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欧盟对全球化的矛盾心态

2018-11-17 23:07刘明礼
现代国际关系 2018年7期
关键词:全球化

刘明礼

[内容提要]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对全球化形成清晰的共识,呈现出自我矛盾的心态和政策取向,既想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又试图回避相关挑战,如既积极抵制美国保护主义,自身政策又具有保护主义倾向,既支持国际多边合作机制又要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改规则”。欧盟矛盾心态的产生源于成员国多、在全球化中经济表现差异大,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也与欧盟复杂的贸易政策决策机制有关。欧盟这种心态将影响其全球经济角色,未来其很可能扮演多边合作机制改革者、国际贸易纠纷居间者和经济改革滞后者的角色。

对于全球化这一议题,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在国际社会也引起广泛讨论并出现明显分歧。2017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阐述了对全球化的看法,在国际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中国被广泛认为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在2018年4月博鳌亚洲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重大新举措,表示中国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4/10/c_1122660064.htm.(上网时间:2018年5月10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对全球化的看法。特朗普当选总统则被认为是美国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力量的胜利,在他看来,贸易是零和游戏,赤字就是美国在全球化中“吃了亏”,其经济政策也被普遍认为具有强烈的保护主义色彩。*“The Threat to the World Trade,”The Economist,March 10,2018,p.13.与中国和美国相比,欧盟对于全球化却没能形成清晰的看法和政策取向,表现出自我矛盾的心态。本文试图在总结欧盟对全球化矛盾心态的表现基础上,分析其原因,以及对欧盟国际角色的影响。

一、欧盟对全球化的矛盾立场

本文讨论的全球化是指经济全球化,即商品、劳务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广泛的自由流动。*Daniel Gros & Cinzia Alcidi,“The Global Economy in 2030: Trends and Strategies for Europe,” 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2013,p.23.全球化背后是资本跨国逐利的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进程。但是,人们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对全球化的看法难以摆脱主观因素,因而有“赢家”和“输家”之分。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经济体内部,一般会出现某种主导意见,进而在经济政策中得到体现。比如,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因而成为支持者;美国在全球化中贫富差距拉大,进而“反全球化”潮流涌动。但在欧盟,虽然关于全球化的辩论已经很多,但全球化究竟是好还是坏、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反之、欧盟应如何应对全球化等问题,仍没有清晰的共识,呈现出自相矛盾的心态。

欧盟对全球化的矛盾心态首先表现在对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态度上。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商品的自由流动,因而对自由贸易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一个经济体对全球化的立场。美国在特朗普上任后,已经走上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道路。*Gustav Fredriksson,Alexander Roth,and Simone Tagliapietra,“Still on the Road? Assessing Trump’s Threat to European Cars,”Bruegel,March 13,2018,http://bruegel.org/2018/03/still-on-the-road-assessing-trumps-threat-to-european-cars/.(上网时间:2018年5月20日)面对美国这一政策转向,欧盟清晰地表达了反对和抵制的立场,其具体做法有三种。一是据理力争,占领道义高点。在汇率问题上对其他经济体施加压力是美国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手段。2017年1月底,特朗普提名的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彼得·纳瓦罗公开指责德国操纵欧元汇率,导致欧元被“严重低估”。*“瞅准德国 美国指责欧元被低估要打‘汇率牌’”,《人民日报》,2017年2月7日。对此,德国总理默克尔迅速回应称,欧洲央行决策具有独立性,德国不可能影响欧元汇率。*“Germany Posts Trade Surplus As Officials Hit Back At Currency Allegations From The U.S.,” https://www.orbex.com/blog/en/2017/02/germany-trade-surplus-officials-currency-allegations.(上网时间:2018年5月15日)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认为这一指责是“荒谬的”,德国出口多是因为企业竞争力强,“金融危机后享受了近10年汇率优势的是美国而不是别的国家。”*“Why Currency Manipulation Rhetoric will Grow Louder,” Financial Times,Feb 16,2017,https://www.ft.com/content/24d49cac-efae-11e6-ba01-119a44939bb6.(上网时间:2018年5月10日)由于德国从欧元区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角度清晰地阐述了欧元的汇率机制,美国方面此后也未在汇率问题上对德国和欧盟过多做文章。

