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方 刘 伟 黄 科
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指的是患者对自身、他人或其他目标采取一定的破坏性行为,并且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威胁生命[1]。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对医院的其他住院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在对这类患者进行安全管理时也最容易发生医患冲突和纠纷,一直是目前精神科病房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本文选取我院接诊的严重精神障碍住院患者124例,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估,且对部分患者开展综合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严重精神障碍住院患者124例,其中男98例,女26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43±5.6)岁,其中精神分裂症92例,双相情感障碍8例,偏执性精神障碍2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6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6例。将上述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干预。
1.2.2 综合组 综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治疗小组,小组成员由专业医护人员、精神科医师组成,治疗小组对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持续进行3个月后进行评估。主要方式如下:
1.2.2.1 分类干预 危险评估为Ⅰ级处理:防冲动,密切观察;Ⅱ级处理:防冲动,密切观察,必要时隔离;Ⅲ级处理:防冲动,必要时约束,不超过1 h;与其他患者隔离;Ⅳ级处理:防冲动,可约束1 h以上,24 h专人护理。
1.2.2.2 心理干预 定期对患者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其认识自己,克服疾病困扰,充分理解、尊重、关心和支持患者,促进其发挥个人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改善患者的认知,引导其对病态的认识,消除和缓解精神症状。
1.2.2.3 健康教育干预 定期对患者开展与精神疾病有关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提供相关宣传小册子和预防类书籍阅览,针对患者监护人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增加监护人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促进患者和家庭成员、病友之间的交流,帮助患者客观面对社会的偏见,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增强适应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取t检验及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对比情况(±s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对比情况(±ss,分)
组别 阳性量表 阴性量表 一般精神病理量表 PANSS总分综合组 39.68±4.15 39.75±3.45 38.24±3.11 63.25±8.28对照组 59.85±4.23 50.45±4.35 47.82±3.21 92.08±10.21 t 26.8011 15.1749 16.8773 17.2689 P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危险性评估情况 综合组患者危险性评估等级Ⅰ~Ⅱ级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Ⅲ~Ⅳ级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危险性评估表测评情况 例(%)
为住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良好的危险评估需要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检查结果作为基础,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的患者基本资料、过往就诊记录、公安机关的详细档案等信息汇总[3]。
通常情况下,患有严重抑郁疾病、老年男性、社会地位低下、经济能力差、社会支持差、存在攻击行为等,都属于高危因素,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提示攻击伤人的风险也较高[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能力、认知能力、思维方式、情感认知等都有严重的障碍,无法分辨自身的行为。因此,对患者存在的攻击行为和自残行为作出紧急风险评估,不仅能够保护患者自身,也能够保护医护人员和其他的患者。危险评估的目的是明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以及可能刺激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同时确定能够制止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因素。通过建立危险评估,结合危险评估的结果将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划分危险等级,根据等级评价结果对风险程度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尽可能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后,综合组患者接受了综合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了常规药物干预,结果显示,综合组患者危险性评估等级Ⅰ~Ⅱ级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Ⅲ~Ⅳ级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建立危险评估后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能够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评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性,并对患者开展综合干预措施,可以将患者的攻击行为降至最低,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