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龚学平
采访:徐建刚 谢黎萍 郭 继 孙宝席 张 鼎
整理:孙宝席 张 鼎 时间:2018年8月21日、30日,9月6日
我1962年至1967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学习。后参军到西藏服役。1974年复员到上海广播事业局,此后长期在上海宣传文化系统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先后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在长达十年时间里分管宣传文化教育系统的改革发展工作,亲历了上海文化教育事业大改革、大发展的波澜壮阔历程。此后,我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继续关注宣传文化教育工作。我这一生和上海的文化教育工作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时提出:上海要努力建设文化大都市。而我们加强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就是在着力推进文化大都市建设。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宣传文化教育事业是如何改革创新、阔步发展的。这其中既包括上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文化设施大发展;也包括上海敢为人先加快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同时也包括上海积极举办艺术节庆,锻造城市名片,不断提升国际大都市的文化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上海要建设国际大都市,就必须要有一流的文化,这其中就包括建设一流的文化设施。但在改革开放之初,上海的文化设施非常薄弱,上海市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非常少。这是因为当时由于十年“文革”动乱的干扰,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太重视;再加上中央统收统支的财政政策,导致上海虽然财政收入很高,但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上海的绝大部分财政收入是要上交中央的,上海可用的财政资金很少,对文化的投入就更少了。所以当时上海的文化体育设施是很滞后的,跟我们地位不相匹配。
当时,上海地标性的建筑基本上都是解放前留下来的。上海最大的电影院,是始建于1928年的大光明电影院;最好的剧场,是建于1941年的美琪大戏院;最大的体育场,是建于1934年的江湾体育场。这种状况使得国际上著名的艺术表演团体到上海演出,找不到与其相匹配的一流演出场所,只能到上海体育馆、市政府大礼堂等进行。记得1994年世界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曾率以色列爱乐乐团到上海演出,上海没有像样的专业演出场所,只能放在市政府大礼堂。礼堂里没有演员休息室,只好临时把一间办公室改为“休息室”。帕尔曼是一位残疾人士,演出当天,由于没有残疾人通道,他是被人抬到“休息室”的。对此,大师很不高兴,当记者想进屋给他拍照时,他手一挥,大声说“不要”。演出很成功,帕尔曼对上海观众的热情也很感动。演出结束后,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上海拥有最好的观众,但也有世界上最差的剧场。”我当时在场,就对帕尔曼说:请放心,我们正在建设一流的大剧院,到时一定请你来作专场演出。2002年8月,帕尔曼再次来上海,专门在上海大剧院搞了一场“帕尔曼在上海”专场演出。演出结束时,他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多次谢幕,最后一次他从边门出来,把那条擦汗的白手帕轻轻地丢到台上,表示向观众“投降”了,真正感到上海不仅有最好的观众,更有了最好的剧场。临走时,他激动地说,回去后,要告诉他的朋友们“到上海去!”此外,在体育设施方面,当时全市体育场总数3989户,人均体育设施只有0.13平方米,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六。在投入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30年,上海用于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为26亿元,仅占3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3%,在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排名倒数第一。这也是我们分管文化干部的最大“心病”。
因为这个问题是每次人代会上代表们议论和质询的焦点,往往弄得我们下不了台,想解决又没有办法。就在这时,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给我们吹来了一股改革的春风,“大胆试,大胆闯”增添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当时,我们估算要从根本上改变上海文化设施的落后面貌,需要200亿元,而财政每年只能给6000万元。出路只能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学习借鉴经济战线的成功做法,通过市场运作、社会融资、政策支持、市区联动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促进文化设施大发展。
上海国际网球中心,是通过土地批租、房屋置换筹集资金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成功例子。现在的上海国际网球中心设施很漂亮、很完善,但是衡山路这个地方原先是上海田径队的风雨训练场。由于场地小、设施差,再加上管理跟不上,田径队在此训练,参加全国七运会比赛一块金奖也拿不到,急需建设一个高标准的训练场进行封闭式训练。当时上海正着手举办第八届全国运动会,需要场地,需要成绩。我们想,把田径训练队搬到新的训练场,在原先的场地建网球中心,这样既腾出了土地,又有了成绩,不是很好嘛!于是我们在莘庄买了一两百亩土地建了室内田径场、自行车赛场,又搞了配套齐全的运动员宿舍,然后把位于市中心区的训练场搬到莘庄去。田径队在新的场地加强训练就出成绩了。田径训练队搬走后,我们在原地建了两栋楼,一栋作为公寓,一栋作为宾馆。公寓楼造好后对外出售,是2300美元一平方米,销售很好。通过级差地租,一下子筹集很多资金,这样就把网球场造起来了。通过土地置换,我们既解决了网球比赛的场地,又解决了来参加八运会高级贵宾的住宿问题,又为运动员提供了很好的运动场地。真是一举三得。上海博物馆新馆的建设资金也是采用这个办法解决的。上海博物馆新馆造起来之后,成为著名的文化地标。