二是借助国际力量,利用多边舞台影响美国立场。对于2017年7月的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德国作为东道主,积极与法国、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协调立场,力争把自由贸易列为重点议题,*“Merkel Pledges to Fight for Free Trade at G20 Summit,”Financial Times,Jun 29,2017,https://www.ft.com/content/6754bc18-eba6-3b1d-bb3d-aba3a4b48d1a.(上网时间:2018年4月25日)会后声明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自由贸易,但明确表示要“分享全球化的成果”。*“G20 Leaders’Declaration: Shaping an Interconnected World,”http://www.g20.utoronto.ca/2017/2017-G20-leaders-declaration.html.(上网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8年1月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召开期间,多位欧洲国家首脑轮番发表演讲强调全球化的重要性。*“马克龙与默克尔在达沃斯艰难扛起全球化大旗”,《知识经济》,2018年2月15日,第8页。法国总统马克龙认为,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全球化危机”,“那些不想前进的人,不应阻挡他人实现宏图大志”;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表示,保护主义不是解决问题之道。欧洲领导人在特朗普到会前表达上述立场,似有意与“美国优先”和保护主义分庭抗礼。*“欧洲领袖:全球化应为人民服务”,《联合早报》,2018年1月26日。

三是顶住压力,拒绝向保护主义妥协。欧盟抵制美国保护主义最明显的还是表现在钢铝产品关税问题上。2018年3月8日美国正式抛出对进口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高关税,涉及460亿美元产品,占美国进口量的2%,被认为是特朗普保护主义政策的“最大行动”。*“Massive Attack: America is Undermining the Rule-based of World Trade,” The Economist,March 10,2018,p.21.欧盟不但立即表示将在WTO争端机制中起诉美国,而且制订了一份“对等”的反制清单,涉及美国对欧35亿美元的出口,包括越桔、波旁威士忌、哈雷摩托,其产品分别来自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和众议员议长保罗·瑞恩所在的选区。*同上,p.24.随后美国出台豁免政策,给予欧盟临时豁免,并在5月1日延长欧盟的临时豁免一个月。但欧盟并未让步和妥协,而是发表声明,措辞严厉地认为:“延长豁免只是延长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已经影响了企业决策,欧盟绝不会在美国的威胁下谈判。”*“Commission Statement Following US Announcement of an Extension until 1 June of the EU's Exemption from US Tariffs on Steel and Aluminium Imports,” European Commission - Press release,May 1,2018,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18-3641_en.htm.(上网时间:2018年5月22日)

但是,欧盟自身出台的一些政策也具有保护主义倾向,这集中体现在2017年12月20日欧盟通过新的反补贴、反倾销法上。欧盟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反倾销、反补贴的相关条款,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双反法”,之后曾数次修改,但此次修正力度大。根据新法,欧盟采取“双反”措施的依据将不再是WTO有关规定,而是自己创造的新概念,即对象国是否存在“市场扭曲”。所谓“市场扭曲”,包括以下多种情况:企业经营受到行政命令干预;政府操控生产资料价格;对外企制定歧视性措施,影响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公司法、财产法、破产法不健全、执行不力,或对“部分企业”歧视性执法;工资成本受到扭曲;政策因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Amending Regulation (EU) 2016/1036 on Protection against Dumped Imports from Countries not Member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Regulation (EU) 2016/1037 on Protection against Subsidised Imports from Countries not Members of the European Union,” pp.1-2,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32017R2321&from=EN.(上网时间:2018年4月10日)新法多处“语焉不详”,如在列举“严重市场扭曲”现象时,只给出了原则性的定义,并没有具体标准;在决定“双反”税率时,欧委会可选择“合适的”“非市场扭曲”国家的价格作为参考,却未说明具体如何选择;在说明相关方可以对欧委会的评估报告发表看法时,并未说明如何处理分歧。欧委会在评估一个国家是否存在“市场扭曲”时,还将考虑该国是否达到国际劳工组织(ILO)和其他多边国际环境协议标准,认为达标经济体很少存在“市场扭曲”。这是欧盟首次将环保、劳工标准作为对其他经济体采取双反措施的依据。*“Parliament Passes New Anti-dumping Rules to Protect EU Jobs and Industry,”European Parliament Press Releases,http://www.europarl.europa.eu/news/en/press-room/20171110IPR87817/parliament-passes-new-anti-dumping-rules-to-protect-eu-jobs-and-industry.(上网时间:2018年5月20日)从这一新法可以看出,欧盟绕开了WTO的相关规则,将双反主动权更多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其未来的保护政策在法律上做好了铺垫。

