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成,戴威的自我进化速度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他在商业运作、公司经营方面不断体现出的成熟感,也让人看到了90后创业者的另一面。他从共享经济生发出的共享思维为未来的商业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他用骑行认识世界,用小黄车让世界认识中国。
从ofo的办公室远眺,正好是北大校园。戴威在北大读书期间是学生会主席,按着前辈们的足迹,他完全可以选择从政这条路,但是他选择了创业人生。
2014年,戴威到青海支教当数学老师。那年春节后,戴威的北大同学薛鼎跑到青海去看他,两个人一起琢磨创业的事。在此之前,两人围绕创业已经想了很久,大方向是选择骑行。在公司名字上,从形象设计的角度选择了ofo,“全世界一看,就知道我们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创业之初,ofo创始人团队并不被看好。最初的一年零七个月,ofo也确实是在迷茫中前行。戴威和他的小伙伴做过山地车网络出租、二手自行车交易平台、骑行智能可穿戴设备销售,这些尝试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戴威喜欢骑行,对他来说,骑行是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到2014年底,ofo将方向转向长途骑游项目,将自行车租给旅客,带他们到处骑行。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在线旅游市场,戴威、张巳丁和薛鼎等创始人信心满满。幸运的是,此时已有天使投资人向ofo投了100万元。
为了快速做大市场,ofo当时想出的市场策略是“烧钱”,每个注册ofo骑游应用的用户都送一瓶饮料。然而一个月之后,ofo就没钱了,戴威去找投资人融资也到处碰壁。
2015年4月,ofo的财务状况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一向都很自信的戴威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中。后来,他认识到骑游项目并不是刚需,市场到底有多大,是需要打问号的。“生意就是生意,生意就该有生意的逻辑和路径。”自行车是戴威心中的梦想,他想再试一试。
在ofo曾经位于五道口的办公室里,戴威和其他创始人每天都要冥思苦想到半夜一两点,想不出答案就去骑车。就在这漫无目的的闲骑中,戴威找到了新的创业方向。
在北大读书四年,他丢了五辆自行车,他理解大学生们的“痛点”。于是,ofo团队按照“所有权换使用权”的思路开始构建商业模式,贡献了车的同学可使用ofo平台上任何一辆车,没有贡献车的同学则要缴纳很少的租车费。ofo模式开始慢慢成型,学生们只要通过手机扫描自行车上的密码锁,并按照骑行时间或里程缴纳费用即可。
2015年9月7日,ofo在北大正式上线。戴威他们盯着后台数字,500多个用户注册,200多个订单;第10天,1500单;10月底,日均订单超过4000笔;12月份,日订单达到20000多单。“这是我们第一次隐约觉得,终于做出了一个有生命力的产品,它是能长大的。”
2016年起,ofo终于获得资本认可,A+轮、B轮融资相继到位,进入发展快车道,在校园市场急速扩张。
9月,随着各大高校开学,ofo日订单数暴涨到40万单,月收入则达到1000多万元。同时,一个潜在对手开始出现。摩拜单车进入北京市场,让戴威感受到了压力。
为了快速抢占城市市场份额,ofo打破原有限定,开始布局城市自行车出行市场。2016年11月,ofo正式宣布开启城市服务。从校园进入城市,ofo开始疯狂生长,平台车辆数和日订单数都出现井喷。两周后,日订单数超过150万单。
作为一名90后年轻创业者,戴威腼腆地说:“还算成功。”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情况,他知道不仅自己要获得快速的成长,整个团队都需要快速成长。他开始从一些事务性的决策中抽离,去探寻更长远的未来方向。
但不得不承认,ofo的快速成长给年轻的创始人团队带来了极大压力,戴威对于自身能力与公司高成长性之间的差距有着深刻体会。
随着滴滴出行、阿里参与融资,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开始进入ofo。对于“空降兵”团队的进入,戴威保持开放心态,他认为,只要有足够强的抗压性和执行力,就能和职业团队很好地融合起来。
2016年12月起,ofo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接连在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新加坡运营共享单车。截至目前,ofo已在全球连接了超过1000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超3200万,为全球18个国家超200座城市的两亿用户提供了超40亿次出行服务。
2017年7月1日,ofo正式成立了公司党委。“不是上级要我们建党组织,而是我们要建党组织;不是外界要青年强,而是青年党员要自强。”在2017年底召开的互联网企业党建理论研讨会上,戴威作为民企代表发言。
带着这样的成绩,戴威走向了世界舞台。2017年11月6日,戴威出席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周。戴威说,ofo正在逐渐利用共享单车孕育出的共享思维让生活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