东方明珠电视塔是通过银团贷款筹措资金加快建设的典型例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原先的电视塔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此,时任上海市长汪道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造新的电视塔。当时我们曾想利用境外资金进行建造,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功。我们只能走中国道路,看是不是能得到国内银行贷款。经过努力,我们和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十几家银行,一共四十几家银团签约,这些银团给我们1000多万美元和1.5亿元人民币贷款。用全部由中国银行业参与的本外币银团联合来贷款,这在中国是第一次。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姜建清说:东方明珠银团贷款的成功,对中国银团贷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将永远记载在中国银团贷款的历史中。以后浦东开发,建造杨浦大桥、浦东国际机场、轨道交通、内环线等基础设施也采取了这个办法。另外,上海电视台大楼、东方电视台大楼、广电大厦等,也是通过贷款来筹措建造资金的。当时造一幢大楼也就是投资四五亿元,现在二三十亿元也不见得能造这么好。所以说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问题就解决了。
建设东方明珠电视塔,虽然银团给我们贷款1.5亿元人民币,但总共需要8亿元,缺口很大。当时我就想能不能通过上市来进行融资呢?有一次是我问时任市计委主任陈祥麟:公司上市有什么要求?他讲:公司上市有三个必须条件,一个是属于上海市重大工程,第二个是在浦东新区开发的项目,第三个是要有回报能力。我一想,这些条件我们都具备。当时市计委还有几个指标没有用掉,于是,我们马上打报告积极争取。很幸运,这时候我们又碰到中国银行的一位处长,专门负责贷款管理。她被我们的闯劲所感动,建议我们在一个礼拜时间内,做好上市申请报告。我们当时真的有干劲,一个礼拜时间,一帮人天天晚上在我家里一间小房间加班,终于做好了报告。后来公司就上市了。标书出来后,我们在1992年5月公布招股说明书,募集2亿多元。后来开展三次送股配股:第一次在1994年募集6400万元,第二次在1997年募集6.4亿元,第三次在2000年募集到10亿元,一共17亿多元。这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建造东方明珠的资金问题,而且为东方明珠集团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1997年我们就还清了贷款,2000年公司税利已经超过了建塔经费8.3亿元。
建设文化体育设施,还需要文化经济政策支持,以集中财力办大事。1988年江泽民同志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时,领导我们制定了文化经济政策。推出了把文化系统的所得税全额退返的零税收政策,这项政策后来复制推广到全国。由于文化经济政策能发挥巨大作用,1993年我担任副市长后,又向市领导吴邦国、黄菊、徐匡迪提出来,是不是能够把营业税也返还给宣传文化系统。市里领导同意了我的意见,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支持。通过这个办法,我们连续五年筹集返税的资金达20亿元,到后来每年可拿到8亿元。对一个城市来讲,宣传文化单位有8亿元来发展文化事业产业,上海独此一家。对这些资金,我们十分珍惜,从不“撒胡椒面”,而是坚持集中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主要是推动文化设施等建设。短短十年中,我们先后投资200多亿元,建成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大剧院、上海马戏城、上海书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国际网球中心、上海影城等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标志性文化体育设施。在1999年上海建委组织评选的建国50周年经典建筑10个金奖项目中,文化体育建筑就占了6项,同时还获得了5项银奖。当时有一句话,“十大文化设施”深入人心,也一举扭转了上海没有一流文化设施的窘境。此外,上海先后新建、改造体育设施5000多个,使全市文化体育设施人均面积达到0.9平方米,在全国名列前茅。
搞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仅靠市里是不够的,因为上海历史欠账太多。如我们上海举办八运会就需新建和改造38个体育场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采取全市一盘棋、市区大联动的办法来解决的。具体来说,就是市财政出一点,区县提供资金配套,有关部门政策支持这个办法解决资金问题。
大量文化设施不仅要建设好,还要运作好、管理好。许多人建造文化体育设施的积极性很高,但建成之后如果没有好的思路,就会造成建一个就是一个包袱。这一点,我们想得很清楚,建造好的文化体育设施,一定要转变思路,采用市场机制来运营,使原来的经济包袱变成聚宝盆,产生新的效益,保证我们建好的文化体育设施继续发挥它的作用。比如说上海大剧院建成之后,我就对相关管理人员说,大剧院造好后政府一分钱都不能给,不仅不给钱,还要上交资金。我特别强调要转变思路,大剧院一年不止演150场,要翻几倍。最后,他们是一年演500场至700场,第一年就盈利了。2003年,大剧院演出主业收入1亿元,盈利3000多万元,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文化剧场演出界都是一种开拓性创举。
体育场馆也是这样。从世界范围看,许多体育场馆举办完大型体育活动后就“空置”了,需要财政补贴。但这个“世界难题”被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解决了。我们在建造八万人体育场的时候,就在考虑造好之后如何创造财富的问题。当时我就想,体育场馆这么大,是不是在里面搞个宾馆。我考察过日本的一个棒球馆,它里面有包房;我考察过加拿大的一个体育馆,它里面有宾馆。于是,我们就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在看台里面搞了一个四星级宾馆,宾馆里面建了104个包厢,一个包厢卖出500万元,这样我们就筹集到很多资金。现在,八万人体育场,每年共计收入1亿元左右,净利润2000多万元。
