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电科到对外新闻翻译部:新华社翻译工作历史变迁

2018-11-18 11:05万京华
中国记者 2018年8期
关键词:外文参考消息新华社

□ 文/万京华 王 会

内容提要 翻译工作是从新华社前身红中社时期便开始有的一项业务。新华社历史上曾成立专门负责翻译工作的机构,特别是随着形势发展需要,先后三次成立翻译部,在推动新华社业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新华社翻译部后来以改建或并入其他编辑部门的形式落下历史帷幕,但翻译工作仍继续有效服务于新闻报道工作,并在新华社业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探究新华社翻译工作的历史及相关翻译机构的发展沿革。

翻译工作是从新华社前身红中社时期便开始有的一项业务。新华社最早的外文翻译是后来曾任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1936年12月廖承志参加红中社工作后负责翻译电台收到的全部国外电讯,同时他还参加撰写评论和刻蜡版等工作,当时红中社工作人员仅有3人。后来,新华社翻译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并且逐渐组建了专门负责翻译工作的机构,初为译电科,后为翻译科、英译科、英译组等,新华社历史上还曾三次设立翻译部,在推动新华社业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由译电科发展而来的外文翻译部

在新华社历史上,翻译工作伴随抄收外电工作而生,这些来自国外通讯社的消息使党中央及时掌握国际形势发展动向,“不出门而知天下事”[1],为制定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材料。

新华社最早呈现为机构设置的翻译部门,可以追溯至1939年6月在延安设立的译电科。当时,新华社与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同驻在杨家岭。毛泽东对新华社收译电讯的工作非常重视,每晚都要看新华社当天译出的电讯稿,并经常在电讯稿上圈圈点点,有时还指出译文欠通顺之处。他经常查询新华社抄收外电的情况,派秘书到新华社来探问新的消息。[2]随着形势发展,新华社陆续增加人力和调整组织机构,设立编辑科、通讯科、译电科和新闻科。译电科由英文翻译、日文翻译和中文译电员组成,科长为李柱南。

1941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创刊。新华社由杨家岭迁至清凉山,与解放日报社一起,统归以博古为首的编委会管理。根据党中央决定,“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宣达”[3]。此时,新华社机构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原译电科改名翻译科,下设英文翻译组、日文翻译组和中文译电组,并先后增加翻译人员,由丁拓任科长、陈龙任副科长。翻译科的任务是从外国通讯社的电讯中收集信息,译成中文,经编辑部编成《参考消息》供党中央参考,或编成国际新闻发表,当时每天发国际新闻两三千字。由于延安通讯器材落后,收报质量差且不稳定,报务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也没学过英文,所收电文错漏很多,翻译时很费猜度,大家称之为“天书”。为了译出“天书”,翻译同志想尽各种办法,寻找它的规律,以辨认、校正错漏满篇的电讯。当时一般每小时一人可译500字左右。

为了提高稿件质量,严防翻译错漏,翻译科建立了校对制度。1941年11月,解放日报社长博古兼任新华社社长,吴文焘从解放日报调到新华社,任副社长,主持日常工作。吴文焘毕业于北京大学外文系,外文基础较好,他多次强调要提高翻译质量,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建立外文翻译的校对制度,规定每个人翻译的电讯都必须经过别人校对,尤其是外文水平高、有经验的老同志,要做好对新手译文的校对工作;其次,为了适应口播和使广大群众更易接受,他一再要求译文要中国化,避免欧化。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改进了翻译工作,错漏现象大为减少,翻译质量有明显提高,译文也较为通顺易懂。

194 6年5月,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全党办通讯社的精神,新华社、解放日报社进行改组,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了相应调整。翻译科改为英文翻译科,科长陈适五,副科长王飞。当时对翻译工作的要求主要有:第一,不能漏掉重要消息;第二,译文不能出错;第三,处理要快,不能延误。[4]为完成这些要求,翻译科的同志们勤学苦练,日夜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1947年7月,新华总社经过长途转移后在社长廖承志带领下到达太行山区的涉县,此时英文翻译科改称英译部,又陆续增加一些人员。西柏坡时期,新华总社机构进行了调整和改组,成立统一的编辑部,下设编辑室,室内设组,英译部改为英译组,组长肖希明。

