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如何斗而不破

2018-11-17 08:25:39凌胜利
现代国际关系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贸中美关系中美

凌胜利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特朗普执政以来,其新的对华战略并未很快明确,更多以处理问题为导向,直到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出台。该报告将国家威胁定义为首要威胁,将中国定位为“修正主义国家”和“对手”(rival power),认为目前已重回大国竞争时代。受此影响,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战略趋向强硬,体现为在经贸问题上反复施压、台湾问题上屡屡越线、南海问题上频频试探,如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对华战略趋向竞争与强硬,中美竞争与合作并存体现为竞争性一面更加突出。

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在五大问题领域摩擦不断、竞争加剧。一是经贸问题。以往经贸关系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压舱石”和润滑剂的积极作用。不过特朗普政府非常重视美国的经济利益,强调公平贸易而非自由贸易,更加关注相对收益,特别注重贸易逆差问题。由于中国是美国的头号贸易逆差国家,这也使得特朗普政府将对华贸易逆差问题视为重中之重。2018年3月以来,美国在对华贸易问题上反复施压。基于特朗普政府对经贸问题的格外关注和美国国内对华政策趋向强硬的基调,中美经贸摩擦仍有可能成为两国的矛盾源头。二是台湾问题。特朗普的交易主义思维对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构成了重大挑战。尽管上台之初历经摩擦之后特朗普重申一个中国政策,但美国并未就此放弃利用台湾问题做文章,《台湾旅行法》的签署对中美关系带来的风险与冲击有可能增加,台湾问题依然是中美战略分歧的重要议题,两国未来不乏因为台湾问题而引发摩擦和危机的可能性。三是南海问题。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具有冒险性,多次派遣舰机对中国南海岛礁展开“抵近侦察”,其频率远超奥巴马政府时期。由于特朗普政府在南海航行方面赋予军方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两军发生海上冲突的风险增加。四是朝核问题。在亚太安全问题当中,特朗普政府对于朝核问题最为关注。中美两国对于解决朝核问题的分歧依然存在。特朗普对朝政策手段灵活,在施压的同时也不拒绝谈判,导致朝核问题“战”与“和”的可能性都急剧上升,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五是地区战略竞争。虽然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在亚太地区的规则竞争、秩序竞争有所淡化,但两国的地区战略竞争依然是影响中美战略关系的关键议题。特朗普政府推出了“印太战略”。通过将亚太战略转变为“印太战略”,美国谋求能够更多地调动盟国和伙伴的战略支持,增强其与中国在地区竞争方面的力量。

除此之外,中美在国际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也不容忽视。尽管特朗普政府不太重视国际秩序与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放弃国际领导权。特朗普政府对于中国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的领导地位还是有所担忧,这在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除此之外,美国在意识形态上对中国的指责与防范增加,认为以中俄为代表的“锐实力”影响美国软实力,美国国会甚至针对中国“锐实力”举行了听证会,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威胁论”的3.0版本。受中美竞争加剧影响,美国对中美之间的人文教育等交流可能会收紧,其对于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会更加显现。

二、如何避免滑向“修昔底德陷阱”。当前对于“修昔底德陷阱”更多是从权力转移的体系层次进行思考,忽略了国家和个体层次对于战争爆发的重要影响。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并非单纯由于一国势力的增长引发了另一国的恐慌,而是存在由雅典与科林斯的矛盾向雅典与斯巴达的矛盾转化的过程,而在这一战争原因中,联盟政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雅典和斯巴达之间不再延续以往通过外交手段来管控彼此的战略分歧,军事手段取代外交手段成为它们之间战略互动的主要方式。此外,当时的希腊地区处在尚武年代,两国的政治精英和民众都认为战争不可避免且在避战方面不够重视。简而言之,仅仅从体系层次来论断“修昔底德陷阱”有失偏颇,需要考虑到体系、国家与个体的多层次性。

随着中美竞争加剧,危机极有可能成为中美关系的常态。因而如何管控危机将成为中美能否避免滑向“修昔底德陷阱”的关键。国际危机存在多种类型,中美两国最有可能爆发派生性危机和边缘政策危机。与派生性危机强调危机发起国主动逼迫对手而引发第三方危机而言,中美两国更应该防范因第三方危机而被牵连。事实上,雅典和斯巴达之间之所以爆发战争更直接的原因是因为联盟关系而非结构性权力冲突,科林斯作为第三方因素对于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战争爆发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美国在亚太地区同样存在诸多盟国,且一些盟国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如何避免因联盟牵连而导致中美两国卷入军事冲突应该予以重视。