上海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能取得上述成绩,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我们上海的宣传文化工作有一种特殊的领导体制。首先,市委宣传部实行“三位一体”体制。江泽民同志在上海时,就对我们说,市委宣传部是“三位一体”,具体来说,一是市委分管全市意识形态的部门,二是宣传文化系统的领导部门,三是主管和协调宣传文化事业建设的职能部门。为此,市委宣传部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事业发展处。后来全国纷纷设立类似的处室,包括中央也设立了。这样“三位一体”的体制,容易做事。其次,我们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我担任市委副书记后,建立了成员由市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市政府副秘书长等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凡是文化领域的大事都拿到会上讨论,主管单位和市有关部门领导列席会议。会上集思广益,领导当场拍板,主管单位严格执行,形成一种敢作为、敢担当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氛围,保证改革设想予以顺利实现。比如东方绿洲,它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到体委、教委、广电局等几个部门。我们就在联席会议上拍板,请教委带头搞建设;建好以后,委托东方明珠管理团队进行管理;体委管理的水上运动中心,也成为整个东方绿洲儿童游戏的一个很好的场所。这样,虽然东方绿洲分属三个部门,但是在外面看来是一个整体,管理经费节省不少,孩子们活动的余地也大了,这是很成功的。
总之,大规模推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对推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发挥了很大作用:提升了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推动了企业发展,使许多企业扬名于全国甚至全世界;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是了不起的事情。很多外省市领导参观完上海文化教育设施后,在赞叹之余,总要悄悄地问我,龚市长,这么搞中央给了多少钱?市政府投了多少钱?我说,可以讲,中央是一分钱没给,市里通过政策给了10%的资金,我们用了200亿元,实际上政府给了20亿元左右,其他都是我们自筹资金得来的。一句话,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我们充满激情,海阔天空,大有作为;是改革开放,让我们走上一条加快发展事业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宣传文化系统锐意进取、率先改革,推动了文化建设。上海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因为宣传文化系统,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上存在许多弊端:一是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管办合一;二是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内部管理机制比较落后,“等、靠、要”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四是我们的人才资源配置也不合理。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管理体制入手,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内部机制的转换。从1987年开始,我们先后在宣传文化系统进行了四次体制改革。
在这之前,广电系统成功地做了三个大动作,初试改革牛刀。一是转变观念,突破广告经营的禁区。1979年1月28日,播出了全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养容酒”,之后又播出全国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引发轰动,使大家知道电视台不仅是宣传单位,而且也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1984年,我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广告经营会上公开提出,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要一手抓节目生产,一手抓广告经营,以节目促经营,用广告保节目,多快好省地发展电视事业,轰动全场,得到认可。到1987年,上海电视台的广告和其他收入突破了3000万元,大大超过了财政拨款,成为全国第一家不用财政拨款的电视台。
二是解放思想,突破新闻改革的难区。首先在新闻部开展新闻属性大讨论。通过讨论使大家明白电视台是一个新闻单位,“新”是第一位,“形”是第二位的。如果没有新闻价值,形象再好也不用去拍,把指导思想彻底转了过来。在新闻属性大讨论基础上,我们对播出方式进行改革,实现了采、编、录、播一条龙,使电视新闻由原来的录播变成直播,大大提高了新闻时效性,在全国电视界引起了很大震动。此后,中央电视台专门派人到上海学习,回去后中央电视台也开始直播了。
三是大胆创新,积极作为,突破电视栏目的“盲区”。为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上海电视台努力创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期推出了一批领先全国的电视栏目,如“新闻透视”“从观众中来”“国际瞭望”“智力游戏竞赛”“60秒智力竞赛”“卡西欧大奖赛”“大世界”“大舞台”“大看台”“海外影视”等。这些节目以其耳目一新的节目内涵和表现形态,开风气之先,令中央电视台和各地同行刮目相看,纷纷到上海考察学习,同时也使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的1亿多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饱览闻所未闻的国内外优秀电视节目。同时,我们积极改进新闻节目内容,提高经济新闻质量,扩大文体新闻,增加社会新闻,提高新闻的可看性,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上海电视台在领导和市民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了。每次重大活动,有关部门总是要问:电视台记者来了吗?有时因为突发原因记者迟到,有关部门的领导还会说,等电视台记者来了再开始。由此,大家才真正领会了我讲的“有作为才有地位”的含义。