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全国解放在望的新形势下,新华社作为党中央的耳目喉舌,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和翻译的工作,势必要有一个很大的发展。1949年总社在香山期间,对机构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其中包括以英译组为基础成立外文翻译部,纪坚博任主任。

为适应形势发展新需要,外文翻译部进一步扩充人员、加强队伍建设。如在接收接管工作中原国民党中央社一些人员被分配到新华社担任翻译工作,吸收了一批社会上的外文人员来翻译部工作,加上新华社第二期新闻训练班5 1名学员中分到翻译部一批,翻译部到国会街时人数达32人。翻译的文种,除英文外,增加了俄文和法文。

1949年12月,在新闻总署领导下,新华社作为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进行了组织机构调整和改革,总社分设了由总编辑领导负责业务的编辑部门和由秘书长领导负责各种行政工作的行政部门,外文翻译部的建制继续保留,与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采访部、资料室、参考消息编辑室、中文译电科、校对科同属编辑部门。外文翻译部仍然担负选择和翻译外国通讯社新闻电讯的任务。1950年3月的新华社基本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总社外文翻译部有40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总社机构调整,还包括1950年7月改变编辑部组织形式,取消国内部、国际部,改设各编辑组,如国内政治组、财政金融贸易组、工业工运组、农村工作组、军事组、文教组、东方组、西方组、苏联东欧组等,外文翻译部则被保留下来。但在19 5 2年8月总社机构调整中,恢复成立了国际新闻编辑部,下设东方组、西方组、苏联东欧组、国际关系组、参编组和国际资料组。外文翻译部被撤销,原外文翻译部的选报和翻译人员并入国际部各编辑组。

二、从再次组建外文翻译部到参编部诞生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华社已建立起一支国内闻名的外译中队伍,人数逾百,水平较高。与此同时,《参考消息》等内部刊物对于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参考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9 5 4年10月,新华社抄收外国通讯社的数量由1949年的23家增加到4 6家,每天抄收5 6万字。《参考消息》每天出刊增加到50页,每天刊用量由1949年10月的2.4万字增加到5.5万字,遇有重大事件,刊用的字数还有增加。为贯彻中央有关加强参考报道的指示,19 55年3月1日,新华社国际部参编组主编的《参考资料》创刊,同时《参考消息》开始改版;1956年2月,《参考消息》和《参考资料》适当扩大发行。

随着党中央对国际参考报道工作的重视和新要求,1956年7月24日,新华社再次组建外文翻译部,主要以原国际部所属的参编组和新闻翻译组为基础组成。陈理昂任副主任,主持工作。

翻译部的任务是翻译外电、外报材料,除部分供国际部编发公开新闻外,主要供《参考资料》和《参考消息》采用。

翻译部下设一室九组,共10 4人:部主任办公室(6人)、参考消息编辑组(12人)、选报组(10人)、日文组(5人)、法文组(6人)、译名组(7人)、俄文组(20人)、英文一组(11人)、英文二组(14人)、英文三组(1 3人)。其中选报5人,翻译4 8.5人,校对15.5人;工作量平均每日译稿1 3.1万字,校对12.7 5万字。每天接收英文电讯按汉字计算为100万字,从中选用10%左右。

翻译部在为中央提供国际参考报道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反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以翻译部为主要力量翻译编纂了《批判斯大林问题文集》供中央参考。1956年11月4日,毛泽东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匈牙利局势时特别提到新华社组织编译的这些材料,指出要仔细研究和讨论。1956年发生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后,各国共产党的反应甚多,翻译部及时将各兄弟党的反应译出,先分送给中央领导人,然后再登《参考资料》,最后又汇编成册。这些材料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讨论研究国际共运形势的重要依据。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1958年12月底,翻译部制定了计划,提出“编译合一,提高质量,加强时效”的要求。为了实现外电、外报、外刊的选编译合一,翻译部将语文组分为苏欧、东方、西方三个地区组;努力提高选报、翻译、编辑的质量;对中央重大措施的紧急反应、英俄文重大紧急稿件,要做到抄收外电后立即译校完毕,并打出清样报送中央。

