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群,仝 晓
(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则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1]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着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凸显。在改革开放40年到来之际,很有必要开展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此想,本文拟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成果,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促进反思,进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拓宽理论研究视野,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始终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围绕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调整和深化,在时间和内容上与党的相关政策、会议以及领导人的相关讲话保持着特定的关联性、延续性和相继性,其研究进程呈现阶段性特征:相关实践及其研究大致经历了调整、重建、改革与创新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积累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开放初期,国营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确立了党组织在国营企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之后为减少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束缚,党组织由在国有企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转变为发挥监督作用;在经历1989年政治风波后,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又被重新确立。
1978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决定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198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营工厂厂长工作暂行条例》,明确提出工厂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保证监督,不再对本单位实行‘一元制’领导,而应支持厂长、经理负起全面领导责任”[2]。1989年政治风波后,党和政府深刻反思了过去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被重新确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履行的五项职责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对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经济转型中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迫切需要学术界给予学理层面的反思和探讨,以形成指导党建工作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韩旭的《从战略高度看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党建问题》、佟延成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个理论政策问题》等;代表性著作主要有王发文的《企业党建新论》、常贵明的《企业党建新探》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建设一支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对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政治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着重大意义。
1996年12月,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大力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素质。1997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党建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和“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领导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学术界从国有企业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涌现出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相关论文有任克礼的《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个问题》、包俊臣的《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等;著作有杜永亮的《国有企业党建谈》、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组织处编写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等。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一时期,党建工作必须适应国有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占领市场、创造效益的新要求,其改革势在必行。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特别强调“国企党组织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3]。2009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建工作始终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要“努力把企业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战斗堡垒”[4]。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保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于新的发展环境所催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在论文方面,主要有鲁志毅的《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创新》、李毅中的《增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活力和实效》等;在著作方面,主要包括范寿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建工作论纲》、刘玉彬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等。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学术界从企业文化营造、企业人才培养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等人文维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潘国奇的《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究》、周秀红的《系统论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探究》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宏观经济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为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2016年10月,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在会上的讲话站在新高度、新深度、新角度提出与回答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加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新观点、新思路。在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学术界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展开了新探索。代表性论文主要有李景治的《深化国企改革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杨延丽的《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等;代表性著作有蒋铁柱的《企业党建科学化导引》、张志富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与探索》等。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的企业党建工作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且形成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综合现有文献,相关研究集中体现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定位、制度保障、人才培养三个维度。
其一,基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经济定位研究。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其重要性必然要体现在为实现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服务上。有学者因此提出要以“大融合”的理念,从指导思想、和谐环境营造、党组织及经费保障等五个方面实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深度融合,在促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体现党建工作的价值[5]。还有学者则提出要正确处理“国企化”定位和“市场化”发展的关系,强调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应积极引入市场理念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6]。
