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角度审视南昌瓷板画的传承与创新

2018-11-17 08:04冯怡轩
中国陶瓷工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瓷板画画种肖像画

冯怡轩

(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38)

0 引 言

南昌“物华天堂,人杰地灵”,二千余年的建城史,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南昌瓷板画即是其一。南昌瓷板画以瓷上肖像画为主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其发展历史至今不过百余年,却是在秉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而辉煌的文化渊源,同时广泛地吸取了西洋绘画艺术的营养,在江西这一特殊地理环境里,即陶瓷文化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赣文化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成为重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非遗”角度审视南昌瓷板画的历史脉络,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南昌瓷板画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1 南昌瓷板画历史传承渊源

南昌瓷板画的主体是瓷上肖像画,因此,探寻南昌瓷板画的历史源头必须先从肖像画开始。自夏商周至秦汉,后世发现的壁画以及亨堂墓室中的笔绘或刻石的大量肖像画,其作者已难以考证。自三国魏晋至明清的历代大画家,如三国吴之曹弗兴,东晋之顾恺之,南朝齐之谢赫,梁之张僧繇,唐朝之阎立德、阎立本、吴道子,宋朝之李公麟,元朝之赵孟頫,明朝之周臣,唐寅仇英,清初之曾鲸,清末之任伯年等人都画过大量非常传神的肖像画,肖像画在中国美术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古老的历史渊源。

尤其明清以来,各家族祠堂中均需挂有先祖画像以供礼拜,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后来逐步演变为每个有条件的家庭都为长者恭绘肖像,以彰显子孙的孝心。所以肖像画得以成为广大群众最为熟悉和喜爱的画种。明清时期的中国肖像画,由于大批知名或佚名的画家参与,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笔法娴熟,形神兼备。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精彩的篇章。

随着肖像画在文人雅士中乃至民间逐渐形成风气,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使人们非常困扰。即不论你将肖像画在传统的丝绢上或画在宣纸上,其保存年限都是有限的,很容易虫蛀,霉烂,这就与人们希望将祖先亲人的形象永久保存,让世世代代的子孙缅怀敬仰的期望相悖了。为此画家们想尽了各种办法都解决不了这一难题。

在陶瓷上绘画纹饰,本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早在新石器时代,在陶器上用一种或多种颜料描绘图案,已成为一门艺术。唐宋时期,陶瓷绘画在民间瓷窑中广为流行,元代以后,景德镇成为陶瓷绘画的中心,各种彩瓷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大约在清光绪年间,自西方输入的“洋彩”,即新彩,开始在景德镇盛行。新彩颜料,色彩纯正鲜艳,最可取的是绘画程序比较简单,表现力较强。可以任意画出浓淡层次,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新彩,瓷上肖像画才开始萌芽。运用新彩颜料将肖像画到瓷器上,经过高温烧制,使瓷上肖像画得以永久保存,终于解决了历代肖像画家们的困扰。

首先在瓷板上画肖像画的是清末秀才、景德镇“珠山八友”中最年长的邓碧珊。后来由比邓碧珊小十岁,同为“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继承并发扬光大,于是瓷上肖像画这一新的陶瓷绘画种类被业界认可。从“非遗”角度来审视,我们今天称清末民初这二位先生为瓷上肖像画的第一代、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南昌瓷板画”的直接源头。

2 南昌瓷板画的传承与创新脉络

民国初年,南昌人梁兑石,在饶州窑业学堂毕业后,回南昌开设丽泽轩瓷庄,在景德镇大量购置白胎瓷,自设红炉,聘请艺人按顾客要求绘制肖像画和粉彩瓷器,成为南昌瓷板画的发展开端。当时丽泽轩聘请的艺人中,瓷上肖像画得较好的有梁燮亭、吴月山、杨树藩、游家发等人,他们培养了许多艺徒。后来在瓷上肖像画艺术上卓有奉献,影响很大的杨厚兴就是在丽泽轩跟随吴月山学艺的,同期较有影响的还有邹昆仑、杨知行等人。