《参考消息》和《参考资料》是翻译部编辑的主要内部参考刊物,1956年11月,中央决定再次调整和扩大《参考消息》和《参考资料》的订阅范围。1957年3月1日起,《参考消息》改成日报发行,每天出版一期,四开四版,约2万字。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还在很多场合强调参考报道的重要性,指示要将《参考消息》“变成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5],“增强干部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6]。至1958年12月,《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已扩大到高等院校的教职员和学生,省以上的干部、学校的教职员和学生, 以及县级以上机关工作的干部、中等学校的教职员、部分连队以上军官、工矿企业工作干部、公社党委书记等。

此外,鉴于国际共运内部出现意见分歧,为了迅速反映苏联报刊的舆论动向,向中央领导人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翻译部俄文组翻译和编辑了《苏联报刊材料》,后改为《兄弟国家兄弟党报刊材料》,内部发行到中央各部长、省委书记以上的领导干部。新华社翻译和编辑出版的国际参考刊物还有《外国报刊关于中国的反应》《东方情况》《西欧北美情况》《非洲情况》《拉美情况》《南斯拉夫问题》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新华社为了落实周恩来总理关于统一译名的指示,在成立外文翻译部时,专门设立译名组,负责全国译名的统一工作。译名组每天负责翻译大量的国际新闻和各类国际信息资料中出现的世界各国的人物、地点、组织机构、政党社团、公司企业、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飞机、船舰、卫星、各类武器、电影、图书、语言部族名以及条约协议等各类专名,为统一译名做了大量工作。外交部和体委等涉外部门经常把外国代表团和体育运动员的名单送来译名组,以确定准确的译名。译名组开始确立起译名标准化的权威地位。

翻译部负责参考报道的任务十分繁重,全部同志全力投入工作,加班加点,为中央站岗放哨,较好地完成了“耳目”任务。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党中央对国际参考报道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1959年2月16日,新华社编委会召开会议,正式决定以翻译部为基础成立参考资料编辑部(又称参考材料编辑部,简称参编部)。参编部成立之后,以“在国际参考报道中为党中央和有关部门更好地起到耳目作用”为工作方针,不仅及时、大量、准确提供国际参考素材或原始材料,而且逐步做到主动采集和组织重大事件材料,将国际大事素材及时整理简编成综合性资料并作分析和研究,为中央提供参考,逐渐“成为一个高级的带有研究性的编辑部,同时也是中央战斗机关的参谋部门”[7]。全体工作人员学习、领会、贯彻、实施中共中央有关办好参考报道的重要指示,积极地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耳目”效能。

三、为加强对外宣传设立对外新闻翻译部

新华社最近一次设立翻译部是1966年2月成立的对外新闻翻译部,它的工作是把新华社的对外中文国内、国际新闻翻译成外文向全世界播发。

新华社从1944年开始在延安创办了对外英文文字广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机构第一次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向国外播发英文新闻,为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英播部主任由吴文焘兼任,主要工作是从《解放日报》和前方记者发回的电讯稿中编译英文广播稿件,再经由无线电台广播。战争年代,新华社英文广播与中文文字广播、口语广播一起,构成了新华社广播宣传的三大渠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华社英播部曾一度并入国际新闻局,不久回到新华社成为对外新闻编辑部。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要加强对外宣传,加强对外广播。新华社提出要建设世界性通讯社,并为此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除英文、中文对外广播外又陆续开设了多条语文专线广播,先后于1956年8月成立了俄文专线、1958年9月成立了法文专线、1958年10月成立了西班牙文专线、19 6 3年6月成立了阿拉伯文专线、1965年12月成立了印尼文专线,向亚、非、拉、欧洲27个国家播发新闻。

