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益鹏 刘楚 陶希海 杨兆举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中职学校培养机电工程行业从事现代液压及气压控制技术工作人才的必修课程,但该课程存在部分知识概念抽象、课时量有限、实践条件受限制等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摆在该课程面前最大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利用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差异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考核方式单一:大多采用试卷考试形式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无法在日常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出现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等问题。
(二)课堂一刀切:针对性不强,教师不能掌握学生动态,最终导致满堂灌、一刀切的局面。
(三)学生主体性差: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人不来、头不抬、眼不看、嘴不张、手不动”等有问无答的情况。
(四)内容设计不合理,知识与就业实践脱节严重:课程知识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遇见实际问题摸不着头脑。
对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前期建设
该课程的前期建设包括:在线平台建设、考核方式变更、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条件完善。
在线平台建设:学生通过学号和密码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登陆优慕课V8随时随地在线学习,通过浏览在线视频、PPT等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同时,配套的线上学习分析可以随时显示学生的学习状况,方便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核方式变更: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例。终结性评价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过程性评价包括线上学习部分(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在线测试、在线作业和在线考勤)和线下部分(课堂讨论练习和实验操作报告),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
教学设计改进:将整个课程分为九个项目,知识进行碎片化,每个项目都通过一到几样液压气压产品进行教学。每个重要理论知识都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液压气压知识。
实验条件完善:实践操作是本门课程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线资源需要有相应的实验资源相辅助,所以配套的校内实训室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前环节设计
教师通过在线平台的课程通知提前通知学生课前预习内容,学生通过依次浏览相应项目栏下的导学信息、视频、PPT进行学习,然后依次完成相应的课前小测和反思讨论,保证学生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课堂环节设计
课堂依然是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所有的在线学习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学。具体组织形式分为五步:
第一步:问题导入,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数据和上一次作业数据进行评价。
第二步:重点讲解,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和讨论。
第三步:强化训练,进行分组讨论操作练习、小组间讨论。
第四步:总结汇报,随机选取小组,该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汇报或操作,教师对结果进行记录评价,该同学成绩即为该组所有同学本次总结汇报成绩。
第五步:相互评价,教师对本节课知识总结并评价,学生可利用在线平台对本节课进行反馈评价,教师课下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的混合教学模式仅仅是众多混合教学模式中的一种,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在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确实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了传统课堂满堂灌、一刀切、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密切等问题,同时该课程可实现大数据平台共享,推广意义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