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政府网站“文件解读”更亲民

2018-11-19 03:48◎喻
新闻前哨 2018年11期
关键词:百姓政务公众

◎喻 敏

“文件”是机关单位、行政部门出台政策、部署工作、安排任务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其生命力在于有效执行。 目前,政府网站“文件解读”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文件本体的公开不够规范化,随意性大,系统性不足,搜索不便、不全。二是解读效果不够理想,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对称,解读手段不多,回应不及时,容易引发误解误读。

“文件解读”承担着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天然使命。将“文件”翻译成大白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让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用得上,这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观念活”。为了更好地适应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在“强化政策解读”方面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结合近年来政府网在具体实践工作中的探索,我认为让“文件解读”更亲民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让“文件解读”更亲民要在文本上下苦功

为了改变传统政府文件严肃有余,亲和不足的形象,近年来,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坚持“权威”和“亲民”两手都要抓的特色,不断探索政务媒体“文件解读”创新,努力将权威性和悦目性结合起来,选择读者关注的内容,并从平民视角切入,同时打造编读互动沟通平台,干方百计让“文件解读”贴近读者。

1.在民生热点中挖掘解读资源

做好解读,是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解读的政策都是与百姓办事、生活密切相关的,切中社会热点、痛点,关注度高。现在,政府部门和政务媒体正在转变观念,把百姓最需要了解的,推送到百姓面前,吸引百姓的关注。

社会民生是百姓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务媒体应关注、追逐的热点。政策解读是政务媒体的责任,也是政府网的强项。如何以百姓关注的视角解读政策和文件是政府网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重点。让文件解读更亲民要求我们换位思考,研究百姓最关心什么、能从政策中获得什么,尽力送上百姓最关注、最需要的干货。对时政和热点新闻进行深度挖掘,从中寻找百姓关注度和阅读率高的民生热点,将与之紧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通过有序的梳理和分析,用通俗的、生动的群众语言表述出来,及时推送给读者,让解读达到“亲民”的效果,从可读到易读乃至悦读。

2.从繁复的文件中拎出“干货”

过去,百姓办事要先寻找、研读政策,但从公文中提炼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并不容易。作为政务媒体,要及时把党的最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到老百姓当中,把百姓最关注的信息从文件中提炼出来,从繁复的条目中把具体的“干货”拎出来,消化解析成百姓能一目了然、举一反三的内容,配以解释式、问答式、访谈式、告知式等多种方式解读。

为了达到“文件解读”更亲民的效果,政府网的编辑们发挥牵头作用,在题材选择、问题设计、口径表达上把关,积极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服务三农、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文件。为了使解读更权威、更多视角,通过采访部门、专家等形式,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讲深讲细讲实,宣传至千家万户,为党委、政府推进工作夯实了舆论基础。

3.探索公众喜闻乐见的解读形式

解读文本形式多样。统筹运用部门和单位领导撰稿解读、政策问答、在线访谈、媒体专访、新闻发布会等解读形式,发挥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信微博等重要载体作用,甚至探索使用小游戏、手机端的应用程序等手段,扩大政策解读的传播范围和受众面。

大量应用图解图表。“读图”是易读的好方法,采用一图读懂、图解、系列图说等方式,更多运用图片、图表、图解、视频等方式,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特点,使政策解读传播可视、可读、可感。

加强解读专栏建设。作为政策解读的第一平台,政府网不断加强政策解读专栏建设。今年政府网更改版和强化了“数据解读”栏目,通过与统计局等单位的数据对接,在图文结合和图表表达上下功夫,把死的数字变为活的图示,强化了美编和版式的直观作用。

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借力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资源,建立健全政府网政策解读专家信息库,充分运用推荐专家接受采访、发表观点等方式,对重要政策法规进行科学解读、释疑解惑。

二、让“文件解读”更亲民要延伸上下游全环节

政务公开的内涵十分丰富,其外延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从国际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推动数据开放,扩大公众参与,着力建设透明、参与、合作的政府已成为现代政府建设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征。“政务公开”已经从原来“静态的公开”,发展到公众参与、互动交流“动态的公开”。

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一环,“文件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本身,其工作已向上下游延伸,上游至数据开放、发布等环节,下游至回应、传播等环节。

1.建立标准规范的文件库

完备的文件库是做好解读工作的“活水”。为建立标准规范的文件库,政府网通过改版,梳理了历年来政府文件库,对公开范围、目录名称、信息内容、公开流程、公开主体、公开形式、公开载体、公开时限等做出了可量化、能核查的标准化清理,这一工作为文件解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推进政府部门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工作

政策出台之际就进行高质量解读,可避免对政策误读,是政府积极作为。如果解读的传播效果好,可大大减少政府“一对一”答疑的数量,减负增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明确了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政策解读工作,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做好政策解读工作,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因此,实际工作部门承担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的首要责任。为了保证文件解读更及时更权威,政府网积极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积极推进各职能部门主动做好重要政策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权威发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

3.完善舆情研判处置回应机制

为了防止舆情酝酿形成公众事件,对于热点舆情,要做好研判处置,主动发声,避免造成工作被动。对于长期存在的舆情问题,应建立问题的流转机制和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对公众不了解情况、存在模糊认识的,要主动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发布信息进行引导和纠正。对虚假和不实信息,要在及时回应。

4.倾听“民间的声音”吸引公众参与

解读政策文件是替权威发声,这种权威的声音只有通过与“民间的声音”相融合才能更和谐。新媒体时代打破了公权部门的垄断性,公众不再被动接受内容产品,而是主动地对内容产品进行选择性参与。为加强政民互动,政府网十分重视做好领导信箱群众来信、网民留言以及群众诉求的收集、整理、转办、督办和回复工作。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意见征集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促进解决突出问题,增进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政府网在内容产品制作时更注重寻求公众的需求点和兴趣点,注重实用性和互动性,加强对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等民生内容的选择,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网络不实谣言等社会问题的回应,以吸引公众的关注参与、汇集公众的社情民智、解决公众的问题疑惑,保持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提高公众的实际参与效果。

5.加大多媒体传播建设力度

惠民政策落地的关键一环,在于扩大政策的社会化参与、通达知晓。而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开放性、低门槛使其成为政策信息传播的重要聚散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提出要 “管好用好政务新媒体”,首次提出对新媒体的要求。利用新兴的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并进行互动,无疑是政策推行中最接地气且有效的路径。政务新媒体应根据其自身特点,针对不同用户的阅读习惯,推出有针对性的解读产品,如长微博、视频、动漫、图解等,增强政务信息的传播实效。不断整合优化政务新媒体,将大大有利于惠民政策迅速被网民知晓和关注。

猜你喜欢
百姓政务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不让百姓撇嘴骂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百姓记着你
公众号5月热榜
百姓看家“风”
政务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