中美实现“斗而不破”离不开对彼此核心利益的尊重,如果想在彼此核心利益上做文章,就有可能引发边缘政策危机。特朗普上台以来,其交易性执政风格明显,甚至上台之初认为台湾问题也可以进行交易,在经贸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这些所作所为极有可能使得中美两国爆发边缘政策危机。中美两国应该避免在彼此核心利益上过度施加压力,使得双方陷入“小鸡博弈”困境,对于中美两个大国而言,面子和里子都不能是你输我赢,包容与妥协才是双方的和平共处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商人本色的特朗普秉持“最大的冒险可能获得最大的收益”的理念,不顾个人信誉和国家声誉,在对外政策中大搞边缘政策、极限施压和战略敲诈,这些实际上使得美国与其他国家发生危机的概率大为提升。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一方面可能不断制造危机以期获利,另一方面由于其决策圈的封闭性而削弱危机管控的能力,由此导致特朗普政府的危机制造能力与危机管控能力的失衡。对于中美关系而言,2018年以来危机爆发的概率有所提升,在经贸问题、台湾问题上,特朗普政府不乏边缘政策施压,实际上已经部分触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底线。因而中美如何管控战略分歧和危机已成为现阶段中美能否避免滑向“修昔底德陷阱”的关键。这就需要中美两国不必过于关注两国的实力对比,要避免通过僵化的武力手段来解决彼此战略分歧,加强危机预防与管控,避免双方进入恶性竞争的互动轨道,同时对联盟政治、高层沟通、制度建设、民粹主义等问题都需要关注。

三、中美战略稳定依然重要。对于当前的中美关系而言,要针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特点有所应对,既要斗中求和,又要避免斗争失控,实现“斗而不破”。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偏爱边缘政策施压,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在经贸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中都出现了边缘政策施压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冒险性,使得双方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增加,不过目前看来特朗普更多是将其边缘政策施压作为谈判手段而非真正想诉诸行动;二是注重领导人之间的沟通,特朗普酷爱使用推特和电话,通过这两条路径以及其他直接会面机会,可以避免中美竞争失控,也使得特朗普对华施压政策有一定的回旋空间;三是不顾对外信誉,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存在严重的“信任赤字”,无论是在台湾问题还是在经贸问题上,特朗普经常言而无信,这也使得美国在这些议题上经常反复性施压;四是注重物质性利益,特朗普对秩序规则等软性利益兴趣不大,注重物质性利益追求,这在对华经贸问题上的处理可见一斑,这也使得其对华政策显得急功近利、咄咄逼人;五是惯用议题联系策略,特朗普在对华政策当中经常对朝核问题、台湾问题、经贸问题、南海问题等采用议题联系策略,通过虚实结合来共同施压,从而谋求在谈判中获利。

基于特朗普对华政策的特点和中美竞争趋向激烈的态势,中国需要增强对美政策竞争性的一面,而非一味地顾全大局与和平至上。面对特朗普对外政策得寸进尺和信誉极低的情况,中国对美政策的斗争性一面不可避免,这也是维护中方合法利益的需要。不过斗争并非没有底线,必须谨防军事冲突。虽然中美两国竞争加剧,但严重的军事对抗却并非双方所愿,中美战略稳定依然需要,如何实现“斗而不破”至关重要。中国争取中美关系“斗而不破”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在坚持维护核心利益的同时,也要与美国保持密切的沟通,避免危机失控,进而损害战略稳定。中美两国有关核心利益的认知存在分歧,对此两国需要加强沟通,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利益诉求和重大关切,避免因核心利益问题发生战略误判和危机失控。双方领导人之间的高层沟通非常重要,特朗普总统偏爱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电话外交”,注重双边交往和高层沟通。从一年多来中美之间的数次危机来看,高层沟通特别是元首之间的沟通为两国战略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中美高层沟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是要部分加强战略清晰度,突出“红线”意识,对于可能危及中美战略稳定的重要议题,中国要较为清晰地画出“红线”,警醒美国不要犯机会主义错误,防止中美战略竞争陷入僵局。三是注重中美之间的危机管控机制建设。目前两国已经建立了一些危机管控机制,但覆盖面还不够,特别是对于海上危机管控和第三方引发危机需要加强制度建设,避免中美之间的危机增多和失控。四是加强两国利益协调。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与冲突利益并存的特点使得两国之间的利益协调尤为必要。针对中美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利益分歧,可以灵活采用大国协调和制度协调两种方式,防止两国用武力手段取代外交手段来解决利益分歧。五是加强战略定力,善用太极手法。针对特朗普对华政策急功近利且信誉极低的特点,中国可以尝试通过以慢制快、以柔克刚来避免中美之间的摩擦升级和危机失控,为两国关系缓和尽可能争取较大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

猜你喜欢
经贸中美关系中美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环球人物(2022年3期)2022-03-07 06:35:39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外语学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12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26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艺术品鉴(2019年9期)2019-10-16 08:57:44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48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38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经贸促进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8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编读往来]
大经贸(2009年5期)2009-08-06 10:03:00