其二,基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政治定位研究。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发展方向的一大政治保证,其政治功能不言而喻。有学者提出国有企业具有维护政治核心作用与维护先进性发挥的双重使命,将党建工作与其结合,利于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7]。也有学者通过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几种错误认识的分析,强调党建工作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意义[8]。还有学者提出国有企业存在思想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和队伍优势三大方面的政治优势,要加强党建工作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9]。
其三,基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文化、社会定位研究。国有企业在履行经济和政治使命的同时,更担负着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重大社会责任。有的学者撰文指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创新相辅相成,应以共同价值观培育为重点、以组织建设为依托、以民主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理论、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同构[10]。有学者通过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所面临挑战的解读,强调国有企业不仅要创造物质文明,还要创造精神文明;在经济中发挥坚实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在凝聚人心、人才队伍建设、和谐氛围营造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11]。
其一,基于保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实施的制度建设研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有效保障。有的学者通过经验总结,提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有利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是国有企业在领导体制改革中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11]。也有学者针对当前党建管理体制复杂混乱的问题,提出应完善分级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保障党建工作职能作用的真正发挥;要完善各部门挂钩联系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各部门了解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和问题开展[12]。
其二,基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决策机制研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保障企业科学发展的作用,就要调动职工广泛参与企业重大事件决策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决策机制。部分学者提出要通过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企业民主管理,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同时促进企业科学决策和健康发展[13]。有的学者通过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的探索,提出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工作机制,并从基本原则、组织体系、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14]。还有学者强调党建工作应符合时代特点,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网上党务平台,促进决策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在职工广泛参与中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15]。
其三,基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监督考评机制研究。科学的监督考评体系是培养职工积极性和责任心的一大关键,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监督考评机制。有的学者强调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监督机制,监督的重点应覆盖企业决策、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和反腐倡廉建设四个方面[16]。有的学者具体提出要建立“量化有效型”党建工作体系,实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从而充分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责任体系[17]。
其一,基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务工作者素质提升的研究。素质优良的党务工作队伍,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保证。有的学者提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大关键是确保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强调要注重培养党务工作者自觉学习的意识[18]。也有学者在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揭示了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机构撤并严重,党务工作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强调要改进党组织机构设置,培养有创新力、有行动力的党建工作人才[19]。
其二,基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企业职工培育的研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立足于企业职工,充分发挥其对职工的培养教育作用。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塑造职工诚实守信、行为规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以达到职工与企业共赢[20]。也有学者强调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切实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合法权益,要努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造就高素质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勇于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爱岗敬业的技能操作人才队伍[21]。
其三,基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员职工培养的研究。对于广大职工的培养,要以党员职工的教育为重点,以保证党员职工的优良品质和作用发挥。有学者指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形成企业内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风气,以带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22]。也有学者提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吸引优秀青年职工入党以不断壮大党员队伍[23]。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40年来,学术界对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
其一,研究视角零散片面,缺乏系统性。就现有成果而言,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展开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研究、队伍建设研究、文化建设研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然而,零散、片面的部分研究无法代替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一方面,多角度整合性研究的缺失,造成研究呈现碎片化和片面化。如部分研究只关注国有企业特殊的经济地位,而忽视其政治作用和社会效益,由此导致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定位仅局限于“利用政治优势争取经济效益”层面,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科学考量;另一方面,各角度研究内在逻辑之间关联性缺失,无法展现其完整图景,可能引发相关问题研究理解的偏差甚至是误读。如有的研究从“企业文化”“企业决策机制”“党务人员素质”三个角度阐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缺乏关联性和逻辑性,深层次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论证和切实的解决。
其二,研究学科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通过对现有成果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学术界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多从党建学科角度去分析和阐释,这一方面反映了党建学科在该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但另一方面,单一学科研究必然有其局限性,无法摆脱研究思路单一、视角狭窄、方法有限等问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地位的特殊性和职责的广泛性,决定了其理论内容的多样性和实践操作的复杂性,所以其相关研究应有学科多样性和理论多重性的特点。根据中国知网核心期刊的检索结果(1993年—2017年),立足于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的研究成果仅仅数篇,相关研究学科过于单一的问题尤为突出,跨学科的交叉性研究严重滞后。
