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评论员 陈慧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加速变革的时代。数字技术、移动技术和智能技术普遍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即时化、多样化、便捷化。过去,宣传思想工作者尤其是新闻工作者只有凭借严谨的调查报道,才能树立良好口碑,赢得受众的尊重。如今,一些正儿八经采写、提炼出来的理论文章、新闻稿件阅读量却未必很高。相反,一些漏洞百出的网络文章则很轻易就能登上媒体版面,大量伪原创、“搬运工”、“标题党”的文章大行其道,受到“热捧”。
因此,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出现了这样一种错误观点:通过深入一线采访而获取新闻资讯、挖掘线索的传统方法已经过时,应该被淘汰;那些不惜“脚力”,风尘仆仆、兢兢业业去采集信息、获取资讯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却成了不知变通的“落伍者”“愚笨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做“跑新闻”。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不是关在屋里冥思苦想出来的,也不是等着人送上门来的。若没有经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亲自用双脚丈量大地,挖掘第一手资料,如何能采写出贴近实际、接地气的新闻报道?靠臆想、抄材料、东拼西凑出来的作品更像浮云柳絮,又如何能够深入到百姓心里,得到百姓的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宣传思想工作者要锤炼过硬作风、练就高强本领、坚持求实创新、提升自身素质的疼痛点、关键点、着力点。
“脚力”对宣传思想工作者尤其是新闻工作者而言是一项首要的、基本的素质要求。新闻工作者的“脚力”,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能力,就是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求实作风,就是不惧艰险、不惜汗水、亲力亲为、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
为什么要深入基层?因为基层是一座“富矿”,但采掘者一定要跑到“矿区”才能采到真金。宣传思想工作者只有锤炼出一双跋艰涉阻、不知疲倦的“铁脚板”,走到人民群众中,深深扎根于最基层,切身感受群众冷暖,倾听群众真实心声,才能创作出粘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体现“脚力”的时代佳作。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一些影响面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宣传思想作品,都是作者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丰富素材,进行艰苦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后才形成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四川省昭觉县采访近50天,历经6个月的时间,五次往返“悬崖村”,与村民同吃同住近一个月,最终完成《“悬崖村”扶贫纪事》这部作品。通过深入扎根、下苦功夫的“笨”方法,真实记录悬崖村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真实生动。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历经2年时间,三进五台沟,与村民同吃同住,采访人物100多人次,积累了近2万分钟的访谈录音和原生态音响素材,创造性地运用“广播纪录片”的形式,最终推出《三进五台沟》这部作品,生动报道了驻村干部李红冈在五台沟村驻村扶贫的过程,以及这个东北山村所经历的蜕变,客观真实,令人信服。
根植春泥气自华。一棵树,只有深深扎根于土壤,汲取充沛养分,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基层和群众,就是每个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宣传思想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汲取养分,才能挖掘出更多精彩的故事、典型,才能落实好习总书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的指示精神。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