同时,欧盟对全球化的矛盾心态还表现在其对国际规则立场上。与中国对多边机构的支持和美国对多边合作的“不屑”相比,欧盟对多边框架抱有复杂的心态。一方面,欧盟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认为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TO等机构对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仍然重要,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G20)重要性突出,“多边合作”仍是欧盟处理国际经济问题的“优先选项”。但另一方面,欧盟也认为,这些机构和机制存在诸多缺陷,如逃税、资源过度开采、政府补贴、社会倾销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Reflection Paper on Harnessing Globalis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May 10,2017,p.9.从欧盟委员会“反思报告”《驾驭全球化》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欧盟既不是要像美国那样“边缘化”多边机制,也不是对这些机制予以“无条件支持”,而是在维系这些机制存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对此,欧委会还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如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出台《欧盟发展共识》,进一步将发展问题与贸易、投资、良政、人权、法治等挂钩;酝酿建立“多边投资法庭”,取代当前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以确保“投资的公平与透明”。*同上, p.15.

可以看出,近两年来欧盟对全球化这“双刃剑”心态复杂,政策上自相矛盾,既认可全球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想继续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又强调全球化带来的风险、要回避相关挑战。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和欧委会2016年进行的民调显示,欧盟55%的人认为全球化总体是机遇,45%认为是挑战,没有压倒性的看法。*同上,p.13.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主张颇具代表性,他呼吁建设“开放并具有保护作用的欧洲”,欧盟的对外经济政策也模糊地介于开放和保护之间,缺乏清晰的战略导向。*Robin Huguenot-No⊇l and László Andor,“Balancing Openness and Protection: How can the EU Budget Help? ”European Policy Center,March 14,2018,http://www.epc.eu/pub_details.php?cat_id=4&pub_id=8391.(上网时间:2018年5月20日)欧盟的矛盾心态和政策取向,在学者的研究中也有体现。有学者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贸易政策发展情况,认为欧盟并未通过保护手段控制衰退,反而启动了与加拿大、日本等经济体的自贸谈判,在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有学者认为,虽然欧盟没有明显增加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但规制型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指产品标准)有所抬头;*郑春荣:“欧盟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原因与表现”,《国际展望》,2017年第1期,第48页。还有人认为,欧元区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开放程度最高的,甚至是全球化的“真正引领者”。*“欧洲才是真正的全球化引领者?”,《华尔街见闻》,2017年10月9日。https://wallstreetcn.com/premium/topics/3179(上网时间:2018年5月18日)

二、欧盟对全球化立场矛盾的原因

欧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经济体,虽然一体化程度高,但本质上仍是多个国家组成的集团,各个国家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全球化中所处位置不同,决策机制也比较复杂。这决定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化问题上表现出矛盾心态。

其一,全球化对欧盟造成“不对称”冲击。不仅是在世界范围内,即便在欧盟国家内部,对于全球化问题,也有“赢家”和“输家”之分。*Robin Huguenot-No⊇l and László Andor,“Balancing Openness and Protection: How can the EU Budget Help?”European Policy Center,March 14,2018,http://www.epc.eu/pub_details.php?cat_id=4&pub_id=8391.(上网时间:2018年5月20日)欧盟有28个成员国,根据竞争力和产业结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核心国家”和“外围国家”。“核心国家”竞争力强,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机遇,助力本国经济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经济数据显示,近年来发达国家经济总体面临困难局面的情况下,德国经济可谓一枝独秀。财政方面,德国自2014年起已经连续四年财政盈余,其中2017年盈余412亿欧元,占GDP1.3%。*“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 and EDP Statistics,”Eurostat,http://ec.europa.eu/eurostat/web/government-finance-statistics/data/main-tables外贸方面,德国经常项目顺差一直保持在高水平,2017年为2656亿欧元,占GDP8%,这一比例在主要经济体少见。*“Current Account,Main Components,Net Balance - annual Data,% of GDP,”Eurostat,http://ec.europa.eu/eurostat/tgm/table.do?tab=table&init=1&language=en&pcode=tipsbp11&plugin=1.(上网时间:2018年5月20日)就业方面,德国失业率2018年3月降至3.4%,是两德统一以来最低,更远低于欧元区8.5%的平均水平。*“Euro Area Unemployment at 8.5%,”Eurostat,http://ec.europa.eu/eurostat/documents/2995521/8853183/3-02052018-AP-EN.pdf/ab3f9296-2449-4816-b1db-1faf6a15b79a.(上网时间:2018年5月21日)