上世纪80年代,尽管上海电视台改革开放激情四溢,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要进一步发展时也碰到了难处,主要是体制机制方面的:一是上海电视台和上海广播台各自为政,平均主义仍很严重;二是技术和后勤两台分设,力量分散;三是台长什么都管,有时忙不过来就把宣传耽误了。针对上述情况,我就和大家商量,广电局下一步改革应从管理体制入手,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内部机制转换,党委一致同意。于是,第一次管理体制改革就此开始了。
第一次体制改革,我们推出了“五台三中心”。根据广电局党委的意见,我直接向时任市委副书记曾庆红同志、宣传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和副市长刘振元同志汇报,他们非常支持我们的改革思路,让我们试着先干起来。1987年5月,经上海市委批准,决定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旗下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电视台的体制实施重大改革。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成立新闻、文艺、经济节目三个编辑室,分管新闻、教育、文艺、经济方面的宣传,对外的呼号分别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教育台、经济台和文艺台。上海电视台分别成立第一、第二编辑室。第一编辑室,负责新闻、文艺类节目,对外呼号上海电视一台;第二编辑室,负责经济、体育、社教节目,对外呼号上海电视二台。同时组建上海电视剧制作中心、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技术中心、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服务中心。这就是广电人常称的“五台三中心”体制。这种体制不仅为宣传提供了更集中、更专业、更有质量的技术和后勤服务;而且形成了竞争态势,激发了大家工作和创新热情。一时间,上海广播、电视台呈现出新节目、好节目层出不穷的新景象。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具有法人地位的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和上海有线电视台,与已建立的上海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真正形成了五台友情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建造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并在此基础上率先成立全国第一家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为探索文化企业自主建设、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深化改革,上海广电系统创收能力不断增强,到1997年收入高达15亿元,在全国率先结束了依赖国家财政拨款发展事业的局面,为形成集团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广电局还勇挑重担,支持市政府举办东亚运动会、八运会、上海电视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并出资建设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八万人体育场、东方绿舟、松江大学城,资助上海男女排球队、男子篮球队、女子足球队,为上海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次体制改革,推出了“影视合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机深入到千家万户,各种新的文化娱乐方式层出不穷,电影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地位被动摇了。上海电影制作入不敷出,人才大量流出,设备空置;广电事业正大发展,缺人才、缺摄影棚、缺技术。为此,我们在1995年果断将原广电局与电影局合并,组建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实现了发展战略规划、基建规划、宣传管理、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五个统一,为上海广播影视事业的整体推进增添了活力和实力。比如,通过将原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东方电视台的动画片制作部门合并成立动画片制作集团,取得资源优势互补效应,年生产能力从改革前的800分钟提升至1万分钟,极大地提高了动画片生产能力和水平。再比如,以原永乐发行公司和上海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为基础合并重组成立的永乐影视集团,与上影厂形成一定的竞争和促进关系,相继推出了《红河谷》《黄河绝恋》《紧急迫降》等一批佳作,繁荣了影视创作。《生死抉择》电影得到江泽民同志的高度评价,票房收入高达1.2亿元,创造了当时历史最高纪录。
