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非正常伤亡防范和处置机制研究

2018-11-18 16:00毛艺瑾
记者观察 2018年9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校园

文 / 毛艺瑾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招生人数逐年增多,高校大学生非正常伤亡现象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群体身份的特殊性,生活学习环境相对的单一和封闭性,与步入社会在职场历练多年的成年人相比,他们缺乏历练,社会经验单薄,存在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等问题。

一、大学生非正常伤亡的主要原因

高校大学生所处生活、学习环境相对单纯,社会经验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个人心智还较为幼稚、不成熟。90后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宠爱,家庭环境优越,自我个人意识很强,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好面子、不愿与人妥协,选择与他人发生言语、肢体冲突,最终身体受到伤害。

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特殊性,致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懂得顾忌他人感受,缺乏理解、宽容,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不懂得换位思考,社会交往能力、情绪的自控能力很差。一旦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如果心理承受力差,心理的自我修复能力弱,身边又缺乏正能量的感情依托、引导对象,心理便会产生很大的失落感,郁郁寡欢,自我抛弃,认为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极可能造成惨剧。

近些年来发生的高校大学生的各类惨痛事件,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呼吁全社会都必须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校园安全问题。

二、大学生非正常伤亡的防范和处置机构建设

(一)加强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从一系列高校发生的校园安全问题和校园大学生非正常伤亡的事件中,反映出这些事件发生很重要的主因,是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不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法制知识薄弱,没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等等。所以说,对大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高校防范大学生非正常伤亡的必要措施。

高校可以定期有规划地开展这类专题校园文化活动和特色讲座,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自强自立,给他们一个正能量的导向,帮助他们健康、积极、快乐地成长。

各高校要成立独立的心理咨询处,配备专职的心理教师,配备固定的心理咨询室,积极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利用学生使用最频繁的网络技术,用微信、校园论坛、QQ、微博等方式给学生普及健康心理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二)建立职责明确的校园安全责任制和各部门预警制度

安全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制度之一,高等院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制,全面负责校园安全制度、措置的制定和实施,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二级分院层层分管,落实到人,一直到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将校园安全工作和学生的安全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在每层宿舍都有专职的生活教师管理,每层楼都设立楼层长,在每个宿舍由寝室长负责,能第一时间了解、收集同学的心理异常问题、不良行为倾向,及时上报辅导员、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长总负责,每班还设立一名安全委员,时时关注班级同学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班主政治辅导员报告,学院学工办建立学生伤害事件预防和干预机制与制度,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根据状况的轻重及时和家长沟通,预防事态严重化,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有针对的措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三)建立健全学生人身安全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高校应建立完整、健全的重大事件应急制度,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工作,事件发生后,各部门要协调工作,应急管理人员要熟悉应急方案流程,能急速处理事件,紧而有序、忙而不乱,把事态的发展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尽最大的努力予以处置。

三、结语

加强和提高对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生命观教育,同时完善和健全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常伤亡事件的预防干预机制,对预防大学生非正常伤亡具有切实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校园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