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修养内涵(外一篇)

2018-11-17 14:54李文心
民主 2018年5期
关键词:境界力量内心

□李文心

名人文豪的笔下总是生成闪烁如星的物事。明静的墨光,一纸波澜,总能泛起读者心中一片片的涟漪,有的如火如烈,回头来看,却仅是沉寂的汉字与淡淡的墨香。静,也是一种内心修养与内涵,还有力量的体现。

自古以来,运筹帷幄洞察一切之人,定不会空口浮华。他们最多的运动运用在了脑力上。丰满自己的大脑,定能在真正该出手时一举成功。这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一个道理。要“静”,静下心来将力量投射在真正该做的事情上。若是一心一意将力量填充够了,那必然成功,成功了那必然迎来了功名,有了自然而来的功名,还用得着乱了心还费力地夸夸其谈吗?若是心未静下来,力量汇成一盘散沙,摇摆不定,那定是扭成四不像的失败品。

“静”是外在的形容词,意为无噪声,不躁动。我们应外静内汹,内心中各种情致风雅波涛汹涌,外在也大多是恬淡文静的模样。换言之,若内心被各种高雅的志趣填充足够了,上升了一个境界的心,定然会摒弃掉那种口若悬河的谈吐方式,能认清真正风趣和内涵的表现。他们往往更安静、更睿智,也更深不可测。从古至今,多少隐士是此等境界?与那些四处谋求功名,但内涵不足只能用其他手段来寻求的人相比,他们的分量重如泰山,身影却“静”淡地轻如鸿毛。

生命在于运动,但思考在于沉静。沉静下来思考和普通的想问题不是一码事。人的外表上毫无动作却将力量通汇到了精神领域的活动上去。这种“想”,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并且破力探索的程度,这种“想”是真的在探知,在为自己头脑的仓库中增添前所未有的新的宝贵事物。这样的“想”丰满了生命。当这个人关上了这个门后,会发现沉思已久的自己依旧是一副“静”的样子,倒看起来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多一层光圈,但开口一吐,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这都是不一样的风格和个性气息在流动。若是和庸俗浮华的一些俗人站在一起,你可以很清楚地闻到他内心的芳香。因为他们的能量会集中在头脑、在心里,他们静得下心,他们能“想”,所以孤僻一些。

一个人的生活境界,终究是看成就、看心态的。若是心态和内涵提升了,你定会在生活中看到不一样的天空。像那种成天夸耀争宠,用谎言掩盖不足、行为粗暴的生活和正在真理与沉静间的生活,你更喜欢哪一个?

阅读决定品质

自古以来,未染书香非闺秀,不文典籍非豪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并非是被用烂了的场面老话。从上古开始,人类发现了文字的奥秘,一个个符号像是流动着的魔力一般,铭刻在了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是见证者,更是促动者。直到现在几乎与每个人类生命都缔结了契约。是的,你有灵魂、有智慧,不能枉费了这样的能力,所以你要充实灵魂,要阅读,要让文字的古老力量填充你的内心。

人的品质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人的品德和素质所体现出来的本质。

一个人的言谈、处世能力、办事能力、领袖能力,或者还有创造能力,都是一个人的力量的体现。而这些内在能力是相互融汇的,比方说人的内心的宽度、高度,人的品质决定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人的品质是生来形成的吗?当然不是,这需要后天的培养。“知识改变命运”,因为知识不仅影响的是人认知层面的广度,更是熏染了人内心方面的色彩。它决定着我们今后的生活圈、交友圈,愈有高的审美情趣愈会和上层的人们结交为伴,这也印证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谚语。

因为品质改变了内心,所以这是从内而外散发出的芳华,丑陋的外表也挡不住品质力量的散发,于是这使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人从小到大似乎都在看着眼前的事物,琢磨着眼前和身边的东西,而有一些人却是眺望身边壮阔宏伟的大世界,仿佛在大厦顶端俯瞰天空之下。

那么这一切又是从何而来呢?能将人引领到更高境界的人生高度的力量是什么?

我们从书本中汲取的精华就是答案。人类最原始也最精彩的储存知识的方式就是书本。因为它是经过历史积淀的东西。从古老的诗经儒学到现代的经典散文,每一句话从不同方面来理解都能悟到不同的东西。汉语是公认最浪漫的语言,一个字的意思都能包罗万象。1988年,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见篇幅不大的文学经典中可以含纳多大的哲理和力量。如果能吸收它,那么内心即会更有分量。

在一个公共场合,贵宾区的人绝大多数在看书,这似乎是他们已养成的习惯,书已是他们的老朋友了。普通区的一些社会公务精英在紧张地办公或是广泛的阅读信息,因为生活层面要求他们有更广的知识面。而其他的全在玩手机,聊以娱乐。

若想提升人生的品质,就要不忘决心,丰盈内心,广泛地阅读。缔结这份与文字的契约,借力知识的双翼在更广阔的境界里翱翔。

猜你喜欢
境界力量内心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人师”的境界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