丽泽轩瓷庄开设在南昌繁华的中山路府学前一带。门口招牌上号称“首创瓷像”。对瓷上肖像画的绘画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每一幅肖像画均由瓷庄主人梁兑石亲自检查验收,并写上“梁兑石监制”字样。故其价格也比其他瓷器店的高。应该说丽泽轩瓷庄对瓷上肖像画艺术在南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梁兑石是一位非常有理想、有能力的绘瓷艺术传播者,他所培养的一批艺人,有几位其绘画水平早已超过他,从而奠定了南昌瓷板画的基础,但是梁兑石的努力是不可忽视的,从“非遗”角度审视,他是瓷上肖像画的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南昌瓷板画的第一代代表性传承人。而杨厚兴的师傅吴月山则是瓷上肖像画第四代传承人、南昌瓷板画第二代传承人。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找不到有关吴月山的资料,笔者现在依据的仅是杨厚兴本人当年多次的口述而已。我想能够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徒的艺人,其水平可想而知。

与丽泽轩瓷庄同时,南昌还有另一家规模较大的瓷器店,即开设在西大街的中华瓷庄,专画瓷上肖像的也有二十余位艺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黄六子、黄展鸿、喻道明等,他们也培养了一批艺徒,如陈信高,王成佩等均终生从事瓷上肖像画的绘制工作,至年老退休。

南昌是江西的省会城市,也是江西的文化中心,自然是美术人才济济。瓷上肖像画创始于景德镇,分枝于南昌,形成独特的南昌瓷板画艺术。其影响力在国内外越来越大,以瓷上肖像画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南昌瓷板画终于成了气候。

景德镇市是千年瓷都,其制瓷工艺非常成熟,因为有独特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其工艺上的辉煌是南昌无法比拟的,但是就瓷上肖像画的艺术水平而言,南昌则远超越景德镇。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南昌瓷板画只能在景德镇生产的白胎瓷板上做釉上彩的美术创作。南昌瓷板画追求的是以瓷板为载体的绘画艺术,上升为高品位的、可以登上艺术殿堂的工艺美术精品,自然要归功于杨厚兴先生。

杨厚兴(1914-1992年),笔名旭东,江西黎川人。少时家贫,13岁时即在南昌丽泽轩瓷庄师从吴月山学艺,专攻瓷上肖像画,因其天资聪慧,刻苦好学,三年满师后,所画瓷上肖像画就不同凡响。当时画的都是黑白肖像,杨厚兴的作品笔调细腻,形象准确,光影层次丰富,人物表情生动。20世纪30年代初,他的一批作品参加了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的展出,深受好评,并获奖。那个时代,杨厚兴即尝试在黑白瓷像的基础上再罩一层彩色,重新烧制,其技法和效果似上海的擦笔月份牌年画。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他才试制成功直接用彩色绘画瓷上肖像,从此,杨厚兴所绘制的彩色瓷上肖像画(见图1),色彩更为丰富,表现力也更强。尤其是杨厚兴画的人物,其肌肉发须、呢绒丝绸的服装,以及配景中的玻璃、竹木、金属物件、玉器珠宝等质感逼真、生动传神,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图1 瓷上肖像画 杨厚兴Fig.1 Portrait on porcelain by Yang Houxing

晚年的杨厚兴仍勤奋地学习古今中外姐妹绘画艺术,移植了一批西洋油画以及中国画家的人物画作品,更加开拓了南昌瓷板画的表现领域,提高了南昌瓷板画的艺术品味,奠定了南昌瓷板画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

1979年,国家轻工业部首次授予全国34位工艺美术家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杨厚兴为其中之一。从“非遗”传承的角度来审视,杨厚兴理所当然地成为瓷上肖像画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南昌瓷板画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南昌瓷板画即走出国门,当时还仅有新加坡等东南亚侨商携大量照片来南昌找艺人绘制瓷上肖像。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杨厚兴等人连续六届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作现场表演,扩大了瓷上肖像画艺术在世界各国和地区来宾中的影响。当时的广交会会刊及港澳报刊上均有专文报道,致使香港、澳门以及日本、东南亚各国的客人订画更为踊跃,数量大增,欧洲的客人也不乏爱好者。

冯杰作为杨厚兴的弟子,是瓷上肖像画的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南昌瓷板画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冯杰是辽宁大连市人,1960年春天来南昌读书,因自幼学画,凭着美术学徒的敏感,在南昌胜利路首次看到杨厚兴等人画的瓷上肖像画之后,即被深深吸引。惊叹于绘画技巧的精细,更惊叹于在瓷板这个特殊的载体上,绘画与火的完美结合,从而达到艺术的永恒,深感这个奇特的画种,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1962年春天,冯杰正式追随杨厚兴学习瓷上肖像画。两代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虽然都在执着地追求绘瓷艺术,但目标却并不相同。杨厚兴追求的是准确、精细、干净,再现照片,其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而冯杰考虑更多的是充分借鉴古今中外姐妹绘画艺术之精华,为我所用,使南昌瓷板画在艺术境界上更上一层楼。图2为冯杰采用国画技法绘制的以骏马为主题的瓷板画。

