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海柱 王仲宇
新闻人物具有高度的社会关注度,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成为人们喜欢乐见的谈资。健康科普文章如果能“傍”上新闻人物,就可以借助到他们的高社会关注度,迅速进入社会的视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特朗普双手捧杯喝水,是老年痴呆了?》(《中国家庭医生》2018年第4期)的开头:
时不时搞出个大新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又成了热门。这一次有美国脑科专家质疑,特朗普很可能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即俗称的老年痴呆。
起因是,前段时间特朗普发表演讲时,双手捧着杯子喝水,而且,说话口齿不清、前后矛盾。有网友附和道:特朗普喝水的动作,和自己生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曾祖母一样。
特朗普真的老年痴呆了?
健康类专业杂志不同于专业的学术刊物,它除了要确保文章的科学性外,还要追求读者的数量。以常见的错误健康观点开头,比直接以某种疾病开头吸引的读者更多。受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已经生病的人会感兴趣,有这种错误观点还没生病的人也会感兴趣,经常听说这种错误观点但本身没有深刻思考的人也会感兴趣。比如,《夜尿增多,肾功能告急?》(《中国家庭医生》2018年第1期)的开头:
人们常认为,晚上起夜次数多,就是肾功能不好的表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徐安平教授提醒:衡量肾功能好不好,不能单一地依据夜尿次数多少,还应观察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如浮肿、小便起泡、腰酸等。
健康科研领域出现的新成果,是健康类专业杂志记者最难得也是最宝贵的素材。因为新成果本身就有强烈的新闻性,记者们不需要在行文上下费多少心思,就能写出吸引读者的文章。可以说,健康研究领域取的新进展是健康科普文章“纯天然”的绝佳开头。比如,《血压超过130/80,就是高血压了》(《中国家庭医生》2018年第3期)的开头:
很多人都知道,血压超过140/190毫米汞柱,才属于高血压。
不过,最近美国人听说这个标准过时了,要再调低一点。
不久前,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布了《2017AHA/ACC高血压指南》,提出新标准:血压大于等于130/180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
此类文章贵在时效性,也贵在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能抢到最新进展的第一落点固然是好,实在抢不到,也可利用丰富的知识储备从别样的角度加工出新颖的文章。
以案例开头会增加科普文章的故事性,案例中人物幸与不幸将会牵动读者的心,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例如,《家有小小“暴力狂”,怎么办》(《中国家庭医生》2018年第1期)的开头:
东东才三岁,可脾气很大,一没顺心意,就大喊大叫,对人拳打脚踢,或者是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跟小伙伴玩的时候,也是一言不合就用力推人、打人。
妈妈为此苦恼不已,该怎么去管教这个小小“暴力狂”呢?
读者对被采访专家的信服,在阅读过程中,还会转为文章对读者的吸引力。例如,《减肥20斤,可以逆转糖尿病》(《中国家庭医生》2018年第6期)的开头:
采访前一天,俞钢主任刚多北京领奖回来。
他的团队获得2017中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奖,全国唯一的一个关于胎儿肺发育性疾病评估及治疗的获奖医疗团队。
对俞钢而言,让更多准妈妈科学看待问题胎儿,让那些本不应该被放弃的生命留下来,是他持续努力的方向。
这种开头除了解决让读者有兴趣阅读的问题外,还要有效解决如何让被采访专家有兴致接受采访的难题。只有专家们愿意谈,采访才能获得更多的具体细节。在专家们刚刚获得某一个奖项或取得某种成果时去采访他们,更容易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获得意想不到的采访成果。
总之,文章的开头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也是健康类专业杂志记者选择话题的智慧。选择恰当的话题,用合适的方式开头,是创作出优秀健康科普文章的前提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