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会要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提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天职,必须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旗帜,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职工群众。
我国工会是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出了新要求。
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旗帜是牢牢把握新时代我国工运主题、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必然要求。保障职工群众权益是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是工会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基点与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必须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利益,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把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劳动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旗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职工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指导制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意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意见等重要文件,一大批惠及职工的劳动经济政策落地实施,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广大职工对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全面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愿望更加强烈,他们期盼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公平合理的收入、更充分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安全友好优美的工作环境、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就要求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更加自觉、主动地加大维权力度,为职工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成效的维权服务。
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旗帜是强化工会社会职能、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紧迫任务。中国工会十六大以来,工会维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有可能给劳动就业、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等带来一定冲击,劳动关系矛盾有更趋复杂的态势,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任务更加艰巨。只有切实加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工会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功能,才能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社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会维权要讲全面,也要讲重点,重点就是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等,是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首先要维护他们这些方面的利益。
促进职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长期并存,特别是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预计到2020年前,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在9亿人左右,年均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超过1500万人。各级工会要积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促进更多职工实现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一是深化工会就业创业服务,协助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转岗安置、再就业培训等工作,引导职工转岗提质就业。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对受产业调整、经贸摩擦等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和失业风险研判,及时向党委和政府反映,与企业进行协商,为职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帮扶。三是大力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深入开展“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促进完善技能形成体系,提高职工岗位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四是依法督促企业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指导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发挥集体合同的作用,遏制部分企业用工短期化和随意裁员行为,帮助职工稳定就业岗位。努力消除各种形式的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利,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保障家政服务等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
突出维护职工收入分配权益。工资收入是民生之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加强,广大职工的工资收入不断提高,但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一线工人、农民工工资相对偏低,这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不仅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让职工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各级工会要积极参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工资收入权益。一是积极参与工资支付保障条例等法规政策的制定,推动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等制度。二是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深化集体协商工作,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工时协商机制,参与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推动完善企业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三是推动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等级技术工人待遇,带动广大一线工人工资增长。四是推动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明显增加低收入职工的工资收入。五是推动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配合开展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和督查,推动完善欠薪报告制度和救济制度,有效解决欠薪问题。
推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网,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各级工会要积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实施,主动参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对社会保障的群众监督,推动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推动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促进农民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困难企业职工依法参保,推动解决职工漏保、断保、转移接续等问题,发挥拾遗补缺作用,加强互助保障和精准帮扶,促进广大职工公平享有社会保障权益。
努力保障职工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权益。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工会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开展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的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活动,进一步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推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专项集体合同,增强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组织职工群防群治、防治结合,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善劳动生产条件。
坚持重点维护和全面维护的统一。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广泛的背景下,职工权益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更具全面性、多样化、多层次特点。在突出维护劳动经济权益的同时,要注重维护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需求、社会权利和生态权益,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互为支撑。职工不仅是劳动者,而且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要着力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进一步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在立法、参政议政中主动建言献策,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坚持和完善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鼓励和支持职工代表有序参与公司治理,使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要注重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突出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督促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深化职工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要适应职工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组织和代表职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更好地维护职工在社会领域的各项权益。要顺应职工日益增强的安全、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要,注重维护职工的生态权益,推动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促进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一方面,对于职工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工会要尽心竭力去推动解决;另一方面,维护职工权益不能脱离实际、提出过高要求,不能开空头支票,必须立足现实条件和企业发展实际,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测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提高维权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职工权益的实现和保障,主要是在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维护职工权益必须加强协调劳动关系,这是工会必须突出的工作主线。
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及用工方式日益多元,灵活就业、劳务派遣大量增加,劳动关系确立与运行、职工权益维护和保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劳动关系矛盾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工会要适应劳动关系变化新趋势,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代表职工参与劳动关系协调,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
法治是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可靠保障。要代表职工主动参与劳动立法和政策制定,参与执法检查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从制度上源头上保障职工群众利益。要健全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做实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突出抓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与职代会等关键环节,努力通过制度化、机制化手段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要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完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两书”制度,督促企业依法用工、履行社会责任。
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本质是维权。要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强化风险应对,及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健全劳动关系发展态势监测和分析研判制度,认真分析一些劳动关系事件反映出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举一反三、掌握主动,加强风险排查化解和应急处置,促进劳动关系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