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新瑜
新闻界有句名言:“无错不成报。”办报纸,防堵差错是一项重要工作、一个永恒话题。进入新媒体时代,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新媒体语言、自媒体写作方式的渗透和影响,也给传统的报纸新闻写作和采编流程带来了改变和冲击,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如何防范差错,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不少前所未有的考验。所谓“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本文结合党报编辑工作实际,主要就党报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应对新形势,更加有效地防堵差错略作探讨。
受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报业急剧萎缩,在纸质报刊日渐稀少的情况下,党报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权威准确信息的渠道来源,也是他们身边为数不多的、可以信赖的规范读本,党报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把握时事、了解政策、参与政治生活的必备的重要工具。由于党报的特殊地位,党报新闻的一个小小差错,都可能会在新媒体舆论场中被放大、误读和传播,从而引发不良社会后果,带来巨大的风险,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笔者检索发现,近年来各级党报的差错仍呈多样性,基本上可大致分为三类: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与技术性差错。
政治性差错最为危险。时政要闻的政治性差错,一旦见报,其后果往往不可收拾。比如弄错领导人姓名、职务,弄错同级领导的排名,弄错专有的政治术语、政治词汇等。外省某市级党报曾有过将总书记名字写错并见报的惨痛教训,新华社也有过播发通稿中将“奥巴马”错为“奥马巴”的真实案例。在《湖北日报》夜班校对发现登记的未见报差错中,发现有记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特定词汇写成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作者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一固定提法写成“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有作者将“四个自信”中的顺序弄错(正确应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他常见的政治性差错,如将“中国”与“台港澳”并列,将一些国家与台港澳并称“等国”,将“朝鲜”写作“北朝鲜”等。
事实性差错不可轻视。事实性差错在时政要闻中主要表现在搞错一些重要数据、重要史实及关键地名。如某报纪念抗战胜利报道中有关“九一八”事变内容:“这一天,日本开始了对中国长达15年的侵略。”“长达15年”应为“长达14年”,属于史实方面的差错。笔者曾处理过一篇有关“中部六省”合作的时政类稿件,作者原稿中将“中部六省”错为了“河南、陕西、湖北、安徽、湖南、江西”(正确应为“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湖南、江西)。而在一些涉及投资金额、GDP等数据的稿件中,也经常会发现记者将这些关键数据写错的情况。这些都属于较典型的实事性差错。
技术性差错最常发生。时政要闻中,这类差错也占比较大。常见的有:文字差错(错字、别字、繁体字、异体字、漏字、多字等)、词语差错(词语错用、同义异形词)、语法差错(用词不当、主语残缺、搭配不当、词序不当等)、标点符号差错、数字用法差错、计量单位差错、题文不一、电头差错、标题与引文差错等。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小错误”,有时也可能导致事实性差错甚至政治性差错。
报纸差错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讲不外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主观原因,如采编人员政治理论水平不足、记者采访不严谨、编辑粗心、校对环节疏漏,客观因素则如电脑排版系统偶发问题等。目前,大多数党报仍实行严格的采、编、校工作流程,版面一般都有较完整和规范的采、编、校、审环节,对于防堵差错来讲,可以说是“严阵以待”,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差错,防堵差错是一场不可懈怠的“战斗”。
值得重视的是,当下新媒体时代,由于电脑或手机采编的日益普及,新媒体不规范语言文字的流行泛滥,以及新媒体“抢新闻”风气影响等,导致党报文字性、技术性、事实性差错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事实上,新媒体环境下党报办报已平添诸多新的“干扰”,使得差错隐患变得更多样,且形式翻新。
比如,现在记者普遍使用电脑或手机写稿,“复制粘贴”成为惯常操作,如果操作时不细致认真,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差错。如某南方省级党报报道“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主要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误将同一版面上一名官员因贪污和受贿被查处消息中的 “因贪污和受贿”,复制替换了前文的“组织”二字,造成了不良政治影响。北方某党报记者在采写领导政务活动稿件时,直接拷贝了上一年类似活动稿件内容,由于其中领导乘坐的交通工具发生变化,导致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见报差错。
再如,记者写稿时对新媒体、自媒体内容的采录和使用,很容易出问题。自媒体、新媒体流行“网言微语”,为图简便或显示所谓个性,语言规范、不严肃成常态。很多自媒体文章“的”“地”“得”不分,“哪怕”“竟然”写成“那怕”“竞然”,成语“助纣为虐”写成“助咒为虐”,“无耻下流”写成“无齿下流”等。对含有这些“杂质”的新媒体内容,若记者写稿时直接拷贝采用,无疑会给报纸留下诸多差错隐患。
还有,新媒体的信息海量庞杂,瞬息万变,如果不注意甄别和追本溯源,贸然加以引用,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甚至在转述中扭曲原意。如中央某报在引用一份外文转译的资料时,把原文的 “仅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就完成了1230次跨境并购交易”的“第三季度”,错写成了“前三季度”,一字之差导致数据严重失实。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由于新媒体信息变化节奏太快,一些新媒体播报的“新闻”实际上并不见得就是事实真相,有时甚至完全相反,对这样的“新闻”若轻易引用或展开评论,如发表评论见报等,很可能造成“事实差错 +评论不当”的不良后果。此外,新媒体抢发新闻的风气,也对传统党报的办报带来困扰。党报的部分差错,有时就是因与新媒体比“快”造成的差错。
防堵见报差错,对报社编辑部来说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总体来说,是需要建立完备的采、编、校、审制度,严格把好内容审核关,完善差错点评机制和监督机制。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党报办报的更高要求,笔者建议应紧盯重点,新老办法并用,最大程度地将差错消灭在见报之前。
时政类新闻,是党报的核心内容,同时,时政要闻也是差错的高发地带,其差错见报后果最为严重,所以,党报对时政要闻差错的防堵,应是重中之重,是整个编辑部盯防差错的重点所在。
防堵差错的办法,笔者则建议“新老并用”。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干扰,有时候老办法恰恰更管用。比如,对领导职务、姓名,主编在审稿时不妨采用“朗读法”这样的老办法,一般来说,相当级别的领导的姓名,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其职务称呼也是经常可从广播电视中听到的,所以当念到某一处觉得有点拗口、不对劲时,很可能就是原稿差错所在;对于各级领导的排序、市州排名,可使用“对照法”,老老实实根据上级部门提供的排序表,进行多次比对;对一些重要的政治术语、特定专有名词、总书记讲话原文,则可以采用“百度法”,通过查询官方网站上的官方材料原文,多多比对,自然可以发现是否存在错漏。老办法也是笨办法,正因为其“笨”,反而是踏实作风的体现,而对像“扫雷”一样的防堵差错工作来说,恰恰最需要这种作风。
当然,随着媒体技术的发达,不妨可以尝试一些防范隐患的新办法,如有的党报引进了“校对软件”,可以及时升级更新相关词汇,这在新词汇的产生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新媒体时代,无疑有助于编校人员提高效率。
以上新办法老办法,均属于技术层面。从精神层面上说,党报办报,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全体采编校人员必须要有明确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有清醒的法制观念和政策观念,克服思想麻痹,保持应有的责任心、职业警觉、职业敏感。如此,才可能真正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最大程度减少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