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东
【作文题】(安徽省淮北一中2018届高三第3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③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④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⑤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
⑥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苏轼《红梅》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读了上面出自六首咏物诗中的佳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首中的佳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的命制,是借鉴2017年全国课标卷Ⅱ,旨在引导写作者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
“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由于这类作文题的关键是在出自六首诗作的佳句中以其中两三首中的佳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首诗作中的佳句的含意,然后选出两三首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诗作佳句确定出一个立意。因此,考生应先逐句进行解读,然后从中寻找立意的共同点。
第一个佳句,是诗人王安石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第二个佳句,是赞美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第三个佳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的品格。第四个佳句,寓意君子应像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他物。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气韵风度。第五个佳句,是说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第六个佳句,是说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例如,③④的共同点是自信,可联系当下的“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去立意写作;③⑤的共同点是自己的正道直行不被别人理解时,自己不应去迎合他人,而应依然坚持自我;①⑥的共同点是表象相同,但本质未必相同,所以,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②④的共同点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点。
当然,前面我们分析的都是共性,是找相似性。实际写作时,写作者也可以从相反、递进、因果的角度去组合。比如,③②组合成递进关系,人不仅要自信,而且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等等。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
【作文示例】
心中自有大格局
陆星瑶
偌大的天地间,万物皆渺小如蜉蝣。然形虽如此,境界却分大小。唯心中有大格局,才可在广阔天地与浩瀚历史中绽放自己的光彩。(开宗明义,行文简洁,要言不烦,不拖泥带水)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见一堂”或是“照四方”,正是格局大小的不同体现。所谓大格局,在我看来,是“人不知而不慑”的风度,是“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胸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抱负。(借助古人之语“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厘清格局大小的差异,为后文张本)
眼界往往决定了格局大小。眼界本是两种,一种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即魏源所言“睁眼看世界”。冰心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眼光局限于一隅,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只能顾影自怜。反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墨梅,她不以群芳争艳为进取,也不视桀骜封闭为高洁,只是在平淡中透出一种豁达与坦然,格局孰大孰小,高下立现。(在有了上文的铺垫后,文章自然过渡到了眼界方面。格局大小與一个人的眼界大小关系密切。作者将眼界分为两种,先探讨第一种——向外去。此处在以物说理的同时,巧妙将材料中的名句引人文中,自然得体)
另一种眼界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看清自己的内心。剪水为衣,抟山为钵,叩山为钟鸣,抚水成琴弦,山水的清音谁是知者?答曰:老庄。遵循初心,不慕功名,“将曳尾于涂中”,轻描淡写的一句真心话,将其内心恢宏博大的格局展现得淋漓尽致,博得后世知音无数。“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尚志非在鱼,而在王与侯。既然认定自己为济世之才,有救世之志,便耐心等待,不必急于搔首弄姿,谄媚逢迎。历史不会薄待任何一个眼界超凡的人,他们心有乾坤的人生格局使得他们千古流芳。(承上文,继续探讨眼界的另一种——向内来,此处作者没有像一般考生急于引用材料中的其他名句,显示了写作者行文的从容不迫)
底气亦是成就大格局不可或缺的因素。小小蝉儿,敢于以一声蝉鸣开启整个盛夏,是因为其“非是藉秋风”的底气。底气来自于自信,自信是信自己,也是信他人,更是信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热播综艺《国家宝藏》以古今对话的新形式向世人讲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乾隆皇帝的“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还是看《千里江山图》,王希孟用手中的画笔勾勒出绝妙的青绿山水,将大宋的锦绣河山徐徐展开,我们又怎能不自信,不自豪,充满底气?(继续谈成就大格局不可或缺的第二个因素——底气,此处没有全盘将材料中的名句直接引用进来,而是有所取舍,显示了写作者思维的灵活性)
放眼历史的长河,怀才不遇简直是人生的常态,你是使“不识凌云木”的时人,在“凌云始道高”时嗟叹,还是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一般自叹自弃,郁郁而终?答案不言而喻。唯拥有大格局的人才可以剪断烦琐的网,惯看秋风春色,读懂世界的本色。(尾段收束全文,进行总结,指出“唯拥有大格局的人可以剪断烦琐的网,惯看秋风春色,读懂世界的本色”,不但顺便将第三个名句巧妙使用进来,而且极好地扣合了文题,构思之巧妙,令人赞叹)
[点评]
本文从所给的佳句中选择了“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三句来组织行文,阐述了“心中自有大格局”的重要意义,立意不凡,引用灵活,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根据需要灵活处置,体现了写作者的智慧。文章立意积极,不拘泥于所给的佳句,旁征博引,显示了写作者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一篇十分出色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