德国在全球化中经济表现优异,除本身工业基础强之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总理施罗德执政期间有效推行的结构性改革,降低了企业负担,刺激了经济活力。相比之下,“外围国家”没能进行彻底改革,在全球化面前,更多感受到的是挑战。2008年以前,“外围国家”政府还可以通过廉价举债来维系过去的福利,但在金融危机以及债务危机后,这一做法已经无法持续,机构性问题已经无法隐藏。*Evert-jan Quak,“Explaining the Struggles of the European Middle Classes,”http://www.thebrokeronline.eu/Articles/Explaining-the-struggles-of-the-European-middle-classes.(上网时间:2018年5月8日)发达国家对全球化“不适应”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过去被视为社会稳定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人口萎缩和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在欧盟,这种情况也在发生,但各国表现不同。“欧洲改善生活与工作条件基金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除拉脱维亚、卢森堡、波兰和立陶宛四个国家外,欧盟其余成员国的中产阶层人口都在下降,尤其是受危机冲击严重的地中海国家(如希腊、塞浦路斯、西班牙)和中东欧国家(如爱沙尼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由升转降最为明显,西欧国家变化相对不明显,但总体也呈下降趋势。*“Income Inequalities and Employment Patterns in Europe Before and After the Great Recession,”European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2017,pp.51-53,https://www.eurofound.europa.eu/publications/report/2017/income-inequalities-and-employment-patterns-in-europe-before-and-after-the-great-recession.(上网时间:2018年5月9日)由于在全球化中经济表现的差异,导致了欧盟各成员国立场不同,德国作为“赢家”在支持全球化方面也走在前面,南欧国家作为“输家”往往是呼吁对内部市场加以保护。

其二,与欧盟的贸易政策决策机制有关。美欧经济结构相似,在全球化中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产业外迁等,欧洲的民粹主义也在迅猛发展,要求改善在全球化中的处境。不同的是,欧洲民粹主义虽然在国家政治选举中节节胜利,但其对对贸易政策的影响远不如在美国明显。在美国决策体制中,总统对贸易政策影响大,可以较有效地贯彻“美国优先”理念,比如弃用与其政策分野大的高层官员。但在欧盟决策体制中,贸易政策决定权已经转移给欧盟机构,成员国政府和议会不能直接影响贸易政策。根据欧盟决策机制,欧盟要与某个经济体缔结或修改双边经贸协议,需要欧委会提出方案,通过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批准。在这一决策机制中,类似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做法很难产生。

一方面,欧委会对欧盟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得失、利弊分析较为客观。欧委会作为欧盟贸易政策的起草者,代表着欧盟的整体利益,因而不会明显倾向“保护主义”立场。欧委会认为,全球化有力促进了欧盟“高端产品”出口,如飞机、高档车、工业机械、护肤品等,也带动了咨询、设计、运输、旅游等服务业。2016年欧盟出口额达17460亿欧元,支撑着240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欧盟80%的进口产品是原材料、零配件等“资本品”,全球化导致的竞争压低其价格,让本土企业更具竞争力。进口“物美价廉”消费品提高了欧盟居民购买力和生活水平,尤其对低收入群体有利。外资及劳动力的流入也为经济发展带来动力。欧盟已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孤立主义、保护主义将拉高欧生产成本、提升物价水平、增加出口难度,削弱自身竞争力。*“Reflection Paper on Harnessing Globalis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May 10,2017,p.7-8.

另一方面,支持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力量会相互制衡。一项新的经贸协议须欧盟理事会以“有效多数”的表决方式通过,也就是成员国数量的55%(16个国家),这些国家代表的人口总数还要达到欧盟人口总数的65%,同时还需要欧洲议会的多数票通过。*“How the European Union Works,”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Communication,November 2014,pp.11-16.从这一决策程序也可以看出,一个缺乏多数国家政府和民意支持的贸易政策很难出台。在欧盟中,支持全球化和强调保护的国家都有相当的力量,前者包括德国、荷兰、英国以及北欧国家,后者主要是南欧国家,还有些国家倾向并不明显。从这些可以看出,欧盟要出台类似特朗普的单方面要求改变既定协议的政策,很难获得足够支持,因而政策上更多地表现出延续性。