图2 瓷板画 冯杰Fig.2 Porcelain plate painting by Feng Jie

3 当代南昌瓷板画的传承与创新战略

由于南昌瓷板画费时费力,学习过程非常艰苦,且年青人中间较为普遍存在浮躁情绪,造成的结果就是能够坐下来潜心学习这一特殊画种的年青人则更少了。原来学过的人也纷纷改行,南昌瓷板画艺术渐现萧索气象。如何在新时期传承与发展南昌瓷板画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将南昌瓷板画传承与创新发展下去。

首先,著书立说。南昌瓷板画在长期的发展中以传统的“师徒制”为传承方式,缺乏文字资料,极易造成绝技的流失。1995年,冯杰撰写了《瓷上肖像画技法》一书。此书一反绘瓷行业传统的保守习惯,详尽地将南昌瓷板画的一切技巧细节,一一做了介绍。诸如某个步骤,会碰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等等,给后学者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本论著首次将这个画种从理论高度上加以总结、阐述,填补了中国绘瓷史专著中的一个空白。但是,仅靠一本论著是显然不够的,南昌瓷板画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投入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当中,并积极地著书立说,以文字的形式使之千古流传。

其次,建立相关研究机构、行业协会。2008年,南昌瓷板画取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成为南昌市首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加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南昌市政府极为重视南昌瓷板画的传承与发展,2010年10月成立了“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并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还创立了“南昌瓷板画行业协会”,由冯杰任会长并兼任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负责瓷板画艺术的研究和传承工作。相关研究机构、协会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南昌瓷板画稳定有序地向前传承与发展。国内几乎所有的博览会、美术大奖赛,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都会组织中心的老师和学员的瓷板画作品参展,荣获金银铜奖数百枚。还组织作品参加日本等国外的美术大展荣获好评。

第三,建立相关艺术馆。南昌市政府在南昌红角洲划拨了近二百亩地做研究中心的新址,并成立了南昌瓷板画艺术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南昌瓷板画艺术。

最后,培养传承人。为找到高起点、有培养前途的接班人,冯杰亲自到南昌大学,江西师大等五所高校做了巡回演讲,希望能在应届毕业生中找到好苗子。当时报名者很多,几经筛选,如今留下来的只有四十余人,寻找传承人的问题已初见成效。近五年来,冯杰从过去的学生和同事中选来几位到中心当老师,他们自己的水平也突飞猛进。搭建了一个这么好的艺术平台,创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使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其效果自然不同。他们分别所带的学员进步也相当快,培养接班人的愿望已初见成效。

经过十年的努力,“抢救南昌瓷板画”的目的已基本上达到了。但是,笔者认为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仅仅是刚刚入门,离南昌瓷板画可能达到、也应该达到的艺术高度尚相差甚远,我们对此必须有个清醒地认识,还应当紧定不移地采取以上几种战略措施扎实推进南昌瓷板画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4 结 语

南昌瓷板画的理论,技法以及绘画的基本功都和别的画种一样,仅仅是绘画载体是瓷板,所用颜料、工具及后期处理不同而已。所以在其它画种上有相当功力的画家们,稍经实践之后就容易掌握瓷上肖像的基本技巧,还可以按所从事的画种的风格和习惯,在瓷板上可以画出油画的、水彩的、水墨的效果。过去人们对它认识不足,尤其是其他画种的艺术家们,少有机缘接触绘瓷艺术,所以至今在绘瓷领域,特别是南昌瓷板画领域中尚有极大的开拓空间。总之,南昌瓷板画艺术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不可限量的、极其光明的前景,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的学习、研究、创新,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瓷板画画种肖像画
赵永瓷板画作品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浅析潮州瓷板画的艺术形式与审美鉴赏
糟糕的肖像画
林风眠艺术主张刍议
徐建明 艺术作品选
小丑的肖像画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独特的肖像画
浅析魏晋玄言诗对山水画独立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