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关键部位靓起来

2018-11-17 06:32李敏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8年4期
关键词:关键部位破题文脉

李敏

文章应该浑然天成。至于这“天成”是真的一气呵成还是“后天”的苦心经营并不重要,只要符合雅正品格普遍而和谐的辩证结构要求,就会是漂亮的作品。文章整体要如那大观园,时而曲径通幽,时而豁然开朗,其中必有小桥流水的穿引、玲珑山石的遮蔽、垂檐绕柱的漫成、萦纤复道的延展,真正的洋洋“大观”。而学生作文的现实情况往往是开篇闷声钝响,段落间藕断丝也断,段落内生拉硬扯,全文前后断筋断骨。文章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都在这随意性中消失殆尽。

一、闷声钝响的开篇

学生虽然学了不少开篇技法,例如运用比喻、排比或对比的修辞开头,运用事例破题、引用破题等。但因部分方法己模式化,使得学生难以出新,开头难以吸睛。又因一些方法的严苛性,例如引句最好包含主题词,所举的事例最好与主题熨帖,这让学生瞻前顾后,如履薄冰。因此他们希望滴水不漏,一个开头就说尽了所有的意思,篇幅上冗长,内容上不值得涵泳。

示例:

(1)我们总被身处的形形色色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遇见的人和事,有的鸡毛蒜皮,不值一提;有的却能直击人心,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2)遇见,是一场安静的幸运。有时,遇见一朵花的芬芳,是鼻息的幸运;遇见一缕阳光,是眼眸的幸运;遇见一位老人,是心灵的幸运。

(《遇见》)

语段(1)已将文章的重点——“遇见”的意义在开篇展露无遗,再加上过于质朴的语言,要想在读者脑海中留下一点印象比较难。语段(2)稍有文采,但这样的排比、比喻并不新颖。“老人”的出现反而破坏了情境。

二、藕断丝断的段落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割裂感会使段落成为海上的孤岛,会让阅卷老师有漂泊之感,抓不到可靠的东西,这并不愉悦。

示例:

他托起我的头发不停地修剪着,左边长了一点,下面要尖一点,要有层次,他又说道,像是对我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终于在妈妈无数次的踱步下,剪好了,他满意地看着我的头发,略有浑浊的双眼中藏不住笑意。

如今,科技如此发达,人们的内心越发浮躁,能静下心来的人又有几个呢?那位理发师的动作,他的专注的眼神,最后那喜悦的心情,便在我眼中成了最美的风景。

(《身边的风景》)

前一段描写理发师,专注而温馨,后一段立马接“科技发达,人心浮躁”,十分突兀。作者的意图是为了凸显专注尽心的理发师在当今浮躁社会的可贵。但思维的稍稍跳跃就导致了这种断崖式的割裂感。其实可以将前一段的笑意延续成最美风景,再将其纳人当代大环境中升华。

三、生拉硬扯的逻辑

学生仿佛存在误解,认为逻辑是理科学习必需的,语文就是模糊型的学科,不需要严密的逻辑。误以为写作时含糊其辞就是深刻隽永,估屈聱牙就是文采斐然,前言不搭后语就是思维的跳跃与张力。殊不知,格调作文的“雅正”品格要求兼顾诗意表征与理性自觉,“正”就是正确性和思辨性。

示例:

有人问在外游历的马可·波罗,为什么从来不说自己的家乡威尼斯。马可·波罗微笑着说,我怕我说出来之后,它就不是我的威尼斯了。寺街,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你的动人,但你带给我的美好,却一定会是我身边最动人的风景。

(《身边的风景》)

这个语段前后两句几乎毫无联系,白白浪费了马可·波罗这么好的例子。其实作者是想用威尼斯在马可·波罗心中难以言说的美来类比寺街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可两者之间不建桥,不凿墙,逻辑上就不通。如果改成“写到这里不敢再继续了,就怕她也不再是我的寺街了。但寺街带给我的,绝不逊色于威尼斯带给马可·波罗的,那是最美好的风景。”既通了逻辑,又点了题。

四、断筋断骨的全文

有一种怪现象,学生审题准确,下笔切题,可越写越偏,最后甚至离题万里。这是因为缺少整体构思,下笔随意,想到哪儿写哪儿,無法做到凝聚集中、“前呼后应”、过渡铺垫。

示例:

我和你一样吗?(开头)

往事浮过,奈何殊途,不变的是你我,是那棵树。(结尾)

(《我和你一样》)

结尾不仅没有回答开篇的提问,而且将文章的主题“一样”篡改为“不变”。这种出现在开头结尾的硬伤,会强化文章的“散沙”感。

在快速批阅一篇文章时,人们最为关注的就在文章的关键部位,如开头、过渡、结尾等。因此,让关键部位靓起来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可供参考。

1.单句破题,劈山之势

颇爱《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篇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这种劈头一句的开篇,往往会使文章大放异彩。

示例:

(1)似乎,从我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的悲惨命运。

(2)生活是黑白的。

(《身边的风景》)

第一个开头设置悬念:它是什么?是不是主题词“风景”?怎样悲惨?与“我”何干?引人人胜。第二个开头没有文采、没有技巧,却能拨动人的神经,甚至弄糟人的心情。是心灵的独白,是喃喃的倾诉,是一帧画面——有人枯坐在满是雪花点的电视机前。

