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江
南水北调,是我国战略性的超级工程。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对于国家宏大战略的报道,传统的做法是报道篇幅长一些、播出力度大一些、编排处理明显一些。《十堰晚报》在策划聚焦重大战略报道时采取“系列化”报道形态,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重大战略决策细分化、具体化,创新报道形态,强化影响力;长期计划、超长时间予以关注南水北调这一焦点与热点,从“宏大命题”中梳理提炼出“系列主题”,化宏观部署为具体内容,化抽象理念为具象要素,便于形成系列主题报道计划。
如何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提升战略报道的宣传效果和影响力?那就必须在分量之“重”、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上下功夫。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速度极快,新闻更加碎片化。作为地方媒体,不仅反应要快,同时也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去开拓,把国家层面的宏大战略与地方实践结合起来,推进报道创新,深度挖掘贴近性,讲好故事,说暖新闻。
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三周年到来之际,该报再次特派记者踏进“同一条”河流。用镜头和笔触,为读者呈现一个别样的丹江口水库。高峡平湖、万顷碧波,从上游的汩汩溪流,到丹江口水库的烟波浩渺,库区正伴随着悄然上涨的水位发生着变化。《汉水北上三千里,高峡平湖烟波渺》、《环库公路滨水出,秋水长天入画来》、《库区橘园又飘香,橘农玩出新花样》、《十七孔桥烟波里,滨江新城画中起》、《悠悠剑河汇汉江,遇真宫前平湖起》、《万千故园浩渺中,3万渔民已转身》……2017年11月6日至16日,《十堰晚报》陆续推出6篇图文并茂的“蓄水167米——丹江口库区见闻”系列报道。
新闻贴近性是新闻的价值评价标准之一,是指新闻事实令人关切的特质。这种接近主要指地理、心理、利益、年龄及厉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新闻贴近性是新闻媒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新闻媒体坚持以人为本赢得读者的应有之义。坚持“三贴近”是新时期、新阶段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十堰晚报》聚焦南水北调的报道,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大气、和谐、权威的整体宣传效应,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关注这一重大题材报道,水源区媒体责无旁贷。为了深入报道这项世纪工程,早在2013年11月22日至12月4日,《十堰晚报》“南水北调中线行”就调派采访组从丹江口水库出发,沿着清水北送的航道,短短13天内往返4000多公里,全程实地探访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
从2013年 12月16日至2014年1月1日,《十堰晚报》陆续推出13篇“一路向北——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见闻”大型专题系列报道,图文并茂地聚焦丹江口大坝,河南陶岔渠首、湍河渡槽、方城垭口、沙河渡槽、穿黄工程、穿漳工程,河北古运河暗渠、滹沱河倒虹吸、西黑山节制闸,天津曹庄泵站,北京惠南庄泵站、大宁调压池、团城湖、密云水库等一项项工程,定格一张张面孔,见证南水北调的恢宏与伟大。这组报道不仅记录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水资源状况、工程建设情况,还深刻反映了受水区群众对碧水早来的期盼和对丹江口库区人民的深深谢意。
大型专题系列报道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市民热议和好评。南水北调办公室、环保局、水利水电局、移民局等单位和部门的相关人员,对这组重大题材报道十分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未来发展息息相关,这就为《十堰晚报》做好重大题材报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做这组报道的时候,采编人员用百姓的角度和眼光去透视重大的命题,从而使报道举重若轻,使重大题材报道走进普通人,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
只有有责任感的媒体,才能抒写细腻的故事,才有感染力和公信力,才能赢得信任,才能赢得未来;报道有善意,有温度,有品位与风格,有立场和态度,才能在新媒体信息渠道多元,传播者良莠不齐的环境下,守得住底线,稳得住心神,站得稳立场,挺得直腰杆,经得住考验。
重大题材新闻具有主题深远、影响重大的特点。主题深远在于准确地挖掘思想内涵。地方媒体关注重大题材报道必须追求思想性,从而提高深度,树立权威性。《十堰晚报》将挖掘重大题材的思想性和创新性,成为提升传统纸媒竞争力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集中版面,多视角、多侧面、全方位地集中突出报道。
