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宏
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美育与化学的渗透和融合,让学生体会化学之“美”。如何让化学课堂“美”起来?
1.利用生活素材,传播化学服务生活之美
充分利用生活中“美”的元素,渗透化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服务生活、服务社会之美。例如,在超市购物时,随手拍下一些饮料、调料、食品的成分表,让学生发现“舌尖上的化学”;对比药品成分说明书,发现化学物质在维持人类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等等。
2.宣传化学史实,弘扬化学家贡献之美
适当介绍一些化学史实,让学生体会化学家为学科发展所作的努力,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学生们随着这些史实心潮起伏: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结束了中国的“洋碱时代”,他们感到自豪;凯库勒的儿子小帕金对父亲的研究成果产生质疑,他们鼓掌称赞;牛胰岛素研究团队在特殊歷史时期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他们为之惋惜……
3.精心设计情境,凸显化学研究之美
教学中,合理应用与化学有关的广告、诗词、音乐、新闻、图片等,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化学之“美”。例如,学生们在化学版的《青花瓷》歌曲中,收获了物质间的反应和变化知识;在品读席慕蓉的小诗中,了解盐类水解现象的客观存在;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理解乙醇的性质和应用……化学课上出了生活味、文学味。
4.发挥学科特色,展现化学科学之美
小到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大到复杂的物质结构、多变的化学反应,化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科学规范地表达,其中也蕴含着一定的美感。例如,学习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绘制实验仪器的大小和比例……学生从中体会化学规范是科学,规范才能美,感受蕴含其中的科学美、规范美、现象美。
5.开展实践活动,传播化学教育之美
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用化学知识为社会服务,例如:利用研究性学习,调查走访空气质量情况,对空气质量的保持和改造提出合理意见;测定常见果汁饮料VC含量,对选择购买提出合理建议,等等。
面对社会上与化学相关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客观判断,理性面对,学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探究学习。
本文系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美育研究会“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美育与人生发展的实验研究》子课题《共美教育理念下的少数民族高中生美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编号RSMY16001)研究成果
编辑 李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