其三,欧洲一体化与全球化被混为一谈。近两年来,国际形势剧烈变化,关于全球化、反全球化、去全球化的讨论十分热烈。欧洲一些形势的变化,也与全球化这一问题挂钩,比如英国脱欧、民粹政党崛起,也被视为“反全球化”的产物。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英国脱欧、民粹主义等问题反映出的是欧洲人对一体化进程的态度,一体化和全球化却是两个概念。如前所述,全球化指的是世界联结的日益紧密和产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主要是经济问题,而一体化是欧洲二战后为实现地区和平而启动的政治工程。近年一体化面临阻力不仅是经济原因,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也就是二战结束70余年后,欧洲人是否还愿意继续为一体化付出政治代价,比如国家权力和财富的转移。

例如,英国选择离开欧盟并非其想放弃自由贸易或闭关锁国,而是想收回国家主权、不愿再继续受欧盟规则的管理。事实上,英国在脱欧谈判的过程中,争取自由进入欧盟的大市场一直是其优先目标。同时,英国在脱欧公投后,还在贸易问题上积极与其他经济体沟通,为未来的双边经济贸易协定打基础。*英国尚未脱离欧盟前,法律上无权与其他经济体进行贸易谈判或缔结贸易协定。在国际舞台上,英国一直是支持自由贸易的国家,自由贸易的思想也正是来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有观点认为,未来英国摆脱欧盟的束缚后,可以更好地拥抱全球化。*冯仲平:“离开欧盟的英国会更拥抱全球化”,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7-04/10436688.html.(上网时间:2018年5月18日)民粹主义也是如此,民粹主义政党普遍质疑欧洲一体化,抵制移民,有些人就提出是否留在欧盟、欧元区举行公投等口号。但民粹主义主要是对欧盟治理模式的不满,并未直接提出“反全球化”、搞保护主义等政策主张。当然,民粹主义的兴起于全球化进程中部分欧洲民众处境恶化有关,但并未将矛头直接指向全球化。

整体看,近年来欧洲民众的情绪较为不满,一体化、全球化等欧洲和世界发展的大潮流都成为迁怒的对象。在一体化方面,民众的抵制意见较为具体,比如拒绝欧盟扩大、拒绝财富和权力转移、限制人员自由流动等。但在全球化方面,民众和企业层面确实有加强保护内部市场等诉求,但却没有退出多边贸易机制的主张,因而欧盟虽然一定程度不适应全球化,但反应却相对温和。也就是说,民众确实有比较强的抵制情绪,但对象更多的是一体化,而并非全球化,而这两者经常混淆在一起,让外界更难看清欧盟对全球化的看法。

三、欧盟对全球化矛盾立场的影响

欧盟经济规模与美国相当,*虽然英国2016年通过公投决定离开欧盟,但具体脱欧时间和方式仍存在多种可能性,而且英国仍致力于在脱欧后仍与欧盟保持紧密经贸关系,因此本文仍将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来分析。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影响举足轻重。欧盟对全球化这一重要问题的矛盾心态,对其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有着重要影响。

其一,在多边机制问题上充当改革者。近年来,伴随着多哈回合谈判停滞,多边贸易体制前景已经引发各方的强烈担忧。特朗普对多边机制持怀疑态度,对钢铝产品征收高关税的做法似乎有意给WTO制造危机,甚至为美国退出做准备。*“Are Trump’s Tariffs Aimed at the WTO? ” http://www.atlanticcouncil.org/blogs/new-atlanticist/are-trump-s-tariffs-aimed-at-the-wto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称,WTO确实没能跟上经济变化的步伐,但不论WTO有多大问题,削弱这一体系的结果都将是悲剧。如果其他主要经济体追随美国的重商主义政策、藐视全球贸易体系,这可能导致WTO迅速瓦解,进而削弱已经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的根基。*“The Threat to the World Trade,”The Economist,March 10th 2018,p.13.欧盟虽然对全球化心态复杂、政策自相矛盾,但仍然重视多边合作,这客观上有助于维系现有的多边体制。或者说,虽然欧盟金融危机后经济总体处于困难局面,但由于内部多元的态度和复杂的决策机制,抵制住了“单边主义”的冲动。如果欧盟在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的刺激或者诱惑下,也“抛弃”多边合作,WTO等多边机制势将出现重大倒退。

