的方向尤为重要。第一时间建立的媒体记者交流群,只是部分记者加入,但是随着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提升,关注的媒体记者越来越多(多达60余家媒体)。
我们安排多人24小时在群内更新资料,与每位记者沟通最新情况,做到信息准确、无误。同时与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及时沟通,确定了报道的价值导向,确保这一公益行动的正能量的彰显。由于主流媒体的及时介入,并以主流媒体的报道的内容核心,国际国内众多媒体基本是转发文章,达到了信息的统一。
1月17日,为了第一时间了解掌握鲁军体返程细节,在得知医生已经出发后,我们立即建立医院“跨国救援”新闻报道小组,进行了责任分工。当天建立了媒体记者微信群,将鲁军体、汤祥军医生、十堰晚报、十堰电台、十堰电视台媒体记者拉进群。随时与鲁军体保持联系,请鲁军体第一时间把前方图片和视频传回来,收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手素材,并迅速报道这一重大公益行动。
同时,电话联系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腾讯网等各大媒体,请记者给予大力支持,并同时将媒体记者邀请进群,随时沟通信息,发布进展动态,做到全程跟踪,及时报道。第二天,媒体记者群达到69人。
1月18日,梳理鲁军体整个行程路线。确立了首篇报道,突出“跨越三大洲、辗转五国、单边行程2.5万公里”这一新闻信息亮点。
同时,详细了解鲁军体出发前做了哪些准备,到达后又主要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见到患者之后遇到哪些预料之外的困难,结合了解的素材策划编辑微信。
报道第一阶段(1月19日):启程。
“漫漫回家路,我们一起走”从当地媒体做起,当天早上6点钟,十堰晚报微信最先推送题为《横跨三大洲,飞越2.5万公里,这个十堰人正在执行一紧急有特殊任务!》的微信报道。
当日,十堰晚报社会关注版推出深度报道《陕籍同胞玻利维亚务工意外受重伤,太和医生跨三大洲五国紧急救援》;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版《十堰医生跨三大洲护送伤员回国》率先在省级媒体报道。上午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看楚天、腾讯大楚网、健康湖北微信等媒体相继刊发对此次事件的报道,成为省、市两级媒体共同关注的事件。同时,网易新闻、澎湃新闻、凤凰网等媒体陆续开始转发相关报道。
报道第二阶段(1月20日):返程途中。“千难万难,我也要安全带你回家”。
第一现场:重点跟踪鲁军体返程途中遇到的各种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困难,以及如何化解的过程;通过图片、视频等第一手资料展现鲁军体医生在途中如何照顾昏迷患者,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救援主题,凸显医生“同胞有难,虽远必救,再难必援”的医者仁心,并实时连线滞留阿姆斯特丹机场的鲁军体,让新闻更有现场感。
第二现场:医院医务处协调人员汤祥军如何做好后方保障工作,确保鲁军体一行顺利返程,凸显医院作为大后方为鲁军体所做的幕后支持工作。
为解决途中乘机困难,医院电话向外交部求援,并得到支持。十堰晚报随即推送微信《急!今日凌晨,一个电话从十堰打到外交部,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并继续紧跟报道最新消息。上午,医疗专业大号丁香园推送一条《跨国救援,只因那份爱与担当!期待,你们明日平安归来!》。至此,事件再次被发酵。
报道第三阶段(1月21日):实况直播直升机转运。
邀请十堰晚报、十堰电视台、腾讯网做直播。邀请楚天都市报、腾讯网等多家媒体开辟专版专栏重点持续跟踪返程进程。
鲁军体一行距离家乡医院越来越近,太和后援团集结完毕,直升机转运准备工作进行之中。十堰晚报特派记者赶到武汉,跟随鲁军体医生一起乘坐直升机转运病人回十堰。十堰晚报、十堰电视台等媒体团队出击,架设多个机位,提前布置直播间准备直播。十堰晚报、十堰电视台提前两天策划直播,单位领导亲自挂帅。十堰晚报、太和官微提前推送微信,预告此次直播。
报道第四阶段(1月22日):归来。直升机转运实况直播再现救援紧张时刻。
历经重重艰辛,1月22日,医疗直升机终于将熊富兴自武汉转运至太和医院,鲁军体顺利将营救接力棒交给了早已集结完毕等待接应的太和医院专家后援团队。十堰晚报、十堰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架设多个机位直播了这次直升机转运实况,直播刚开始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就有10万+网友加入到直播观看中。人民网、新京报相继播出视频新闻。
除了直播之外我们与十堰晚报共同策划完成的一条题为《刚刚,一架飞机降落在十堰!机上乘客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的推送,在发出后短短3个小时,阅读量就突破10万人次。网友们被鲁军体医生的跨国营救之举所感动,纷纷转发朋友圈,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媒体的关注。
21日晚,我们又连夜将整理的素材传至央视新闻记者,22日清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以《农民工受重伤,医生跨五国救援》为题对事件进行了2分多钟的详细报道,央视也成为了首个报道此事件的国家级媒体。
22日,楚天都市报头版提要、二版倒头条《跨越三大洲,十堰医生护送受伤农民工回国》见报;湖北日报社会版头条《2.5万公里的生命接力》报道;《健康报》头版见报;陕西华商报:《白河农民工海外重伤 十堰医生横跨5国接回》见刊。陕西政府网、陕西日报官方网站转载此报道。
当晚22点,新华社以题为《跨越三大洲行程5万公里,湖北医生接重病农民工回过治疗》报道此事件。同时新华网转发。一时间,这一感人的跨国营救事件在国内外掀起关注高潮。
报道第五阶段(1月23日):病人成功抵达医院,新闻发生井喷。
23日凌晨,新华社面向全球播发英文通稿《一位中国农民工兄弟的生死回家路》。腾讯大楚网在专栏中评论:“鲁军体的一小步,中国人的一大步。”楚天都市报在二版要闻版头条刊发《执着与担当 让他兑现了诺言—对话十万里护送同胞回国的十堰医生鲁军体》通讯。人民网人民电视综合报道4分钟视频《做中国人真好!跨洲越洋5万公里,南美务工重伤兄弟我们接你回家》。当晚20点40分,央视《东方时空》报道《跨五国救重伤务工人员 急救直升机接伤员抵达家乡》。
报道第六阶段(1月25日-29日):深化阶段,报道病情治疗进展。
环球时报《这一幕,比“虽远必诛”更加震撼!》;《人民日报》官方号头条报道《这一幕,比“虽远必诛”更加震撼〉;晚21时,新华社官方头条《同胞有难,虽远必救,再难必援》;新华社当天在新华视点播发视频……截止到1月29日,已有上百家媒体参与到报道中。到了2月12日,也就是春节前的腊月27日,人民日报再次在评论版刊发暖文热评《虽远必救,再难必援》。直至3月2日,拉美快报还以《中国医生赴南美接重伤同胞回家》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对国内众多媒体而言,太和医院医生鲁军体万里走单骑接农民工兄弟回国治疗,可以说是一场新闻盛宴。而对于太和医院自身来说,同样也是一件能极大提升医院形象的大事件。在本次跨国救援行动中,太和医院与各大媒体深度合作并实现多层次、立体式、高质量、广范围的新闻报道,无疑是一次行业正能量的叠加,是一次医务人员职业情操的极大展示,是一次医院形象和社会声誉的成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