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丰雪
摘 要: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每个学生在所归属的班级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欣赏每一个孩子,愿他们发扬自己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用感恩来回报社会。
关键词:爱就是教育;习惯重于能力;守时
一、用“心”育人,“爱就是教育”
学生每个月休息的时候,全校领导和全体老师会在校门口陪伴孩子们排队坐车,直到最后一个孩子安全上车,我们才安心地下班,此时此刻的孩子是那么高兴,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甜,他们的笑容是那么情不自禁。我给他们拍了很多照片,想留住他们的笑容,想让时间定格,他们在老师们的教育下,努力学习了一个月,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他们满载而归,他们想快点回去跟家人分享在学校的一切,就是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到了返校的那天,校领导们依然在校门口关心着每个学生的乘车安全和到校情况,我和古海尔老师也在校门口期待着七(3)班每个孩子的面孔,第一个孩子来了,一个腼腆的男生,远远地看着我笑了,我赶紧走出去,询问回家过得好么,生活用品带齐了么,他笑着说:“有老师来迎接我,太开心了。”看,那个最调皮的学生提来了,看见我对他笑,丢下行李箱隔着栅栏,给了我一个拥抱,兴奋地说:“老师你怎么在这里?”看似在询问,但我却看到了孩子幸福的眼神。周老师,两个女生撒娇地喊着,迫不及待地跑过来,把我紧紧抱住,异口同声说:“有你们的地方就是家,有你们的地方就有温暖,你们在这里,我们想回来。”
二、班主任应该与任课教师团结协作
针对我班学生情况,我找出汉语水平最差的四名学生,跟他们谈心,了解情况,然后我主动找到语文老师米尔班姑,经过协商,米尔班姑老师给他们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上课多关注,作业分层布置,进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其中的三名同学从一句国语都不会说到可以和老师进行简单交流与,其中一名学生努尔艾力的国语水平还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我经常还要和副班主任古海尔老师交流,她对当地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有更详细的了解,如果个别学生有出问题的迹象,我们两个共同合作就会把即将犯错的学生纠正过来。
三、培养学生守时观念
做一名合格教师,尤其是做班主任就更不容易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几个字要落實到行动中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计划好学生的作息时间,养成早起早睡,按时起床、用餐、学习、活动、就寝的好习惯,逐步形成守时观念。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宿舍和食堂的秩序可以安排宿舍长来维持,学习由学习委员纪律委员来监督记录,活动由体育课代表来管理,每项活动都责任到人,每天利用大课间时间迅速点评,及时弘扬积极向上的集体和个人,随时监督和纠正个别不良现象。
四、用宽容来打开学生的心结
我们班有一同学沾染了吸烟恶习之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还沾染了很多其他方面的恶习。他存在的问题很复杂也很难解决,但是我觉得他并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毕竟,他也曾经想到过痛改前非,可是他的家庭也着实让他痛苦。针对这种状况我采取了如下对策:第一,改善他与母亲的关系。我联系到了他的姐姐,我把孩子的处境和情况向她做了汇报。起初她还想推脱,后来在我不厌其烦地劝说下,她终愿意配合。我只要求她能定期给孩子打一个电话,这样孩子就能够体会到亲情,这一点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第二,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给他讲了很多像他一样处境的孩子,给他讲那些人成功的经验,还有张海迪、霍金等人克服生命中的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的例子。一方面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我又把他的优点一一地列举出来,他自己也很吃惊,以前从来没发现自己还有优点。于是我就鼓励他,只要你好好努力,你的优点会越来越多。他终于开始鼓起了信心。第四,用爱去感动他。我把他的情况跟各科的老师介绍了一下,大家都很同情他的遭遇。之后,在课堂上大家都开始关注他,主动叫他来回答问题,逐渐使他看清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优点,感受到了老师在关心他、在爱他,他并不是一无是处。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古海尔老师,更是经常找他谈心,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此期间依力哈木老师经常找他谈心,当知道他家境比较困难,交不起保险费,依力哈木老师要承担他的保险费,一次次谈心,一件件小事,都让他的心慢慢的变暖。那次看他衣服太脏,我把他衣服清洗干净,当时他感动极了。其实,对待孩子,我们就应当多一份耐心,多给他们一些来自我们身上的真正的爱,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动他们,我想他们一定都是最优秀的学生。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班主任,我想只要我留心,每天工作,每天创新,每天反思,每天积累,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勇鑫,张鹏.顶岗实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方略: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2]高志敏,孙彤.教学指导:师范生成长的有效途径:河北师范大学顶岗支教实习教学指导效果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