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纸媒编校质量的提升策略

2018-11-18 13:56朱可江
新闻前哨 2018年4期
关键词:编校差错规范

◎朱可江

在互联网已经深度改变传播生态的当下,新闻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变化,纸媒上出现的任何差错,都可以通过网络无限放大。传统纸媒要站在文化传播者的高度,以不变的责任和坚守,应对新闻生产环境的千变万化,努力把差错降到最低程度。

一、现状:网络环境带来差错新“变种”

业内一般把新闻报道中的差错归纳为三类,即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从日常采编实践看,单纯的政治性差错基本可以杜绝,事实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则防不胜防,特别是网络环境给原有以掉字、多字、错别字为主技术性差错,增加不少“变种”,这些差错有时可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的事实性差错、政治性差错,甚至酿成媒体的重大差错。

键盘输入时选择不仔细,音近字、形近字等引发的差错增多。不同输入法以及电脑的联想、复制等多种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如,某报曾在文内把“检察院”误写为“检查院”,把“网络党员276人”中的“网罗”误写为“网络”,后来追查,是记者在键盘选择时错误。小失误酿成重大政治差错。

对词语意思掌握不牢,乱用错用,甚至造成意思相反。在这方面,错得最多的是“首当其冲”“一发不可收”等词。如,“项目落地,拆迁工作首当其冲”中的“首当其冲”应为“是当务之急”;“围绕资料最减、效率最高”中的“最减”,则错在作者对“减”“简”二字的理解上。

明显的逻辑错误。这类差错本身不是错别字,而是要结合文本的上下文逻辑、语言环境等,来判断作者要说什么,说得是否正确,但很多时候却被编校人员忽视。如,在谈2017年工作时,仍用“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来表述,“十三五”开局之年应是2016年。逻辑错误导致事实性差错。

另外,还有误写乱加、多字少字、用词不规范等错误,不一而足。差错无时无刻都可能存在,而且千奇百怪,就看我们有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将其一一纠正。

二、成因:经验和积累不足,环节失守

办媒体出现差错在所难免,但出错频率高,特别是一些低级错误频发,老问题依旧,就应该深刻查找原因了。

采编校作风不踏实,轻易放走错误。“文中有导向,笔下有千钧”,强调是媒体的责任。当前,采编校队伍流动性较大,出版时效越来越快,有的记者没有养成认真阅读原稿的习惯,对多字、少字和别字没认真检查就提交了稿件,心里想着后面还有编校把关,把应在本环节解决的问题推到下一环节;有的采、编、校人员存在盲从心理,要么认为稿件已送审过,绝对保险;要么认为值班总编的改动绝对正确,这种“绝对相信”带来的“绝对免检”,有时恰恰导致差错越过层层关口,呈现在媒体上。

知识功底不牢固,基本用法出错。由语言文字功底不牢带来的差错,近年有增加趋势,主要表现在对字、词意思的一知半解或大而化之上。比如,将“宠辱不惊”用为“荣辱不惊”;将“文化底蕴”写为“文化底韵”等。受知识面限制带来的错误也很常见,比如,将容积与体积、体积与面积的单位混用等。

口语中的不规范表达,影响书面用语。比如,口语中常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表述为市人大主任,把“的”“地”“得”随意混用,这些日常的不规范表达,一定程度上让编校人员放松警惕;而网络交流中,字、句使用的随意性,也降低了编校人员对规范文字的敏感度和容纳度。笔者曾对某报连续6个月的差错进行统计,发现年轻采编人员的差错率明显偏高,并且不规范的表达也占相当比重,这与青年人网络用语的习惯不无关系。

新词层出不穷,跟不上最新标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汉语每年产生1000个左右的新词,网络流行语更是一茬接一茬,特别是国家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举措的密集出台,新的时政词汇相继推出,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外行话”。比如,有的媒体把“一带一路”倡议误写为“一带一路”战略;把“贫困地区脱贫”误写“贫困地方脱贫”等;而“长江大保护”早已取代了“长江万亿经济走廊”“项目向长江两岸集中”等提法和表述。

传统校对方式发生改变。采编数字化环境下,校对人员对稿件的校对多在编辑初审过的大样上完成,少了对原稿的依赖;网络又让不少校对人员省掉查阅词典、追根溯源的流程,遇到疑问上网百度,网上答案鱼龙混杂,若不加甄别,可能会错上加错或者将对改成错。

奖罚措施落实不力,间接给差错开绿灯。奖、罚是编校质量制度的一个环节,有的媒体担心处罚伤面子,怕批评人、处罚人,问责的“拳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奖惩措施行若空文;有的媒体奖罚尺度不分明,一个标准定差错,引不起全员的重视,刺激不了?“记性”。

三、解困:谨记责任,不容半点侥幸

媒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认知、教化的功能,一个差错频发的媒体,等于自降身价,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大打折扣。针对当前编校质量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媒体人应时刻谨记责任,在规范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新环境下的编校方式和技术手段。

强化责任意识,把降低差错作为打造媒体和个人形象的一部分。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媒体要从体现文化担当和责任担当的高度,重视和提醒差错的危害性;每个人要把自己当作媒体的“把关人”,把差错当作个人形象的一部分,时刻保持对文字的敬畏,以细琢细磨的态度对待经手过的稿件,不容半点侥幸。

合理利用网络,探索适应数字化采编的编校机制。互联网是工具,既要充分利用网上信息,为校判信息提供依据,也不能照单全收,要注重信息的出处,把网络查询与新闻当事人、工具书等有机结合。规范业务流程,明确责任分工,采编校合一,让一人身兼数职,看似高效,实则存在局限和缺陷,好比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采、编、校各有不同的视角和侧重,三者可以相互补充,但不能完全代替。建立定期学习制度,把差错预防作为业务学习的一部分,对差错多的人经常以集体补课的方式“回炉”,用制度督学。完善纠错制度,既要发动媒体内部纠错,也要用外力加压,请读者纠错。严格奖惩措施,定期公布差错人,对常年差错居前的采编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和组织处理。只有久久为功,日积月累,才能形成习惯和定势,收到成效。

实时更新知识储备。语言是时代的风向标,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方面,有些汉字的用法在不断更新,媒体要及时发布权威部门的更新内容,以确保大家按照词法编校;另一方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涉及国家治理层面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推出,编辑部要对这些新词汇、不同步的提法和表述及时汇总、学习,让全体采编人员头脑中有明晰的界线,准确掌握、运用,确保新闻宣传只帮忙不添乱。

列出词语的使用红线和禁区,发布风险提示。既要列出常见的词法、句法和逻辑差错,以便及时校正,又要将一些格调不高、品位低下的网络词汇纳入使用禁区,还要对随意对传统词汇的改装嫁接,随意更改固定用法等行为发布风险提示,带头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带头维护语言的纯净。

新闻媒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和平台,胡乔木同志曾以“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作比,强调报纸内容的示范效应。发现差错需要一个能摒弃喧嚣,静心阅读的环境,也需要个人综合素质打底子,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浮躁之气和媒体间激烈的竞争,有职业理想的媒体人,更需刻意培养自己的专注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学会积累和沉淀,每每在稿件和版面上写下自己名字时,内心应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

猜你喜欢
编校差错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来稿规范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编校手册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