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

2018-11-18 14:09:30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公众思政微信

● 左 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微信作为传媒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沿指标,以创新媒介的面目全面渗透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为此,开展以微信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舆论场已进入微信时代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基于智能手机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实时位置等的即时通信服务App。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微信月活跃账户数高达8.89亿。从2012年8月推出微信公众账号以来,截至目前,我国微信公众号已超过1000万。此外,在微信活跃用户中,25%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微信普及率和使用率的双高局面,时刻影响着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高校舆论场已进入微信时代。

微信的传播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微信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载体。经过若干年的完善与创新,微信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情绪表达产生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从功能上看,微信把文字、图片、语音等各种通信形式有机结合。其次,微信社交圈以同学等熟人社交为主,也可以利用LBS地理位置技术,通过“摇一摇”等方式与陌生人建立人脉。第三,微信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用户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关注订阅号,获取更精准信息。此外,以微信支付平台为载体搭建的微信红包等功能,提供大量生活便利;微信表情包的设计更是让其娱乐功能得到极大发挥。

从传播特点上看,微信交流呈现即时性与互动性。与e-mail的延时性相比,微信文字、视频等发送方式具备高度即时性。同时微信群聊天功能把线上人际交流从一对一扩大到一对多等模式,交互性提升。其次,传播内容具有私密性和精准性。微信可以实现“点对点”“点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微信公众号发布方可通过后台显示的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将受众进行细分,使推送更具精准性和针对性。第三,沟通语言的鲜活性。微信不仅能够发送文字信息,还可发送语音、表情等,使信息传播更具温情。

二是微信日益具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价值。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微信“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极大突破了时空限制,便于学校思政工作力量及时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进行有效引导。

微信的私密性与精准性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性。当下大学生绝大部分为“95后”,他们在选择和使用媒体方面偏向多样化。

微信的多种通信手段有利于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态。借助微信,教学跨越时空限制,学生亦可与老师透过微信作即时交流,这种双向互动有助于学生在交际中完成自我成长。

三是微信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阵地。在这个“无人不微”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想取得实际效果,就应该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与教育载体方面有所创新。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需要创新。当代大学生是虚拟互联网世界的第一代原住民,因此教育者应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创新。微信已从通信工具蜕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富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时效性和趣味性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结合,传递青春正能量。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需要创新。在“人人皆有麦克风”的时代,传统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育模式受到较大挑战,学生更希望在相互探讨交流中整合信息。

二、高校运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

(一)思政课教师利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此次调查活动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共214人,其中只有4名从不使用微信,每天使用微信的比例达90%。微信在教师群体中的普及为教师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思政课教学形式丰富。调查显示,86.46%的老师使用过微信开展教学工作,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另有部分老师通过创建个人公众号和微课丰富教学。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升。20.26%的教师表示通过借助微信开展教学,上课抬头率提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师生关系更融洽。89.61%的教师表示已添加了学生微信号并关注朋友圈动态,关系亦师亦友。但也存在问题:一是某些教师使用微信的技术有所欠缺,造成了教学中运用微信频率不高。54%的老师表示“运用微信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一般,认为“吃力”的占16.2%。二是多样化的微信授课仍需发掘。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借助微信开展教学仅限于通过朋友圈分享资源等基础功能,而开设微课等新形式则有待探索。

(二)思想政治辅导员利用微信开展思政教育。调查显示, 96%的辅导员“每天使用微信”,“偶尔使用”的仅占3.7%。认为“有必要将微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并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微信载体建设”的占94.1%,并已取得一些成效:一是从宏观上,92.5%的辅导员添加了学生微信号,通过朋友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在班级微信群传达学校通知。从线下到线上、双线协同育人的工作方式,延展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二是从微观上,部分辅导员创建辅导员个人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有价值信息。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互动缺乏,距离感强。调查显示,经常使用微信与辅导员交流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17.68%。二是为新而新。调查中仅有12.50%的辅导员创建了个人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内容单一,甚至有的已成为僵尸号。

(三)上海高校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党中央、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和出台相关政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通了校园微信,并取得一些成效。一是高校微信公众号成为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多功能融入性载体,二是校园微信平台在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学校品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微信公众平台对于高校而言仍属于新生事物,尚处“浅尝辄止”状态,没有形成体系。研究发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同质化,缺少品牌特色。某高校共有50多个公众号,但定位不明确,严重影响用户体验。高校微信平台存在“有深度”与“有热度”的矛盾,二者不平衡最终会导致官微的存在价值丧失。

三、从复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的实践看微信思政教育路径

微媒体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也是新路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用微信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这方面,复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做了不少有益尝试。

(一)创新思政观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一是要树立阵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要树立平等观念,将受众的反馈作为做好内容生产的根本源泉。三是要润物细无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宣传内容和媒体运用手段,从而融入学生心灵,形成观念认同。

(二)以立德树人要求为根本,做好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立德树人的高校育人目标为根本,复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进行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尝试:一是紧紧围绕国家重要时事热点,第一时间发布传播效果好、范围广的原创热点图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最新动态。推送“喜迎十九大,复旦新变化”等栏目,持续推出党的十九大专题内容20余篇,全方面多角度覆盖十九大内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国产C919首飞成功当天,第一时间推送《起飞在即/C919首飞前,来听复旦教授聊聊大飞机》,邀请参与C919设计研发的航空航天系教授介绍我国商用飞机发展进程。二是配合学校各项重要活动,采取研究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推进网络思政内容生产。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开展“校风学风大讨论”的工作要求,推送20余篇校风学风专题稿件;定期推送十佳三好导学团队、优秀党员等人物专题稿件,深入挖掘典型人物,激发朋辈激励作用。

(三)以规范公众号日常管理为要求,开发新应用与新服务。复旦研究生公众号的服务内容主要分为两块:一是在微信后台应用中开发“微茶厅”、微信矩阵等;二是固定推送栏目,360度围绕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步。在后台应用功能方面,“微茶厅”致力于搭建常态化、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基于“复旦研究生”和“复小研”微信公共号开发自主学术平台“微茶厅”,真正做到“让学术融于生活”。微信矩阵目前已涵盖50多个校园微信平台,“小研部落”“校园攻略”“团学精彩”三大矩阵版块精确定位服务广大研究生。固定推送栏目则按照时间节点,开学伊始推送研究生新生生活篇等文章,帮助新生迅速适应研究生生活;及时发布学生外出交流等日常通知,及时整合学校各部门紧急通知,成为研究生信赖的生活小助手;推送实验室安全等专栏,在新媒体网络阵地做好安全工作。

猜你喜欢
公众思政微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