多边合作框架的意义在于在全球化背景下,给国际经济活动提供有效的秩序,缺乏秩序的世界经济则容易陷入混乱和危机,比如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从这个角度看,欧盟的政策取向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多边合作问题上,欧盟的目标不止于维系现状,而且还力图改革,甚至愿为改革牺牲一定的既得利益:比如在世界银行和IMF的份额改革问题上,在美国拒不放弃重大问题“一票否决权”的情况下,欧洲国家普遍减少了自身份额,以反映出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带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兴金融机构问题上,欧洲国家也普遍持开放和欢迎态度;在国际货币体系层面,在人民币国际化和特别提款权(SDR)改革问题上,欧洲国家也都积极支持。但欧盟提出的一些改革目标或者方向,在国际层面要达成共识也存在一定困难,比如:欧盟表示要将贸易、投资问题与人权、法治挂钩,而后者在全球范围内没有普世标准,本身就有争议和分歧,两者要挂钩将让经济问题更为复杂;欧盟还认为一些国家低工资、低环保标准形成了“不公平竞争”,*“Reflection Paper on Harnessing Globalis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May 10,2017,p.9.这也没有考虑到欠发达国家的实际经济水平。此外,欧盟绕开WTO规则,出台新“双反法”,也让外界对其对多边体制的坚持有所质疑,一定程度削弱了欧盟对多边体制改革的影响力。

其二,在国际贸易纠纷中扮演居间者。如前所述,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对全球化形成了不同的认知和政策取向,双方之间进行了激烈的博弈,中美“贸易战”问题引发全球关注。相比之下,欧盟的立场与中美都有很多的共同点和分歧:欧美之间,全球化进程中都出现产业外迁,与中国都有大量贸易逆差,内部民粹主义盛行,但欧盟支持多边机制,反对单边发起“贸易战”;中欧之间,都是美国贸易大棒的“受害者”,都强调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但欧盟强调“修补规则漏洞”,中国则呼吁履行已经签署的多边国际协议,比如中国入世协议。

在这种局面下,欧盟似乎成了中美都可以争取的力量。美国在出台钢铝高关税后,欧盟一方面表示不满,另一方面积极申请获得永久豁免。而美国给欧盟开出的得到永久豁免的五项条件中,有三条涉及中国:一是欧须积极应对中国“贸易扭曲”政策;二是在G20钢铁论坛上与美加强合作,采取“果断立场”;三是在WTO框架下合作对华发起诉讼。*“U.S.Said to Offer Trade Relief for Help in Pressuring China,”Bloomberg,https://www.bloombergquint.com/business/2018/03/19/u-s-said-to-seek-alliance-against-china-in-tariff-relief-talks#gs.rcWLuYo.(上网时间:2018年5月22日)可见,关税问题已经不仅是美欧双边问题,而是涉及到中美欧三方,也就是美国有意通过改变欧盟的立场来增加与中国博弈筹码。中国则呼吁,抵制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秩序是“中欧共同的责任”。*“As China Reaches out for Help in Trade War,European Union Finds Itself Caught in the Crossfire,”South China Morning Post,http://www.scmp.com/news/world/europe/article/2140674/eu-feels-heat-china-us-trade-row.(上网时间:2018年5月19日)

然而,夹在中美之间,欧盟并没有“选边站”。*“Europe not Choosing Sides in U.S.-China Trade Dispute,”Reuters,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imf-g20-europe-trade/europe-not-choosing-sides-in-u-s-china-trade-dispute-idUSKBN1HS0LJ.(上网时间:2018年5月21日)一方面,欧盟并没有接受美国抛来的共同对华施压的“橄榄枝”,宁愿冒着双边经贸摩擦升级的风险。尤其是汽车行业,美国是欧盟汽车出口的最大市场,2016年出口额达380亿欧元,其中德国就占了220亿欧元,对“贸易战”最为敏感。*Gustav Fredriksson,Alexander Roth,and Simone Tagliapietra,“Still on the Road? Assessing Trump’s Threat to European Cars,” Bruegel,March 13,2018.http://bruegel.org/2018/03/still-on-the-road-assessing-trumps-threat-to-european-cars/.(上网时间:2018年5月20日)即便如此,德国政府和欧盟都没有表现出在美国压力下妥协或者“顺水推舟”的倾向。另一方面,欧盟对华经贸诉求也没有放低的迹象。也就是说,在经贸问题上,欧盟并没有因为与美“对抗”而和中国“走近”。2017年12月,欧盟新“双反法”生效同日,还出台了长达466页的名为《中国经济严重扭曲》的评估报告,这也是欧委会出台的首份针对某个经济体的系统评估报告,认为中国“扭曲市场的做法已渗透到土地、能源、资本、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领域”。*“On Significant Distortions in Econom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Purposes of Trade Defence Investig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December 20,2017,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17/december/tradoc_156474.pdf.(上网时间:2018年5月22日)由于该报告是未来欧盟根据新“双反法”采取措施的重要依据,按该报告结论,欧盟几乎有理由对所有中国任何产品采取双反措施。2018年4月,欧盟宣布对中国钢索和钢缆产品反倾销税延长5年,税率高达60.4%。*“EU Extends Anti-dumping Duties on Chinese Steel Rope,”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eu-china-steel/eu-extends-anti-dumping-duties-on-chinese-steel-rope-idUSKBN1HR104.(上网时间:2018年5月23日)