第三次体制改革,我们组建了“五大集团”,即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和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为什么要组建报业集团?大家知道,《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在全国极有影响,发行量达到200多万份。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无论是资产还是创利能力都名列全国报业前茅。但是,他们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第一,重复建设,小而全,资源浪费;第二,领导体制不合理。为此我们对报纸原先的管理体制坚决而大胆地进行了改革,1998年7月,具有69年历史的新民晚报社和60年历史的文汇报社“撤二建一”,组建强强联手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报业集团。文新报业集团成立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对宣传、经营、财务、广告、发行等十个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重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不仅使总编辑能集中精力办好报纸,保证了舆论导向的正确;而且通过资源重组和集约经营,大大提高了资金和生产设备的利用效率。集团成立一年后,利润就从1998年原两报3.2亿元上升至1999年整个集团4.8亿元,2000年达到了5.2亿,总资产达到27亿。同时,还加强了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基本上杜绝了记者拉广告、拿回扣和参与经营活动的现象。按照同样的思路,我们在1999年2月,经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6月,成立上海新华发行集团;2000年10月,成立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等。
第四次体制改革,推动实现“文广合流”。针对文化局长期以来官办不分现象严重,文化系统资源配置不合理,大锅饭现象比比皆是的现象,在影视合流与报业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在征得中央领导的意见后,对文化体制改革又推出了两项举措:一是从2000年开始,率先在全国将原来分散在广电、文化和出版三个系统的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合并起来,组建统一的文化市场稽查总队,把原来分散的“五指”捏为“拳头”,为构筑强有力的文化市场管理系统提供了体制保证。二是在2000年4月,将原文化局与广播电影电视局合并,组建文化与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局,为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和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重要条件。自影视合并、文广合流后,文广集团在创作上投入3.5亿元,使一些重大节目和项目得以上马。如优秀传统节目的整理与保存,是文化局长期以来一直想做而因财力无法做的事,现在由广电系统的媒体、报业集团和文艺院团联手合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上海越剧院推出新版越剧《红楼梦》,上海歌舞团推出舞剧《野斑马》《闪闪红星》,上海京剧院推出《大唐贵妃》《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上海话剧团推出《商鞅》,上海淮剧团推出《金龙与蜉蝣》,等等。
特别是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的成功上演,更是媒体优势与社会力量联手参与文艺创作和演出的生动事例。这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著名歌剧。该剧结构宏大,气势恢宏,演出难度很大:500人组成的合唱团,160人组成的大型交响乐团,60人的专业舞蹈演员,上场演员近3000人,歌剧写成后一个多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全本演出的也只有七场,我们下决心,不仅要演,而且要在上海体育场演成实景歌剧。我们从动物园“请”来3头大象、3匹骆驼、2头狮子、2头老虎、1条蟒蛇、10匹白马、10匹杂色马等动物上台参与演出。2000年11月,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在上海体育馆首演,演出结束后,运动场四周上空焰火四溅。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艺术经理莎兰在观看演出时惊讶地问:“难道这么多演员以前都演过《阿依达》?”当她得知演员实际排练时间只有半个月,绝大多数演员都是武警战士和志愿者扮演的,连说:“这是一个奇迹!”充分显示了文广合流、资源整合的优势。《阿依达》总共投资1300万元,演出两场,最后总收益达到1900万元,实现盈利600万元。演出成为上海文化界的盛事。舞台繁荣了,演员就有了展示才华的天地,在这期间,上海涌现了一批像廖昌永、黄豆豆、赵志刚、茅善玉、梁伟平、辛丽丽等享誉全国的明星演员。同时,我们还放眼全国引进了尚长荣、陈少云、关栋天、李军、安平、钱惠莉、方亚芬、单仰平、王志萍、梁伟平、于丽红、陈莉伊等一批著名演员和导演。当时上海的舞台真是明星荟萃、好戏不断,全国每年评选,上海都是得奖大户,名列前茅。
文广合并成立上海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局后,上海宣传文化系统第一阶段体制改革基本完成,而且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了展示体制改革后的整体合力,我们又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市委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构建面向基层、遍布全市的书报零售网络——东方书报亭。经过两年努力,书报亭成为上海精神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文化亭”,服务市民生活的“便民亭”,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安民亭”,维护社会治安的“安全亭”,得到江泽民、李岚清、丁关根等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各省市纷纷来到上海考察、学习,书报亭的模式一下子推广到全国各大城市。