为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和外文水平,提高译文质量,加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加强对外国专家(各种外文的翻译都聘请有外国专家)的管理等,新华社编委会决定建立一个对外新闻翻译部,统一管理各语文专线。1966年1月18日,新华社编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以对外部的俄、法、西、阿、印尼5个语文专线组为基础,成立对外新闻翻译部。部主任由肖希明(对外部主任)兼任,副主任丁曼(从国际部发稿中心调来)主持日常工作。

对外新闻翻译部在机构设置上,部主任和部办公室担任行政领导、业务管理、干部管理和外籍人员管理等工作。新闻业务上包括五种外文的对外发稿,有五个语文组:法文组、俄文组、西文组、阿文组、印尼组。各组都按组长(副组长)(负责签发稿件)、发稿助理、改稿、翻译、资料、干事(负责收发稿件)等分工配备干部。

在职责分工上,对外新闻翻译部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际部、对外部两个编辑部的供稿,包括新闻和特稿,及时译成外文,按两个编辑部指定的发稿对象(专线线路)发给发稿部门或电务部门。此外,翻译部还负责新华社外文函件翻译和摄影部新闻图片外文说明的改稿定稿工作。

有关编辑部日常直接向法文组、俄文组、西文组、阿文组、印尼组发稿。所有稿件必须具体指明播发对象(专线线路)、时间缓急,并附给必要的外文材料,如有关的外文原电,文件外文原稿等,以便于翻译工作。

翻译稿件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对外新闻翻译部可以而且应该向有关编辑部提出,但应遵从有关编辑部的意见处理。如果稿件数量过多,超过广播时间或人力可能性,可及时反映给有关编辑部调整。

同时,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特稿、图片说明、公函公电等各项任务都有数量的一般安排,以便配备干部人力。

在业务建设上,对外新闻翻译部的部领导可以同对外部、国际部的部组领导同样参加有关编辑部的会议,听取有关报道工作的国内外情况、政策、报道方针、报道计划的传达和讨论,以利于保证翻译工作的政治质量。

对外新闻翻译部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20多岁、30出头的青年,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素质良好。大家根据社编委会的要求和部署,满腔热情、满怀信心、热火朝天地投入工作和学习。各语文组都对提高译文质量、提高发稿时效、加强发稿针对性、加强同各部门的协作关系、搞好政治和外文学习、做好专家工作、树立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等,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研究,制定了一些制度,并且初见成效。当时各语文专线每天发稿字数,一般为8000-10000字(约合中文稿15000-20000字)。[8]

翻译部成立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新华社翻译工作也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国际和对外两个部同时向各语文组供稿,业务上两条线,遇到问题难于及时裁决。1973年3月,总社决定撤销翻译部,原翻译部所属俄、西、法、阿拉伯等4个组一分为二,分别并入对外部和国际部,国内和国际新闻稿的翻译和播发分别由对外部、国际部担任。

纵观新华社翻译部及相关机构的历史,翻译工作分别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新华社国际报道、对外报道、参考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新华社历史上三次成立翻译部后来均以改建或并入其他编辑部门的形式落下历史帷幕,但翻译工作仍一直有效服务于新闻报道工作,在新华社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构建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新闻发布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华社翻译机构、部门及其业务的历史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华社事业的兴起、发展、壮大,也反映了党的事业和新闻舆论工作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注释】

[1] 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3 6.

[2] 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2 5.

[3] 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7 2.

[4] 肖希明.从英文组到翻译部[A],新华社回忆录[C].北京:新华出版社,19 8 6:1 3 8.

[5] 谈话传达件存中央档案馆。

[6] 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2 34.

[7] 陈理昂.参考资料编辑部成立的前前后后[A],历史的足迹——新华社7 0周年回忆文选[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 1.6 1 3.

[8] 丁曼.忆对外新闻翻译部的建立[A],历史的足迹——新华社7 0周年回忆文选[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 1:6 19.

猜你喜欢
外文参考消息新华社
再创新高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外文局期刊目录
林则徐与外文情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