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改革思维推进体制机制完善,给“想为、愿为、能为、善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必将激励广大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履职尽责、拼搏创新、担当作为。
古人云:“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这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就是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为广大干部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历史机遇和展示舞台。全省上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苦干实干,奋力鏖战。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群像,他们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照耀在贵州脱贫攻坚的道路上。
与这些先进典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别干部表现出的不作为现象。在管党治党的严厉举措下,有的干部“不吃请不收礼也不干事”;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的左右下,干部庸、懒、散、慢、浮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干部喜欢作空洞无味的报告、喊华而不实的口号;有的干部喜欢把表态当工作,把总结当业绩,讲全局大而无当,抓落实全是虚功……
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当前全省干部所面临的急难险重任务,没有哪项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三大战略行动、七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八要素”“六坚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四加强”“四融合”等,都需要敢闯敢试、敢破敢立的拼搏与创新,都需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气魄与胆识。
《意见》的出台,是整治干部不在状态、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又一政策支撑,将从制度层面推进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常态,形成“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的生动局面。
树立崇尚实干用人导向,让干部想干事。《意见》旗帜鲜明地把好干部标准亮出来,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让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敢干事。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并帮助他们汲取教训、改进提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引导干部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专心致志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创新能力提升培训机制,让干部能干事。突出培训的精准化和实效性,切实防止“应景式”“镀金式”锻炼等消极现象,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强健精神、增长才干,真正使干部的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得到弥补,从而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让干成事的干部有地位。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引导干部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更好忠于职守、担当奉献。
干事创业,“干”字当头,“实”字为本。随着全面小康目标一步步临近,各级领导干部唯有“笃根本、去浮华”,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方能勠力同心、闯关夺隘,在伟大的时代里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