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上海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2018-11-18 14:09黄金平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12期
关键词:浦东改革开放上海

● 黄金平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时刻关心着上海的发展。特别是1988年后,邓小平连续7年来上海,思考改革发展的大势大局,为上海勾画加快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开启上海由我国改革开放“后卫”向“前锋”历史性转换的新征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邓小平指导上海改革开放的实践,感悟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战略思想,对于上海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了破解当时干部队伍政治上不纯、年龄偏高、文化偏低的困局,着力探求建设一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干部队伍的方法和途径。

1979年7—8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到上海等地视察,根据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国际形势,提出要大量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7月21日,他在接见中共上海市委全体常委时,专门就选拔年轻干部和建设省市领导班子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大问题是接班问题,任何地方、任何部门都有这个问题。现在就要有意识地选一些比较年轻的人,这是党的战略任务、根本任务。[1]

邓小平指出,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老同志先后都恢复了工作,但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了,精力不够,又多数有病,并不能真正顶班。有的即使现在能顶班,再过五年也不行了。因此,从现在着手,三年内的任务是选好一、二、三把手。选四五十岁的、身体好的、能坚持八小时工作的。如果说,三中全会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这次就是解决组织路线问题。他还要求老同志要有意识地培养、帮助并大公无私地选拔年轻力壮的人,要任人唯贤,选真正好的,不能论资排辈。并指出,讲解放思想,这是最大的解放思想。现在相应地要解决组织路线。组织路线,有党规党法问题,有组织纪律问题,但现在最迫切的是班子问题,是找接班人的问题。[2]当时,上海市委共有20个常委。在谈到上海市的领导班子问题时,邓小平说:上海市常委可以减到9人。如果能比现在的班子再年轻一点更好。

在邓小平的直接指导下,1981年11月,上海市委召开组织、人事、纪检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中央部署的任务和要求,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这是全党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从1982年1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推荐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从中培养、发现一批优秀人才。同年6月,市委组织部增设了青年干部处,专门负责中青年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在选拔干部的标准上,就是按照中央提出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要求。根据邓小平提出的要“深入到群众中去选拔人才”的指示,市委、市人事安排小组和中央工作组通过请老干部、老专家、社会知名人士推荐青年人才,从“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的同志中寻找人才,到综合性研究机构和决策机构中选拔人才,深入经济实体选拔有改革精神、有创见、注重实干的青年企业家,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知识分子集中、人才密度较高的单位发掘人才,从共青团系统选拔人才,以及到统战系统中去发掘人才等多种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比较,提出了由吴邦国、黄菊等18名年轻干部组成的名单。1983年2月,正在上海视察的邓小平看了上海市委推荐的这18名中青年干部的名单和材料后十分满意。

上海市级领导班子配备在体现“四化”要求上取得了一定成效。1983年3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原来上海市委的19名常委中,只留下了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等5名老同志,同时从这18名中青年干部中选拔了吴邦国、黄菊等7人进入市委常委。在当年4月召开的市八届人大上,选举产生了7名正副市长,其中6名副市长都是新当选的,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49.7岁,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都很高,有两位是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

同时,上海还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按照“先进后出”“边进边出”的原则,对区、县、局以及大厂、大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和加强,一批老干部从第一线退下来,或者离职休养,充实了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调整后的区、县、局以上领导班子正副职人数共1188人,比1982年底调整前减少了126人,其中新提拔的年轻干部达到656人,成员的平均年龄52.8岁,比调整前降低了7.3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成员占班子成员总数的比例上升到64.4%,比调整前提高了30.6%,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班子成员总数的36.9%。[3]

在邓小平的关心下,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培养造就了一支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为上海下一步改革开放积蓄了充足的能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历练,这些干部挑起了建设上海的大梁。到90年代,邓小平仍一如既往地关心这件事,特别是1992年视察上海时,他多次提到干部要年轻化。1992年2月,他对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说:“21世纪是年轻人的。干部要年轻化,用人也要解放思想,胆子要大一点。人无完人,年轻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同志就没有缺点?老同志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年轻化要从基层搞起来,现在的基层比过去更大,宝钢也算是一个基层。要提拔一批年轻人,这样才能后继有人。”[4]

可以说,没有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伟大战略,没有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下上海的干部准备,没有上海历届市委领导的历史责任感和高风亮节,就不可能有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发展。

二、开发开放浦东,树立起我国更加开放的旗帜

浦东开发开放,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跨世纪伟大工程,是中国继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及海南5个经济特区和沿海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邓小平审时度势、亲自树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在邓小平的推动下,浦东开发开放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国家战略,成为中国开放战略重点转移和上海重新崛起的突出标志。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国内外、党内外都有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能否继续表示怀疑。邓小平在总结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在国内和国际风波中站住脚的原因时,明确地指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国内风波和国际风波面前,我们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巍然屹立。基于这样一种对大局的清醒判断,邓小平在1989年6月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现在国际上担心我们会收,我们就要做几件事情,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而且要进一步地改革开放。”他还明确提出:“要把进一步开放的旗帜打出去。”[5]