其三,研究内容重梳理,缺乏创新性。当前,学术界对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重复性、梳理性和补充性的浅层次研究尤为突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较少,学术的交锋和理论的争鸣更是稀缺。一方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相关理论问题的创新性研究相对滞后,理论研究密集于中央的重要会议、文件或领导人讲话,具有以相关政策为导向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实践问题的创新性研究相对匮乏。就现有成果而言,针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面临的实践问题,鲜有学者能从学理层面深入研究并提出创新性的举措。相当数量的研究都是对过去研究成果的梳理整合和重复赘述,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不强,解决对策与现实契合度不够。
其四,研究成果重理论,缺乏实践性。回顾以往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相关研究仍以理论研究为主,应用性研究比重偏低。从核心刊物发表文献的数量来看,多数研究侧重理论阐述,停留在宏观层面和原则性层面上,而对党建工作相关具体问题的破解对策研究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应用性研究的质量良莠不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其研究具有应用社会科学的某些特质。然而,就有限的研究成果而言,学术质量亟待提高。一是部分研究所提出的解决对策缺乏针对性,不能与存在问题相对应。如有的研究在针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时提及领导班子、企业职工和党务人员的素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但在解决对策中却强调健全决策机制、建立监督考评机制等普适性对策。二是部分研究虽然针对具体实践问题,但所提对策大多是抽象的理论概述,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方案。如,有学者针对监督不力的问题,提出建立“量化有效型”党建工作体系,但对于指标如何设定、内容如何量化却未涉及。
关注现实,关照现实,是学术界研究和探索理论问题的出发点,更是学术界研究理论的价值所在。基于对改革开放40年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文献的分析与梳理,对未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期许如下:
其一,研究内容的深化: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多角度系统性研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综合工程,相关理论研究应是系统全面的。局限于某一理论视角或实践层面的研究,都难以科学、全面把握党建工作。要解决当前研究问题,一方面要实现对国有企业自身整体性与全面性的研究。通过对国有企业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科学认识,实现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定位,进而确保相关研究的全面考量。另一方面,注重研究角度之间的关联性。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需要系统性研究来提升高度,对于各个角度的具体阐述,也应积极深入挖掘、全面思考,做到内容翔实而完整。
其二,研究领域的拓展: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一方面,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跨学科、跨领域对话。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党建等的综合性论题,当前应积极探索各学科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面的相关性,积极推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另一方面,要探索构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的理论范式与思想体系。正如习近平所言,“要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既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党的建设成功方法,又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包括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24]可见,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也需要运用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知识,多维度、广视野来综合考量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研究的协同创新。
其三,研究态势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化创新性研究。一方面,密切联系实际,推进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创新性探究。对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研究应把握前沿,注重预见性和敏锐性,而不能滞后于方针政策的热点导向。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相关问题解决对策的创新研究。对于解决对策的研究,应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避免简单整合或重复罗列。相关研究应建立在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成果,提出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创新性有效对策。同时,注重贴近实际,及时将经验实践上升为理论高度,不断完善研究体系,增强研究创新力。
其四,研究方法的优化: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操作化实践性研究。一方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的现状,决定了亟须对应用性研究进行补课。当前学界应摒弃“经院式”的研究路径,注重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理论工作者应注重提升应用性研究的比重及质量,积极推动研究向实践性、可操作化转变,实现理论研究最终真正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应良性互动,取长补短,消除研究上存在的瓶颈,实现研究突破。理论研究者应注重丰富实践经验,全面提高能力素质,注重多层面多层次的合作交流。
总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具有理论交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领域,目前,其研究远未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国内相关研究必须随着党建工作的深入而逐步深化,未来研究工作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努力解决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促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无疑是理论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N].人民日报,2016-10-13.
[2] 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N].人民日报,1987-10-27.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27.
[4]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N].人民日报,2009-08-18.
[5] 尹元金.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72-73.
[6] 张梅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推进国企党建工作[J].理论学刊,2009(9)∶31-33.
[7] 潘桂妹.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0(5)∶109-110.
[8] 陈都峰.对国有企业党建的思考[J].党政论坛,2008(1)∶28-29.
[9] 董志毅.把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J].党建研究,2010(1)∶38-39.
[10]周秀红,孔宪峰.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共生效应[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64-168.
[11]杨立强.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理论学刊,2010(8)∶27-30.
[12]王永华.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问题与对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3)∶10-14.
[13]石大华.强本固基 重在制度[J].求是,2003(18)∶27-28.
[14]张文学.改进和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求是,2010(1)∶44-45.
[15]肖剑忠,史及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性经验及发展对策[J].浙江学刊,2010(4)∶191-198.
[16]李景治.深化国企改革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J].学术界,2016(8)∶5-17.
[17]施进浩.构建“量化有效型”党建工作体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9)∶94.
[18]刘春元.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J].企业研究,2013(9)∶174-175.
[19]钟祖企.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报告[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4)∶15-17.
[20]丁军.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52.
[21]邱安翔.浅析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2(4)∶187-188.
[22]雷建.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J].党建研究,2008(2)∶28-30.
[23]辽宁省党建研究会.辽宁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建工作调查[J].党建研究,2002(5)∶38-40.
[24]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N].人民日报,200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