破题的单句形式简单,意义非凡。它绝不是随便的一句话,而应该是饱含张力,拥有托起整篇文章的浮力。经营这句话的功力不会亚于一个上百字的开篇。所以,这句话要尽量做到字字推敲,要考虑到形式、扣题、用词、内蕴等方方面面。

2.词串文脉,浑然一体

示例:

雾,远比黑暗可怕。

黑暗尚有光可以穿透,而迷雾只能待它至消弭。

有些人一心痴等,死了……

可惜的是,愿行至雾散的人少有,乐意固守一方天地的人多如牛毛……

愚蠢。

智者是那曹禺……

可是,芸芸众生中又哪儿来这么多幸事……

那么,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自渡。

正如维摩诘面对“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的一默,……

听听你灵魂深处的呐喊吧!每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走,可每个人都该知道要行至雾散。

(《行至雾散》)

示例中摘录的是一篇文章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文脉非常贯通,可谓环环相扣。以比喻、对比破题,然后批判当今现象,明确自己的态度,接着以曹禺为例,再明确观点,也是具体的做法,最后收束,点题。而其中的一大功臣就是串联这些内容的文脉词。

文脉词主要指表示承接、转折、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如示例中的“可是”“那么”“正如”,还有“诚然”“于是”“因而”“但是”“所以”“恰似”“其次”等。段首用上这些词,就等于用线串上了珠子,让文章有了整体感。

3.语义衔接,逻辑贯通

如果说文脉词的使用是较低能级的“炫技”,那么语义之间的衔接就是较高能级的要求了。其实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与文脉词一样,包括相承、相反、因果等关系。

如上一个示例中,作者批判“固守一方天地的人”“愚蠢”。“愚蠢”是可以纳人上一个段落的,但为了凸显作者的态度,单词成段,掷地有声。这是相承关系。接下去列举曹禺,为了保持文脉的贯通,用了相反关系的修饰语“智者”来起头。这就是“暗修栈道”。要擅长从前一个段落、前一句话中提取中心意思或关键词,让这层意思在下一段或下一句中延续,让这个词在下一段或下一句中重现或变身后重现。

4.花式呼应,前后勾连

构思文章就如同设计阿房宫。能以“斗角”的形式表现“钩心”意图、行文能“各抱地势”,那距离浑然一体也就不远了。而达成“各抱地势”的效果,呼应是首选方法。但简单的重复式的呼应是不能使文章关键部位靓起来的,而“花式呼应”正款款走来。

示例:

生活是黑白的。

每天排徊于学校和家之间,索然无味,梦想中美丽的远方,遥不可及。

于是,黑白的生活被这抹黄撞了个粉碎。我开始留意教室北窗那翠绿与橙黄的交织;我开始关注秋天天空中各式各样的云彩,我开始感受一片枫叶落下的声音;我开始记录下这些原本被我忽视的,一次次错过的风景。

(《身邊的风景》)

示例中略去的是作者枯燥单调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和欣赏了校园里叶子枯黄的树。行文三分之一时,风景出现,心态改变,黑白单调的生活被打破,“黑白的生活被这抹黄撞了个粉碎”,虽然是“撞击”,却是碎不及防的美好。这一句是对开篇远距离反向呼应,不仅起到勾连作用,也给文章起承转合的“转”处添了润滑剂。

示例:

也不知从何时起,风景便成了远方。好似一定要到那充溢着咖啡因与酒精的巴黎,去亲眼看见第一缕阳光攀援着铁塔向上才叫美丽的风景;好似一定要身处于荷兰的风车下,才能与风呢喃耳语;好似一定要躺倒在普罗旺斯的大片薰衣草田中,才能与自然柔切地对话。……

所以,当我们还停在巴黎铁塔的晨光里时,不如回头,看看自家窗户上那同样在努力攀爬的朝阳;当我们还留恋于荷兰的大风车时,不妨侧耳,去聆听自家楼下草坪上同样在低语的风声;当我们还排徊于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时,为何不俯下身来,与那墙边的小野花来一场密语呢?

(《身边的凤景》)

这两个紧连的段落,从“误解”写到“正解”,从三个场景到六个场景,唯美的描绘,极具画面感,是一种近距离的递进式呼应,启发我们不能忽略身边的风景。

示例:

你在我的灵魂里,我在你的棋子里。我是谁?你是谁?我和你一样吗?

为什么窗中只映出一个人的身影?

我听见自己心中有一个声音在说:“哈,原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啊!我和你是一样的!只要你勇敢主动一点,一定能做回最初的自己!”

我笑了,我和你一样,真的。

(《我和你一样》)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点“玄幻”色彩。开篇的终极发问在结尾有了答案,这就是答疑式呼应,解开了悬念,点明了主旨。

无论是反向式呼应、递进式呼应还是答疑式呼应,花式再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反向式呼应适合用在“转”角处,递进式呼应适合突出情感或观点,答疑式呼应适合“探索发现型”的文本。

强调让文章的关键部位靓起来,既是从读者(阅卷者)视角关注点方面考虑的,更是格调语文尊崇写作法度的自觉要求。在“戴着镣铐跳舞”的高考作考场上,破题、承转、收束都应该符合写作规则,杜绝随意性,在这之后才是个体才情的展示。

猜你喜欢
关键部位破题文脉
斗轮堆取料机关键部件焊接变形研究及控制分析
推断题的破题思路
炫目视界
破题“获得感” 演绎“最优解”
潮涌汉江“两新”红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文脉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注重细节 做好公路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
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