从以上可以看出,欧盟对全球化的矛盾心态,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上也有体现。由于欧盟的这种既反对保护主义又搞保护主义、既支持多边机制又想修改规则的矛盾心态,根源于欧盟成员国多元的经济结构和复杂的决策机制,领导者个人对决策的影响相对有限,因此尽管欧盟的政策表现出一定的自我矛盾性,但这种政策趋向也具有稳定性。也就是说,欧盟将会根据自己的逻辑和原则选择对外贸易政策,而不会因为来自外部的压力或诱惑而做出明显调整。由于欧盟贸易政策相对于中美的“独立性”,未来中美欧三者之间的经贸博弈可能更趋复杂。

其三,在经济改革方面成为滞后者。全球化浪潮前,欧盟心态复杂、决策慢、缺乏清晰目标,其政策选择更多是成员国间相互妥协和决策机制约束的产物。这意味着,面对着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欧盟整体上还缺乏有效的战略调整。金融危机后,美国推出了能源革命、再工业化、出口倍增计划等重大举措,特朗普上台后虽然搞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但在国内也出台大规模减税改等措施。中国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后,中共十九大决定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0-34页。而欧盟的矛盾心态导致了行动能力受限,没能够根据全球化形势发展及时作出调整,一定程度错过历史发展机遇。

欧盟竞争力的关键问题是结构性改革问题,尤其是在南欧等“外围国家”。债务危机后,欧洲本有改革的良好机遇,但近年随着危机平息,改革动力也随之消减,长远看这将削弱欧盟增长潜力。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欧盟28国占世界GDP的比例为31.4%,2014年已经下滑至于23.8%。*“Share of world GDP,2004 and 2014,” Eurostat,http://ec.europa.eu/eurostat/statistics-explained/index.php?title=File:Share_of_world_GDP,_2004_and_2014.png(上网时间:2018年5月20日)布鲁塞尔智库“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分析认为,这一比例2030年将进一步下滑至17%。*“Daniel Gros & Cinzia Alcidi,The Global Economy in 2030: Trends and Strategies for Europe,” 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2013,p.64.法国总统马克龙上任后积极推进改革,但一年来取得的实际进展有限,国内抵制改革的罢工、游行已经成为常态。除了结构性改革外,欧盟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力度有限。欧委会认识到,全球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但如今技术变革是主要驱动力。欧盟要在全球化中保持竞争力,必须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布局,牢牢占据价值链高端。*“Reflection Paper on Harnessing Globalis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May 10,2017,p.6.但加强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权力主要在成员国政府手中,这些政策未能向成员国有效传导。统计数据显示,欧盟国家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平均维持在2%的水平,远低于欧委会提出的3%的目标。*“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 Eurostat,http://ec.europa.eu/eurostat/tgm/table.do?tab=table&init=1&language=en&pcode=t2020_20&plugin=1.(上网时间:2018年5月18日)可见,欧盟作为多个成员国的国家集团,在重大问题上的“顶层设计”以及相关落实能力方面,仍在存在机制上的缺陷。一个经济体的国际影响力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从这个角度看,欧盟对全球化的矛盾心态和决策迟缓,对其而言,带来的更多的是挑战而不是机遇。○

猜你喜欢
全球化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经济全球化新形态呼之欲出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对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中国的拥抱如何温暖全球化(观察家)
过度全球化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全球化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