1990年1月21日,邓小平来上海视察。自1988年以来,邓小平每年都来上海,这是第三次。就在邓小平到上海的两天后,国家主席杨尚昆也到上海视察。邓小平在上海期间,特别提出:请上海的同志思考一下,能采取什么大的动作,在国际上树立我们更加改革开放的旗帜。[6]2月2日上午,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就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向杨尚昆作汇报。当天,市委开会商量,大家推选中共上海市委原第一书记陈国栋以开发浦东为主题再汇报一次。当天晚上,在西郊宾馆,杨尚昆仔细听取了陈国栋关于上海开发浦东的准备工作及设想。听完汇报,杨尚昆很满意。事后,杨尚昆向邓小平作了通报。2月13日,邓小平要回北京了。在去火车站的汽车上,邓小平对送行的朱镕基说:“你们提出来开发浦东,我赞成。你们去向江泽民同志报告。”朱镕基当时说:“江泽民同志刚刚从上海到北京,他来讲上海的事情不方便。” 邓小平最后说:“好,我来讲!”[7]

邓小平回北京后,对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说,我已退下来了,但还有几件事,我还要说一下,其中之一就是上海的浦东开发,你们要多关心。[8]2月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关于开发浦东的请示》。3月3日,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在谈到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时指出:“比如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9]

在邓小平的倡议和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派邹家华、姚依林率领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上海进行实地论证。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到上海正式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要加快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是我们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我希望上海的同志们把开发浦东的事情办好,使上海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10]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委、市政府,原则同意上海报送的《关于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请示》,指出:“开发和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部署,”“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一定要切实办好。”

浦东开发开放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决策。邓小平不仅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倡导者、决策者,而且始终关注浦东开发开放。1991年1月至2月,邓小平在上海期间指出:“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11]1992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听取了市委书记吴邦国和市长黄菊关于浦东开发的汇报后指出:浦东开发晚了,但可以借鉴广东的经验,可以搞得好一点,搞得现代化一点,起点可以高一点。起点高,关键是思想起点要高。后来居上,我相信这一点。[12]1993年12月13日,邓小平冒雨视察浦东。汽车经南浦大桥,驶向内环线浦东段,视察浦东的罗山路、龙阳路两座立交桥。沿路看见浦东的建设景象,已经初具规模的浦东基础设施,他笑吟道:“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浦东开发开放,不仅使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迈入率先开放、领先改革、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而且带动全国改革开放由沿海向沿江和内地全面展开,使我国进入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把处于“后卫”位置的上海推向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此后,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从而使上海浦东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心和指导下,28年来,浦东从一片阡陌农田发展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9651亿元,年均增长15.1%;财政总收入从开发之初1993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938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已超过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3万亿元。今天的浦东,以占上海全市1/5的面积、1/4的人口,贡献了1/3的经济总量,是上海经济的增长极和发动机,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三、发表“南方谈话”,推动上海人民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先后来到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他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精辟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里程碑。上海,是邓小平视察南方的最后一站。在上海期间,他着眼于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推动上海人民的思想大解放,从而揭开了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崭新篇章。

打破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针对姓“资”姓“社”问题,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在视察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时,指着一台正在工作的机器说,这台设备原来姓“资”,因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现在它姓“社”,因为在为社会主义服务。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邓小平反复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得出的重要结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举,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对曾经计划经济比较典型的上海,邓小平要求积极开展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为全国起示范作用。1990年代初,邓小平在与上海市委负责同志谈话时强调指出:“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正是在邓小平 “三个一点”的激励下,上海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率先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探索,整体推进“企业、市场、社会保障、政府”四位一体的综合配套改革,不断促进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在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上海大胆试、大胆闯,在许多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发行B股的股份公司、第一家期货交易所、第一块以批租形式有偿转让的土地、第一个地区性国有资产管委会、第一个社会性再就业中心……这些新的举措和新的突破,对加快上海经济建设步伐和增强经济中心城市功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他强调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他一再指出:“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对此“要注意很好地抓,坚决取缔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发展”。[13]1992年2月12日,在视察闵行开发区时,邓小平要求上海交出两份合格答卷,一份是经济建设,一份是精神文明。他说,到本世纪末,上海浦东和广东深圳要回答一个问题,你们是姓“社”不姓“资”,而且你们两个地方都要做标兵。一个方面你们要讲综合国力,一个方面就是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按照邓小平的指示,20世纪90年代上海在物质文明建设不断推上新台阶的同时,不断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三个不动摇”: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心不动摇;在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不动摇;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过程中,突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不动摇。从上海实际出发,提出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牢牢把握导向,抓住工作载体,发动群众参与,制定配套政策,使邓小平理论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塑造了国际大都市的文明形象,为推进上海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加快上海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指出:“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强调:“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14]在邓小平为推动上海改革开放所作的一系列指示中,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他每次来上海,都谈到要抓住机遇。1992年来沪时,邓小平叮嘱:“这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你们要大胆地闯一闯。”1993年在上海春节团拜会上,邓小平说:“上海人民在1992年做出了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你们上海去年努力了一年,今年再努力一年,乘风破浪、脚步扎实,克服困难更上一层楼。”1994年,邓小平最后一次视察上海,回京那天,他特意把市委书记吴邦国和市长黄菊叫上火车,嘱托道:“你们要抓住20世纪的尾巴,这是上海的最后一次机遇。”

邓小平的嘱托和期望,成为上海人民奋发进取的巨大动力。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指导下,上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突出成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上海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两大国家战略,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推动上海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浦东改革开放上海
浦东从先行者到引领区
浦东开放,三十年激荡中国活力
30年 浦东实现了“五大跨越”
浦东开发开放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