第二件事,是联手共建本市最大的新闻网站——东方网。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刚刚起步,基本上以民营为主,当时我就感到此事不抓,将来会失控出问题。于是我们在2000年初,组织上海主要新闻媒体共同出资6亿元人民币,联手共建本市最大的新闻网站——东方网。东方网运行不到一年,就初步确立了“大众网”“健康网”“放心网”的形象和以新为主、综合性的大型网站地位,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自负盈亏的官方网站。目前,东方网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始终位居中国新闻网站前列。
第三件事,是推出媒体或媒体集团托管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如上海京剧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舞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昆剧团、淮剧团、评弹团、话剧中心、轻音乐团、木偶剧团、杂技团、滑稽剧团由文广集团托管,上海越剧院由文新报业集团托管,上海沪剧院由解放日报托管,充分发挥媒体在市场运作、宣传推广、资金筹措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努力构建艺术院团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互利的机制,为文艺繁荣构建新型体制环境,这在全国是独此一家。
体制改革的成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上海宣传系统各个领域在宣传质量和创收方面均处于全国前列,2006年,我们有个统计: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为2349.51亿元,占全市GDP的5.61%,经济贡献率达到6%,居全国各省市区领先地位。应该说,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上海宣传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举办节庆和重大赛事活动是国际大都市文化魅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举措。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举办节庆和赛事活动都以城市名命名,例如美国纽约伍德斯托克流行音乐节、英国伦敦BBC逍遥音乐节、法国巴黎秋季音乐节、德国柏林艺术节、爱尔兰爱丁堡艺术节。就是奥运会,也不以国家名命名,而是以城市名命名,如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英国伦敦奥运会,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是北京奥运会。由此可见,节庆和重大赛事活动也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从1986年以来,上海先后举办过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时装文化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及东亚运动会、八运会等活动。从实践来看,我认为举办节庆和重大赛事活动对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至少有五大作用:
一是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号召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上海。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外国了解甚少,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观念,又缺乏必要的信息渠道。另外,出国访问时,在国外媒体上很少看到中国的形象,听到中国的声音太少了。当时,上海已同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城市,我就想到搞一个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电视媒体交流加快、加深上海和各国之间的了解,我的这个想法与市外办领导不谋而合。于是,我们从1984年起,就积极筹划举办国际电视节目展播活动。
1986年8月初,在市外办领导的支持下,上海广播局上报广电部请示举办电视节,尔后,广电部请示中宣部,中宣部回复,地方性的节庆经地方人大通过即可实施。消息传来,大家非常振奋,经市委同意,市人民政府于8月27日致函市人大,要求在市人大常委会上增加一项审议批准举办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议程。8月29日,在市人大第八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我代表广播局作了关于举办“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情况说明,经过审议,常委会委员一致通过在12月份举办上海电视节的决议。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从地方立法角度确立举办节庆活动的决议。
第一届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开幕式在南京路展览中心大厅举行,气势十分宏伟,江泽民等市领导和广电部部长艾知生亲临会场,16个国家的18个友好城市不仅派出了以市长为团长的代表团,而且这些城市的23家电视台选送的电视节目多达121部,其中有电视剧、文化专题片、音乐、舞蹈和纪录片,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各友好城市人们的生活状态、经济情况和文化形态,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异国风情,让上海人民大饱眼福。每到晚上,大家就围坐在电视机旁,上海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景象。市民反响很好,有位观众在来信中说:“电视节应大力赞扬肯定,她开全国之先,创电视之新,其意义不仅在丰富电视节目,重要的是让上海人民了解世界,也让外国的城市了解上海、熟悉上海。这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新途径。”加拿大魁北克广播电视台台长回国前对我们说:“我没来过上海,认为上海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现在看到上海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上海,上海的变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这两段讲话中可以看出,电视节的举办,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让上海人民了解了世界,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改革开放的意识,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上海,塑造了上海城市的形象。广电部部长艾知生在开幕致辞当中特别强调,“上海电视节的举办,是广播电视界贯彻改革开放方针的一个创举”。江泽民同志后来给我们题词,“友谊的纽带,合作的桥梁”。