浩浩大江北去,赫赫伟业千秋。历时半个世纪,当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已进入倒计时。为见证、迎接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时刻,2014年10月14日至24日,《十堰晚报》连续11天、每天以至少8个版面的规模,分“起”“承”“转”“合”四大篇章,重磅推出92个版的南水北调纪念特刊“大江北去”,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共鸣,热烈追捧。
为精心打造这份纪念特刊,该报派出多路记者,耗时近一个月,环丹江口水库水路、陆路并进,挖掘调水背后感人的故事;全景式、多视角呈现世纪工程跨越60年的波澜壮阔历史画卷,以国家工程宏大叙事为背景,充分彰显了库区人民的牺牲奉献精神。
《1952年,毛主席提出南水北调》、《雄兵十万,土法上马腰斩汉江》、《周总理指示,停建三年的大坝复工》、《大坝加高:穿越半个世纪的论证》、《调水三条线,十堰成中线核心水源区》、《南水北调: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他们的到来,水源区人民倍感温暖》……“起”篇,从起源,起点,起步入手。
《十堰——京津冀千里亲缘一水牵》、《受水区:感谢十堰人民的奉献牺牲》、《绿色,十堰最大的民生福利》、《媒体:十堰用大爱守护清水》……“合”篇,从合作,合意,合唱展开。
南水北调纪念特刊“大江北去”从调水起源、十堰担当、转型发展和南北合作双赢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报道,高度契合波澜壮阔的调水世纪工程,把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主打内容,提供了更宽的背景、更好的角度、更深的分析;以更准确的事实真相,告诉读者真正想要拥有的内容,为读者释疑解惑、拔云见雾,带来更多的阅读兴趣;既是发挥优势、彰显主流地方媒体的标志,又是展示权威性、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在重大题材面前,很多媒体都是在事件发生之初就一哄而上,很难出现只有一家媒体参与的独家新闻。
所以,想做独家新闻,尤其是地方媒体做独家新闻,一定要把读者想要知道的实用性、服务性重大题材做成特辑进行系统报道,化平淡为神奇,让读者感到地方媒体在重大题材面前同样能够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大江北去”具体到每篇报道,又各有思想主题,比如为何要实施南水北调,如何确保水质安全,移民怎样搬迁,水源区与受水区如何开展合作等;最终推出的特刊将思想内涵进一步升华,揭示了整组报道的深刻内涵。
重大主题报道必须贴近实际、贴近受众,在互动、融合中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2014年10月14日,“大江北去”纪念特刊见报当天,点燃了十堰报刊市场许久未见的旺火。一时间,《十堰晚报》零售点销量大幅增长,特别加印的1.6万份报纸也销售一空,不少报摊要求增加当天报纸份额。
该纪念特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库区人民热捧,报纸热卖,连续多日加印;放大100倍的巨报巡展,库区群众扛着板凳到广场逐页阅读,学校组织学生观展并写读后感;市领导高度关注,市委书记周霁充分肯定,并向湖北日报总编辑推介这一报道,湖北日报随即派出近20人的采访团赴十堰采访报道;上级媒体关注,湖北日报、搜狐网、凤凰网等刊发报道高度评价。
《十堰晚报》作为地方传统纸媒,始终对南水北调这一重大事件保持了高度热情和持续的关注,根据受众特点和报道方针有选择的进行新闻报道,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引导到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无形中打开了城市的情感闸门。“《大江北去》足以佐证:重大题材面前,地方媒体完全可以展示‘好声音’”——新闻出版部门点赞,审读机构发专号阅评。
系列报道《大江北去》题材重大,主题鲜明,规模宏大,图文精美,结构精巧,可读性强,且具重要史料价值,社会反响强烈,在全国南水北调同题材报道中,独具特色,是地方媒体大题大作的成功之作,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心血之作,也是歌颂伟大祖国建设成就的深情之作。该作品已获评2014年度湖北新闻奖一等奖。
以“南水北调”题材为例,《十堰晚报》的成功之处,正是以准确、清晰的市场定位,用平民视角拉近报道对象与读者的距离,与读者互动交流,以市民生活报的身份把握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创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品牌。无论读者是想了解南水北调的过去、现在或是未来,无论是想汲取知识亦或收获感动,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满足读者的口味。
参考文献:
[1]文成国:《社会主任核心价值观与新闻传播》,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年版
[2]王同元:《重大战略报道“三创新”》,《光明日报》2011年10月9日
[3]马和来:《重大主题报道的视角与深度》,《新闻实践》2012年第6期
[4]张宏:《新媒体时代新闻题材的挖掘和把握》,《新媒体研究》2016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