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迟福林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2018年对海南来说十分关键: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并发表重要讲话5周年,是打造国际旅游岛升级版的重要一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指明了前进方向。站在新起点上,谋划未来发展,要把改革开放的大旗一扛到底,以更大开放办好最大经济特区,努力把海南建成高度国际化、现代化的美丽宝岛。
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强调的,“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一个生动缩影,海南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海南30年的成就,其根本得益于改革开放。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中央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初衷,就是希望海南在改革开放上先行先试,在海南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将其推到国际市场去;“敢闯”“敢试”,在改革上“杀出一条血路”,当好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基本经验。海南的改革发展问题始终是和开放大局相融合的。海南在开放上没有重大突破,改革就缺少一个巨大推动力,发展就缺乏基本条件。30年来,海南以扩大开放为主线,从一个封闭半封闭的国防前哨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发展成为知名的国际旅游岛。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实践证明,开放的程度越大,改革的环境就越好,发展的速度就越快。
把海南打造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关键一招凸显关键作用。海南承担着新时代我国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新使命,未来海南发展的关键仍然在改革开放。要发挥海南地处南海和东盟最前沿的区位优势,率先在服务业市场开放、服务贸易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充分发挥海南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发挥海南最大经济特区的优势,担负起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的重要角色。
关键之举是在全岛建立自由贸易港。关键一招要有关键举措。今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岛内外以及国内外对海南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对海南是一个极大鼓舞,是海南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是海南30年的期盼。同30年前相比,今天,海南建立自由贸易港的现实基础要好得多,时机要成熟得多,需求要大得多,意义要重要得多。我们应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都是以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为主要特征,但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港有着重要区别。自由贸易港是一个“境内关外”的范畴,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的形式。因此,当前讨论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一定要把握一点:这只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一个起步,一个过渡。海南自由贸易区所有的规划与政策都要朝着自由贸易港的目标来设计和谋划。这个方向选择特别重要,要十分明确,凡是和自由贸易港不相符的政策,坚决不能出;凡是和自由贸易港不相符的做法,坚决不能做。
在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上有重要突破。关键一招要抓住关键时机。海南在全国率先开展“多规合一”改革,中央肯定海南省“多规合一”改革是“迈出了步子、探索了经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的核心是创新体制机制。按照全岛“一个大城市”的格局推进规划统一、基础设施统一、城乡发展统一、环境保护统一、产业布局统一、社会政策统一,进而实现全省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海南的发展注入强大改革动力。
海南的优势来自南海,海南的战略地位也来自南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建设,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海南优势,抓住机遇,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合,努力为促进“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破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在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作为亚太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南海及周边地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加强泛南海区域经济合作对破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至关重要。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促进泛南海自由贸易网络的形成,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合作的新机制、新平台和新典范。
把海南打造成泛南海经济合作先导区。海南地处南海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泛南海区域经济合作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意见》提出,积极争取“泛南海经济合作圈”成为国家战略。打好经济牌、开放牌,促进“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形成,是新时代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守好祖国南大门的重大责任担当。
率先实现“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的重要突破。发挥海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国际旅游岛为载体,在“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上大胆地做。例如,加快三亚邮轮母港建设,积极开通海上航线;与泛南海岛屿地区联合开发具有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等,以“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的突破加快“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建设。
国际化是新阶段海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由此,要适应国人不断增长的服务型消费需求,扩大国际化产品与服务供给,把海南打造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提出“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购物中心”。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意味着海南不仅是要成为国际购物中心,还要成为旅游、健康医疗等服务消费中心。
现阶段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消费主体是国内游客。当前,国际化的背景与内涵已发生新的变化。例如,珠海横琴长隆海洋公园70%-80%的节目是由国际表演团队提供的,一台马戏的表演人员来自十几个不同的国家,90%以上的观众是国内游客。显然,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国人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国际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在日益增大。从海南实际情况看,2017年,海南国内游客占总游客人数的比重在98%以上。目前,海南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国内,中高收入群体日益成为海南消费的主体。
关键是适应国人需求变化,提供国际化的产品与服务。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国内不断上升的国际化、服务型消费需求与服务业开放度低、国际化产品供给不足、国际化服务水平不高、国际化环境不优。例如,海南还没有一个吸引力很强的大型文化娱乐项目;海南的免税购物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海南的服务型人才严重短缺等。为此,要把扩大国际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作为海南扩大开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例如,在扩大国际化产品供给上,大力引进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与国际元素相结合的高端文化娱乐项目;以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为重点提升海南国际化服务水平。
首要任务是加快海南国际购物中心建设。海南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免税购物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吸引购物消费837万次,实现营业额272.4亿元。下一步,应争取建立“消费品免税区”,实现免税购物政策的更大突破。
服务业是海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海南有条件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服务业是产业发展的趋势,符合海南发展实际,海南在这方面要发挥示范作用。”海南要培育壮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十二大产业,关键是以服务业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为重点,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是海南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7年海南服务业占比为55.7%,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但主要问题在于服务业的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占比较高,产业附加值低,竞争力弱。此外,尽管海南已实现农业品种的革命,许多优质水果品种在海南市场中都能买得到,但由于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使得物流成本高,农业附加值相对较低。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海南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现代服务业来推进海南三次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海南的消费新环境。
以扩大市场开放来实现医疗和教育的“弯道超车”。目前,海南的教育、医疗、健康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也是影响海南投资环境的“软肋”。未来,如果海南解决好医疗、教育、健康、养老问题,就会吸引国内的研发企业在海南开展季节性办公。但客观讲,要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海南的医疗、教育发展水平,仅靠自身力量很难,关键在扩大市场开放。
实行旅游产业项下自由贸易政策。例如,探索实行旅游产业项下生产资料免关税政策。在严格用途管制、使用范围管制的前提下,为旅游业发展所需原材料的进口实行零关税;建筑配套的用品、设备的进口实行零关税;对大型旅游设施必备的基建设备、会议设备、电气设备的进口,在核定总量前提下免征关税。
实行服务业“极简版”负面清单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海南对外开放基础较好,具有面向东盟最前沿的区位优势,又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应该在开放方面先走一步。未来,海南如果能在借鉴11个国内自贸区负面清单基础上,实行“极简版”负面清单,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改善营商环境。为此,要全面清理涉及外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负面清单只减不增,给投资者稳定预期。
保护好海南生态环境,是中央赋予海南的重要使命,是全省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海南需要在绿色发展上作文章,以绿色发展来形成海南未来发展的突出特色和最大亮点,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海南最有条件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突出优势和最大本钱。进入新时代,海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绿色发展高度融合。海南要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努力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新路子。从现实情况看,海南凭借独特的岛屿特征、生态环境优势以及多年来生态省的建设经验,最有条件在绿色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关键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短期来看,加大海南环境保护固然极其重要;但从长期来看,关键是要实现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问题是实现农业的绿色生产和农民的绿色生活。
实施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无论是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还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对绿色财税、绿色金融的需求不断扩大。例如,率先建立全国性碳交易中心,全面普及排污权证交易;开征环境保护税,并作为地方主体税种;争取中央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建立绿色产业开发主体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发行绿色债券等,发挥财政、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作用。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