二是有利于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老百姓视节庆活动为自己的节日,盛大的宴会。因为节庆活动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节目,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成立到2017年,一共有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4万多名艺术家,700多个中外艺术团体到上海演出,共上演1034台节目,有超过465万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同时,为使艺术节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节日,我们还动员文艺团体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进街道。刚开始叫周周演,我说要改成天天演,还要求电台实况转播。我们作了一个统计,从1999年到2013年,一共举办了5000多场的各种类别的群众文艺活动,有超过10000个艺术团体到社区进行表演,吸引3000多万人观看。上海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大舞台,整个城市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激情,真正使艺术节不光是艺术家的节日,更是老百姓的节日。
三是为文化产业及其从业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创意的活力。节庆活动涉及方方面面,包含了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人为了能参加我们的节庆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参加竞争。比如说,参加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不是你有节目就可以来,要中标的。我们事先要到各个省市去看,考察哪个节目好,我们才要,节目不好不要。我们也到国外去看,好作品才能进来。所以国外也好,国内也好,文化团队为了进艺术节,早在一年甚至几年前就有创意了,拿最好的东西到上海来。当然,上海为他们服务的各种行业也是各显才华。节庆的大舞台为我们的艺术工作者和文化产业的各种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大舞台和一个没有围墙的大作坊,使文化产业创意活力迸发出来了。
四是体现了城市的执政和管理能力。节庆活动不仅是文化展演,同时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安全、交通、宾馆、餐饮,还有旅游、接待等各方面工作。这个工作既要做得安全又要热闹,而且还要有序,才能吸引人们参加,参加以后还想再来。这就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体现了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我们上海这种艺术节庆活动非常多,5月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6月上海电视节,7月上海国际电影节,10月茶文化节,以及快要开始的11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再加上体育赛事等等。所以我们的公安、消防、政府职能部门等,一般一个月就要组织一次大型节庆活动。现在上海搞大型活动底气这么足,跟我们过去搞节庆活动、重大赛事活动是有关系的。
五是塑造了城市品牌,营造了文化环境,大大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举办艺术节庆活动,环境卫生要搞好,基础设施要完善。参加节庆活动的,除了文艺工作者,还有很多外国游客、企业商人,他们看了以后,对上海城市形象评价很好,就会吸引他们前来投资。八运会开幕式结束后,有位香港大企业家说:“上海开幕式搞得这么好,的确很难,上海通过这次开幕式充分显示了上海人的水平、素质和能力。上海有这么好的形象,我们和你们做生意非常有信心,非常放心。”所以说,我们举办节庆活动,是塑造城市、建设城市,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同样也是决定上海文化宣传教育事业发展,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关键一招。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的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我们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继续发扬当年那种努力拼搏,敢试敢闯敢作为敢担当的大无畏精神,继续发扬当年那种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领先精神,继续发扬当年那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乐于奉献的精神,继续发扬当年那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学互帮,协同创新的团队精神,我认为,上海作为卓越的全球性的国际大都市,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梦想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